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忻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 1. 下列图片是中国人民军队在建国后执行任务的场景。对其所担负的主要任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B . 干涉他国事务,树立中国形象 C . 维护国家统一,捍卫世界和平 D . 反对霸权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 2. “到1952年底,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材料所描述史实的作用是( )
    A . 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 .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 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上内容出自(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4. 如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 5.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由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
    A . 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 . 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 .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 .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 6. 票证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列票证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B . 从屈辱外交到和平外交 C .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D . 从政企不分到实行公司制
  • 7. 如图所示的年代尺可以清晰看到( ) 

    A . 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程 B . 中国革命道路的变化 C .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D . 现代外交方针的调整
  • 8. 我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起施行,其规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法的施行( )
    A . 突出工业化先行 B . 符合新发展理念 C . 有利于改善交通 D . 有助于乡村振兴
  • 9.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以下诗句能够充分体现民族团结的是( )
    A .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 B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 . 百年大党迎华诞,卓绩丰功永感怀 D . 五十六族兄弟情,共同生活大家庭
  • 10. 历史资料(史料)就是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以下用于研究“一国两制”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 现代小说《我的1997》 B . 口述史“服务制衣工会五十载” C . 电视剧《弯弯的大湾》 D . 档案“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谈判”
  • 11. (2017·苏州)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 实现直接“三通”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2. (2023八下·伊金霍洛旗期末)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使人民海军迈进了“三航母”的新时代。这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 . 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 B . 海权意识的日益增强 C . 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D . 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 13. 2022年,我国领导人先后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G20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事务,承诺组建常备的维和警队。这说明我国( )
    A . 是联合国维和主要力量 B . 致力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 . 践行着不结盟外交政策 D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 15. 在万千中国人忍饥挨饿的困难时期,袁隆平选择了躬耕稻田,经过不懈的努力,当再次被问及中国是否可能再次面临粮食危机时,他果断回答:“不可能了!”袁隆平的贡献是( )
    A . 以铁人志制服大庆井喷 B . 靠赤子心改变兰考旧貌 C . 用原子弹保卫国家安全 D . 凭杂交稻端稳中国饭碗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0分)
  •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1) 【大事纪念】国家发行纪念币或邮票通常是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2. (2) 【统一大业】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请分别解读下列报纸新闻消息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3. (3) 【数据分析】两岸往来数据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直观呈现。分析产生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及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 
  • 17.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摘编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

    ——摘编自《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图,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摘编自《春天的故事》歌词

    材料三中国梦,气象新,那是国家的富强梦,国家的富强梦。中国梦,放光明,那是民族的振兴梦,民族的振兴梦。中国梦,照我心,那是人民的幸福梦,人民的幸福梦。 

    ——摘编自《中国梦》歌词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首歌曲解读其反映的历史事实。 
    2. (2) 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二中①②处“一个春天”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这首歌曲中的“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动。呦呦鹿鸣,食野之属,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摘自《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

    材料二 

                                     

    1956年,中国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3年,中国“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2018-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江泽民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青蒿素“帮人类渡过一劫”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并结合任意一例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改善的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 19. 国防是国家发展的保障,外交是体现国家智慧的平台。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建设•成就”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说•外交成就】 

    任务二【彰显•国防力量】 

    任务三【热词•见证变迁】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两弹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1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摘编自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

    1. (1) 下列照片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历史时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列照片中任选两幅为其撰写解说词。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60年代我国国防成就的取得对我国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体现出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的新格局。
    4. (4) 时代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请从表格所列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观点,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字数150字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