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

更新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23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1. (1)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jīng打cǎi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变色龙》) 
    2. (2) 读书足以yí情,足以博cǎi,足以长才(《谈读书》) 
    3. (3) 过去见一位作者外出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影……(《山水画意境》) 
    4. (4) 我要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屈原》) 
  •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1) ,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2. (2) 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3) 一鼓作气,再而衰,,故克之。(《曹刿论战》) 
    4. (4) 羹饭一时熟,。(《十五从军征》) 
  • 3.  下列诗句中与《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4.  你所在的班级要制作关于航空航天内容的宣传手册,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三”,从“嫦娥”“玉兔”到“天宫”“天问”,遥远霄汉,不仅寄托着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探索宇宙的美好梦想,也镌刻下中国不畏艰难、追求科技创新永不停滞的铿锵步伐。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 

    1. (1) “方”在词典中有如下释义:①才,刚刚;②方法;③还,尚;④方向。下列词语中“方”字意思与选文中加点的“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四面八方 B . 教导有方 C . 来日方长 D . 如梦方醒
    2. (2) 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祝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的对联,请从下面四个语句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填写序号) 

       ①勇立奇勋,英才圆梦,华夏声名冠古今。 

       ②前仆后继,追梦千年,诗祖传来赞颂歌。 

       ③宏开伟业,神器入宇,风云气象惊天地。 

       ④神舟遨宇,英雄揽月,华夏九霄圆国梦。 

       上联:下联: 

  • 5. 名著阅读 

     【甲】 

     A默默注视着我,轻轻地说:“我曾经见过劳埃德先生,我会给他写封信询问一下这件事情。如果他在回信中说的跟你所说的一致,那我将当众为你洗清罪名。不过,简,其实在我看来,你现在已经是清白的了。” 

     (节选自《简·爱》) 

     【乙】 

     B到了下处,除下头巾,见里面有一个蝎子。笑道:“臧仓小人,原来就是此物!看来我道不行了!”次日起来,焚香盥手,自己揲了一个蓍,筮得“天山遁”。道:“是了。”便把教养的事,细细做了十策,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 

     (节选自《儒林外史》) 

     上面两则材料分别写到两个人物,甲文中的“A”是,乙文中的“B”是。 

二、阅读理解(40分)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刘挚儿时,父居正课以书,朝夕不少间。或谓:“君止一子,独不可少宽邪?”居正曰;“正以一子,不可纵也。” 

     (节选自《宋史》 

     [乙]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节选自《世说新语》) 

     [丙]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 , 废一不可。 

     (节选自《教子语》) 

     1​ 刘挚:北宋大臣,今河北人,刘居正是他的父亲。②课:教。③谢公夫人:指谢安的妻子。④那得:怎么。⑤初不;从不,从来没有。⑥溺:沉湎而不节制。⑦律:约束。⑧绳:准则。⑨不肖:不贤,无才能。⑩病:缺点。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君一子止: 

       正一子以: 

       广其志广: 

       一不可废: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居正课以书,朝夕不少间。 

       ②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 

    3. (3) 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4. (4) 刘居正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与[丙]文哪两句话相符? 
  • 7.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己。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做到坚定需要尊重事实,科学分析,做到坚定更需要独立的人格。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1. (1) 选文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 (2) 下面的材料中,哪一则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 

       《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材料三】 

       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材料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3. (3) 选文第②、③、④段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4.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 . 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 . 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 .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反“拖堂”作战 

     ①中学四年级时,教我们物理的是一位校内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他讲学其实相当有条理和动听,可当时我们是女校,整班女生都“怕”物理,上课时总是敷衍塞责,老师看在眼里,却始终忍气吞声,由着我们打瞌睡、传字条,瞭天望地游白云! 

     ②对物理老师的忍让,大半同学非但不晓得领情,反而自以为是地变本加厉。 

     ③有一天,老师才走进课室,全班女孩开始唉声叹气。更有甚者,坐在我背后的一位同学瑞芬,不知为何如此气愤,竟把物理课本重重掷在桌上。大喊一句:“讨厌!” 

