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10-09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七年级学生小王,最近脸上长了不少青春痘,被几名男同学封为“战斗金刚”;小刘因为又瘦又高被几名男同学叫做“豆芽”、“竹竿”……为了帮助他们摆脱烦恼,你给出的建议是( )
    A . 提醒自己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是错误的 B . 面对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保持乐观的态度 C . 悦纳成长中的“我”,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 D . 起“绰号”是同学们批判性思维的表现,不要过于介意
  • 2.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德行的养成不只是言语、行为符合外在的规范,更要在内心对于自身的不足或者违礼背德之行感到羞耻。“行己有耻”需要我们( )
    A .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B . 磨砺意志,拒绝所有的诱惑,增强自控力 C .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可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D . 端正行为,在生活中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少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要求处于青春期的我们( )

    ①调适心态,随遇而安

    ②磨砺意志,激发潜能

    ③坐等好运,静待奇迹

    ④追梦前行,止于至善

    A . ①②B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4. 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不匹配的是( )
    A . 心情不好时,小潘会找好朋友倾诉以排解郁闷——改变认知评价 B . 考试失利后,小潭找个没人的角落大哭一场——合理宣泄 C . 参加演讲比赛之前,晓楠通过听音乐来缓解紧张情绪——转移注意 D . 心情紧张时,小明会做几个深呼吸以稳定自己的情绪——放松训练
  • 5.  2022年4月,武汉市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推出“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直通车”,开展心理疏导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助力。这是因为( )

    ①负面情绪都是消极的、有害的

    ②情绪是逐渐积累、相对稳定的

    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④情绪具有感染力、会互相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6. (2022·诸暨模拟)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工程快速发展,惊艳全球。各部门的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低,有的只有30岁。团队充分发挥总设计师“火车头”作用,队员间相互协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告诉我们(   )

    ①成员越多,集体的力量就越强大

    ②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

    ③协作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

    ④集体中要发扬个人英雄主义,发展自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7. 进入初中后,内向的小米积极融入新集体,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整个人变得开朗乐观起来,也愿意主动帮助身边人。小米的变化说明( )
    A . 不同的小群体会对人产生相同的影响 B . 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C . 集体生活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D . 集体生活可以改变我们每一个人
  •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寄语南开大学师生: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这启示我们:( )

    ①集体应该尊重和保护个人的一切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利益的增加

    ②应该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③要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④个人梦想应该与国家发展、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勇于担责,使人生更有价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学会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于下列集体生活片段的评价,你不认可的是( )                                                                                                                                                                                   

    序号

    片段

    评价

    A

    学校严令禁止携带手机入校,小强对此却不以为然,结果遭到老师批评

    要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个人意愿应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B

    为了有人“罩”着自己,小飞加入了以大周为首的班级“小帮派”

    应学会明辨是非,反对小团体主义

    C

    班委会组织同学们看望因车祸受伤的小花同学

    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

    D

    小孙是校学生会卫生委员,在检查自己班级卫生时,对个别脏乱死角视而不见

    建设美好集体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观察漫画,你认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

    A . 削弱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力度 B . 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C . 可以全方位地开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D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未成年人遵守法律
  • 11. 法律是规则,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法律是利剑,能穿透乌云,拨开迷雾。法律时时刻刻都在塑造着社会,规范着公民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 )

    ①法律规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③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④法律是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唯一准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在公开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语’近人”。下列习总书记用典体现法治思想的是( )

    ①“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③“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④“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为了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某校举办了一次《树立法治意识维护法律权威》的主题演讲比赛。你认为下列内容可以选入演讲稿的是:( )

    ①法治既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进程,比德治更加适应现代社会

    ③我国颁布的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是《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当自身的合法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图示法有助于明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列图示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32分)
  • 15. 情景分析题。

    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集体,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在集体中成长”为主题的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 (1) ★情境一:解惑明理

      小华:最近,学校要举行艺术节,班长主动找到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争得荣誉。其实,我是想参加的,但一想到会落下很多功课,我就拒绝了。

      请你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角度评析一下小华同学的做法。

      观点:

      理由:

      做法:

    2. (2) ★情景二:畅想未来

      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回忆起过去一年在班级里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分。心中有对美好集体的憧憬。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确立了共同目标,人人奋进,共建美好集体。

      作为班级一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说说如何在共建美好集体中尽责呢?

  • 16. 材料分析题。

    在学习了法治有关内容后,同学们认为法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于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

    1. (1)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学习完法律的基本特征后,同学们绘制了下列思维导图: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此思维导图。

    2. (2)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深深感受到法律的强大,知道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善上面的“我的法治宣言”

  • 17. 综合探究题。

    材料一: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意外伤害成为青少年的“头号杀手”。

    材料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多次寄语少年儿童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材料三:2020年10月和12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先后进行了修订,并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作为姊妹篇,《未成年人保护法》注重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注重预防,两部法律的呼应与衔接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 (1)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你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呢?
    2. (2) 请你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阅读下列生活情境及法律条例,填入对应的“六大保护”的内容。                                                                                                                                                                                                    

      生活情境及法律条例

      “六大保护”

      武汉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场所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小佳的爸妈常常陪伴他学习、关心他的健康

      小丽所在的学校加强法治教育,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

      多家网络视频平台按照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求,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