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考...

更新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26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之礼,从其俗为也。”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据此推知,当时(  )
    A . 分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 统治策略影响诸侯国的发展 D . 文化的交流与认同感增强
  • 2. (2021高二下·定远期中) 商鞅变法时期推行家庭分异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汉代提倡家庭和睦,出现一些父子兄弟同产共居的大家庭。自两汉以后,更是形成一些累世同居的义门大族,家庭人数达数百人。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儒学教化功能增强 B . 门阀士族力量壮大 C . 田庄经济得到发展 D . 小自耕农逐渐衰退
  • 3. 如表所示为某学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关于唐朝的观点。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唐朝 ( )                                                                        

    第一,唐王朝曾经的辉煌给了民众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大部分唐朝人支持唐政府的平叛行动

    第二,唐王朝掌控着富庶的东南地区和相对安定的西南后方

    第三,叛军残忍暴虑,加之叛军高层内讧严重,力量分化,不注重巩固自身统治

    A . 政府疲于应对藩镇割据的原因 B . 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C . 政府能够平定安史之乱的原因 D . 地方叛乱得到迅速镇压的原因
  • 4.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了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派文臣任知州 B . 设置宣政院 C . 派三司使出任地方 D . 设置参知政事
  • 5. (2022高一上·芜湖期中) 契丹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其历史贡献有(   )
    A . 开创南、北面官制度 B . 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C . 推行“四等人制” D . 推行八旗制度
  • 6. (2020·达县模拟) 有学者认为:“明制是‘有卿而无公’,明朝政府既是一个无头政府,又是一个多头政府”下列最能佐证此观点本质的是 (    )
    A . 太监掌握政府的决定权 B . 巡抚变为省级行政长官 C . 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D . 内阁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 7. 《乾隆实录》中记载:“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说明了雍正时期(   )

    A .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B .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 . 宰相权力被再度分割 D . 君主专制体制不断走向衰落
  • 8. 百年以来,我国前卫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经历了多次嬗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五六十年代的“反西方﹣﹣冷战”,八十年代的“反封建﹣﹣新启蒙”。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 )
    A . 迷信落后 B . 爱国进步 C . 救亡图存 D . 正义理性
  • 9. 马勇在《百年巨变——乱世晚清和民国乱象》一书中指出,重新建构的中华民族确实没有遵从孙中山的设计,而是沿着晚清十年君主立宪的路往前走,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各省都督改为省长;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作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 . 打开了通往民主政治之门 B . 加速了中国君主立宪的步伐 C . 消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阴影 D . 冲击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 10. 毛泽东认为“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里所说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
    A . 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B .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C .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11. 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向全国发出《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强调"将劳动者应有之权利以宪法规定之",并拟定了"劳动立法四项原则"和《劳动法大纲》。这次劳动立法运动(  )
    A . 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涨 B . 加快了国共合作进程 C . 保障了劳工合法权益 D . 借鉴了苏俄革命道路
  • 12. 下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

    A . 解放战争拉开战略决战序幕 B .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C . 淮海战役胜利中原地区解放 D . 渡江作战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 13. (2019高一下·镇赉期中)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
    A . 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 . 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 14. (2022高一下·琼海期末) 下表是某一个国际组织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变化。这一国际组织可能是(    )

    时间

    1976年

    1992年

    2000年

    2008年

    2015年

    比重

    70%

    68%

    66%

    53%

    47%

    A . 二十国集团 B . 欧洲联盟 C . 西方七国集团 D . 亚太经合组织
  • 15. 文化传统、地理位置、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时东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无数的阿拉伯商人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他们从事的商业活动( )
    A . 以农产品出口为主 B . 以中介贸易为主 C . 以加工贸易为主 D . 以资本输出为主
  • 16. 16世纪,葡萄牙商人收购中国的丝织品、木刻器、瓷器、漆器和黄金;同时,作为回报则向中国推销东印度群岛的肉豆蔻、丁香和肉豆蔻干皮,帝汶岛的檀香,爪哇岛的药材和染料,以及印度的肉桂、胡椒和生姜。这反映出当时葡萄牙( )
    A . 充当了亚洲内部贸易的中介 B . 打破了中国闭关状态 C . 开启了全球贸易网络的构建 D . 确立了海外殖民霸权
  • 17. (2020高一下·凌源月考) 1494年,受葡萄牙国王请求,罗马教皇在大西洋佛德角群岛以西370里画了一道界线,分开东西,东面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以西归西班牙。引发这一划界事件的直接原因是(  )
    A . 迪亚士的探险返航 B . 哥伦布的探险返航 C .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 . “地圆说”被证实
  • 18. 1906年1月,美国派代表参加在西班牙召开的关于摩洛哥问题的国际会议,调解德国与法、英之间的矛盾,从而自建国以来第一次违背不介入欧洲事务的美国传统外交政策。这一转变表明(   )
    A . 美欧之间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B . 摩洛哥关系到美国的核心利益 C . 美国孤立主义外交退出历史舞台 D . 外交政策选择服务于利益需求
  • 19. 由下图可知( )

    (英国人手中举着“反对WTO”的牌子)

    A . 经济全球化出现逆全球化倾向 B .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C .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D .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 20. 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 议员和总统都由选举产生 B . 中央政府权力超过地方权力 C . 不纳税者不享有权利 D . 总统、国会、最高法院间相互牵制
  • 21. “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国民革命运动 D . 解放战争
  • 22.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出实行“胡服骑射”时,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中原“衣服有常”,是“礼之制也”,向来是“蛮夷”学习的榜样;实行“胡服骑射”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赵武灵王则指出:“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信事也。”必须“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于是自己带头“胡服骑射”。上述史实( )
    A . 表明华夏认同观念受到冲击 B . 使赵国礼制率先走向瓦解 C . 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D . 说明游牧文明更具先进性
  • 23. 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定期考核,文官常任。这说明( )
    A . 英国内阁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B . 上层建筑适应工业经济发展 C . 文官制度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D . 民众文化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24. 下图为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这反映了( )

    A . 地方士子反对废除科举 B . 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C . 改革断送士人政治前途 D . 改试策论违背历史潮流
二、材料分析题:52分
  • 25.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商业的繁荣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东京城城市繁荣的表现。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 2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球任何角落的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54—1956年间所采取的“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当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作出军事反映。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1. (1)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和霸权主义发动的战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的共同原因。
    2. (2) 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从社会学研究角度看,人类社会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关键一跃”,促使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选取世界史中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结合所学对材料的观点加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