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 1. 1950年12月,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土地改革委员会。省土改委遵照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和“相关法律”,制订了全省土改计划和政策,为全省开展土改运动准备各种条件。这个“相关法律”是指(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井冈山土地法》 D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2. 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二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A .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3.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这两个省提供的报告,确认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国务院正式决定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这两个省分别是( )
    A . 广东、福建 B . 广东、广西 C . 上海、浙江 D . 天津、江苏
  • 4. (2023八下·天津市期末) 习近平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 )
    A . 中共十七大 B . 中共十八大 C . 中共十九大 D . 中共二十大
  • 5.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许多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为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我国还筹建和成立了( )
    A . 亚洲开发银行 B . 国际经济合作银行 C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6. “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对广西各族人民的寄语。广西各族人民能够实现民族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民族平等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7. 2022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政府以“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为主题,策划25周年众多庆祝活动。25年前,香港能得以顺利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得益于(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
  • 8. 2023年3月29日蔡英文窜访美国,并与美国众议长麦卡锡进行官方会谈。这一行为极大伤害14亿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于台独的行为,能有效震慑“台独”的法律利剑是( )
    A . 《反分裂国家法》 B . 九二共识 C . 一国两制构想 D . 和平统一方针
  • 9. 2019年国庆阅兵最让人惊喜的一幕,无疑是“东风快递”新“业务”“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方阵。“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解说员的这一句话,让人们为之一振。“东风快递”属于我国哪个军种( )
    A . 陆军 B . 海军 C . 空军 D . 火箭军
  • 10. 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神舟五号” C . “神舟七号” D . “神舟十六号”
  • 11. 到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在建的南玉高铁,是广西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是南宁至深圳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横州市设有两个站点,分别是六景站和( )
    A . 横州站 B . 茉莉站 C . 花乡站 D . 花都站
  • 12.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他们甘愿牺牲自我。下列哪位英雄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 )
    A . 雷锋 B . 刘胡兰 C . 邱少云 D . 杨靖宇
  • 13.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副对联:“家庭联产添异彩,特区建设展宏图”,让你加一个横批,下列选项哪个比较合适?( )
    A . 改革开放 B . 工业腾飞 C . 全新中华 D . 赶英超美
  • 14. (2023九上·资阳开学考)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是指(  )
    A . 现代化的道路 B . 井冈山道路 C . 新民主义道路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完成 C . 三大改造 D .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让我们一起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历程。 

    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文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分为七章六十条,对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任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新中国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了规定。从这些规定看,这个文件起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的作用。 

    ——白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虽然仍在发展完善之中,但事实已经证明了其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下去。 

    ——《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共同纲领》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目的。 
    2. (2)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说明了什么? 
    4. (4)  据材料四指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综合以上信息,请你谈谈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 17. 八年级(一)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新中国外交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另起炉灶 ]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明确了中国新政府将不承袭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是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中诞生的,而美国在中国内战中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基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一系列现实考虑,毛泽东随后又提出“一边倒”的方针,明确宣布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 

    ——章百家《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与经验》

    [展览二初显国威 ]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第一次登上国际外交舞台,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了不惧强权的威武形象,成为中国重新走向大国之路的重要起点。 

    ——据丁明《抗美援朝与中国外交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展览三得道多助 ] 

    材料三: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1971年10月24日前,与中国建交国仅为64国,然而,1971年第2758号决议通过后,中国的外交舞台迅速扩大到了全世界。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展览四强国外交 ] 

    材料四: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来说都是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它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主场外交。冬奥中国年里的主场外交舞台提供了展示我国外交理念、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契机。 

    ——人民网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的背景并写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外交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及对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影响。 
    4. (4)  据材料四指出,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对于推动外交事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5. (5)  作为兴趣小组的一员,你认为还有哪些外交成就可以补充展示?请你再列举2个新中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 1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为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社会主义建设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53年一1957年

    实施①计划

    1956年

    完成②改造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大跃进运动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1979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

    1980年

    中央批准建立经济特区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②处完整的历史事件。
    2. (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中哪两个事件是失误的探索?
    3. (3)  从材料中选择一个历史事件(例子除外),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例子:观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共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紧急关头力挽狂澜,是中共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