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4节 常见的碱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效课堂”1.4 碱的性质(基础版)--2023-2024...

更新时间:2023-09-17 浏览次数:3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 11. 可溶性碱相似的性质。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变

    (2)某些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和

    (3)碱能和酸反应生成  和 ;

    (4)碱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和

  • 12. (2022九上·舟山开学考) “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只有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才可向上攀登。
    1. (1) 若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则标号为③的台阶可以是下列哪一种物质_____________。
      A . NaCl B . Na2CO3 C . CO2 D . Fe2O3
    2. (2) 搭建阶梯乙

      从图中相应的台阶上物质可以从以下提供的物质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填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能领取奖杯。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3. (3) 寻找化学反应规律

      台阶中有八个化学反应,其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13. (2021九上·义乌期中) 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稀HCl B . 酚酞试液 C . CaCl2 D . Ca(OH)2
    2. (2) 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 . H2SO4 B . BaCl2 C . CuSO4 D . Na2CO3
  • 14. (2020九上·台州月考) 归纳总结是学习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娇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 (1)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2. (2)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3. (3) 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填“酸”或“碱”或“盐”).
    4. (4) 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填化学符号).
三、实验探究题
  • 15. (2023九上·柯城期末) 学习了酸雨及酸的性质后,同学们知道了煤(含有C、H、O、S等元素)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制作了“酸雨形成及危害的模型”来研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设计了评价表。图1是小科制作的模型。 

     

     评价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密封性好,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好,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不好,不能除去污染气体 

     

     指标二 

     

     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SO2 

     

     有实验现象,但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SO2 

     

     没有明显实验现象 

     

     指标三 

     

     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能通过一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不能通过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1. (1) 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一可被评为优秀。因为该装置可以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具有 的性质。 
    2. (2) 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合格的原因是,煤燃烧还能产生 气体,也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变红。 
    3. (3) 该模型的指标三被评为待改进,于是小科设计了图2、图3两种模型。这两种改进模型中,图 的模型能被评为合格。 
  • 16. (2022九上·慈溪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Ⅰ、向滴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如图1所示),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①中最终溶液的pH=2。

    Ⅱ、分别称取0.5g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2mL水,振荡;再向试管②中加入2mL水、试管③中加入2mL稀盐酸(如图2所示)。振荡并观察现象。

    Ⅲ、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④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测得上层清液的pH=12,继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3所示),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

    1. (1) 实验Ⅰ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试管①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
    2. (2) 实验Ⅱ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
    3. (3) 试管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讨论】甲同学通过“试管⑤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Cu(OH)2发生反应”结论。

  • 17. (2022九上·定海期末)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A、B、C、D四个实验。
    1. (1) 实验B结束后,小明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猜想四:含有NaOH、Ca(OH)2、Na2CO3

      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有一个猜想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的猜想并说明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理由)

    2. (2)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

      猜想二正确

    3. (3)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性质,请你从上述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一种试剂,得出“碱和酸能发生反应”这种化学性质,实验的方案是(写出操作和现象):
四、解答题
  • 18. (2022·杭州期中) 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小马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依据反应①,小马将少量氢氧化铁固体加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依据反应②,氢氧化钾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A . H2SO4 B . BaCl2 C . CuSO4 D . Na2CO3
    3. (3) 依据反应③,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往往会有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4. (4) 依据反应④,小马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氢氧化镁固体表面,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其原因是
    5. (5) 硫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氡钙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