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重点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3-11-20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1. 下列物理量在求和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 )
    A . 时间 B . 路程 C . 加速度 D . 温度
  • 2. (2016高一上·重庆期中)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两个物体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接触面光滑)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 . B . C . D .
  • 4.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 )

    A . 6 F B . 5 F C . 4 F D . 3 F
  • 5. 研究发现,人体对加速度剧烈变化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若轮船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大,乘坐轮船的人感到越不舒服。若用“急动度”这一物理量来描述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分别用表示速度、加速度、时间,则“急动度”的表达式及单位可以是( )
    A . B . C . D .
  • 6.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 B . C . D .
  • 7. 如图,质量的两物体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8. 小球以的速度由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中部沿着斜面向上滑。已知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且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小球的位移大小达到所用的时间不可能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估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计算反应时间,为简化计算,某同学将直尺刻度进行了改进,先把直尺零刻度线朝向下,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的反面标记相对应的反应时间单位为刻度线,制作成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图中反应时间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 速度方向反过来 B . 速度不断增大,方向发生改变 C .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D .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 11.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质点在时刻离出发点最远 B . 时间内,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C . 该质点在时间内的速度,大于在时间内的速度 D . 时间内,该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不变,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 12.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约为 B . 时间内,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与物块对木板的正压力成正比 C . 时间内,物块静止,所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D . 木板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 13.  下图大致地表示了伽利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和思维过程,受到当时测量手段的限制,伽利略运用甲图的实验,“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填物理量的名称 , 丁图是经过填科学方法的名称得出的结论。

  • 14.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点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后,返回落至地面处,间距离如图所示。设间位移为间位移为 , 若以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选填“”、“”或“

  • 15.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斜面弹力的方向是。某人用绳提一物体,绳对人手的弹力是由于选填“手”、“绳”或“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
  • 16.  “用测定瞬时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挡光片宽度为 , 当小车从高处加速滑下时,实验中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 则小车上的挡光片开始挡光时的近似瞬时速度为 , 这样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值相比真实的瞬时速度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两者相等”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 17.  在探究自由落体位移与时间规律的过程中,采用如下思路:

    运动的图像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

    ⑵将自由落体过程中每一小段时间内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⑶经过无限分割与逼近,台阶状的折线变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的位移大小。

    类比上述推理过程,若质点以的初速度开始沿直线加速,加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满足的单位是的单位是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 18.  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固定在弹簧的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1. (1) 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待钩码静止时,用钩码的重力大小表示弹簧的弹力大小,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2. (2) 在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3. (3) 另一位同学用完全相同的另一根弹簧做上述实验时,误将弹簧的长度记为 , 得到的图像的斜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
    4. (4) 考虑到弹簧自身的重力,若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测出原长后,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进行实验,据此测出的劲度系数将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依然准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19. 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物体始终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的作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 (1) 物体运动过程中,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求摩擦力的大小;
    2. (2) 速度减为零后,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求摩擦力的大小;
    3. (3) 在的情况下,不改变 , 欲使物体能向右运动,请定量给出一种方法。
  • 20.  如图所示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已知初速度为 , 末速度为 , 运动时间为

    1. (1) 已知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 这段时间发生的位移中间位置的速度为 , 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请在图像中添加必要的辅助线,通过分析,比较的大小关系;
    2. (2) 把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按时间等分,试通过图像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并用表示该值。
    3. (3) 用中的结论解决问题:

      某轿车在平直路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 , 求这辆轿车的加速度及在处时的速度大小,并判断处是否为起点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