     ④老师瞪着眼向我们那排座位望过来,问:“谁这样子发脾气?”没有人出声。 

     ⑤老师脸色变得沉重:“我再问一句,谁在发脾气?请那位同学站起来,好让我向你解释。世界上没有尽如你意的生活与工作,不会每一堂的学科都是你心爱的。学习吸收与自己性近的学识与尽量容纳你不喜欢的学科,对你将来做人做事同样重要。” 

     ⑥男老师从未如此严肃地向一班女生训话。我们在错愕之余,把原先窸窸窣窣的嗓声收住了,课室内鸦雀无声。 

     ⑦仍然无人站起来承认。老师说:“有勇气在老师面前发脾气,为什么没有勇气站起来承担责任?我现在不上课了,在教员室等那位同学进来向我解释,没有同学肯认错,我就陪着你们全班留堂。”老师说完就走。他的这番举止把我们震慑得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最初三分钟,全班同学你眼望我眼,个个都像是欲哭无泪。 

     ⑧终于一位同学站起来,厉声喝道:“究竟是谁把书摔到书桌上,请站出来,别连累我们!”这么一句揭竿起义的话之后,全场立即交头接耳,课堂乱成一片。坐在我旁边的同学小琦撞我的手肘,拿嘴向后一抿,分明示意,“元凶”就在背后。我拉开抽屉,拿了本闲书出来看。小琦忍不住问我:“怎么办?” 

     ⑨“看书吧!你就做算术题,做完借我抄!” 

     ⑩“我们分明知道是瑞芬,一人做事一人当……” 

     ⑪这次轮到我摔下书,对小琦咬牙切齿地骂道:“你要怨黄瑞芬,你尽管告诉老师。要告密就自己出头,才是大丈夫行为!” 

     ⑫小琦被我训得垂头不语,良久才说:“为什么瑞芬要连累我们?她应当站出来!” 

     ⑬我低声地说:“瑞芬成绩差,上学期品行又是丙等,这次还闹这种事,期末要升级就渺茫了。我们乖乖做功课,跟老师磨下去,他总要放人的!” 

     ⑭可是我的估计错了,那天全班直留到晚上八点还没下课。一大班女孩心烦气闷兼饥肠辘辘,竟还有些同学急得哭起来。 

     ⑮很多时候一件小事,无端弄成僵局,只是源于当初一念之差。追源究始,就是做错事的学生一时畏缩,不敢直陈过失。我肯定如果事发时瑞芬鼓起勇气,站起来说声对不起,必定化干戈为玉帛。如今僵持时间越长,站出来所引发的尴尬越重,瑞芬更不知如何是好,当然,老师从不发脾气,突然忍不住发怒一次,要他得不到解释和道歉,自动鸣金收兵,无论如何面子上过不去。 

     ⑯我决定采取行动打开闷局。我很实际地分析情势,瑞芬和老师两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步,出卖瑞芬自然不义,就算有人把她供出来,瑞芬来个不认账,“三司会审”更耗时间。我想倒不如由我去顶罪,一则我坐在瑞芬前面,最易令老师相信;二则我功课好。未必会被逐出校门。一想清楚眼前形势,我立即霍然而起,跑到教员室去了。 

     ⑰我对物理老师说:“是我干的,对不起!”老师跟班主任交换眼色,点点头,说:“你跟我们来!” 

     ⑱于是师生三人走回课室去。物理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梁凤仪说刚才是她的错,在我放你们回家前,再多问一句,有哪个同学认为不是梁凤仪的错,给你最后一个机会站起来,否则,除了她,你们都可以放学了!” 

     ⑲课室静到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于是瑞芬站了起来……班主任跟物理老师安慰地相视而笑:“都下课吧!很晚了!” 

     ⑳自此以后,我明白了做人原来不单要给人家“让路”,还要适时给人家“开路”,那么自然到处都是坦途。 

    1. (1) “反‘拖堂’作战”的最终,你认为是什么取得了胜利? 
    2. (2) 仔细体会下面两句话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暗含了什么意思? 

       ①老师跟班主任交换眼色,点点头…… 

       ②班主任跟物理老师安慰地相视而笑…… 

    3. (3) 第⑳段画线句中的“让路”和“开路”在选文中具体指什么情节? 
    4. (4) 简要分析选文中物理老师的形象。 
三、写作(40分) 
  • 9. 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在慢慢变老。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有苦有累,有血有汗,有甜有暖。你又为父母做过什么呢? 

     请以“我做过最让父母开心的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