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巩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31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爱阅读,书海拾贝】积累与运用(共30分)
  •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花团锦簇;夏雨热烈粗guǎng;秋日西风瘦马,冬雪飘然临人间。我们在自然中感悟情思,史铁生在秋天与母亲jué别,莫怀戚在初春的田野上,用爱与责任化解分歧,泰戈尔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看到在风雨中左右斜的红莲,联想到了伟大的母爱。

    1. (1)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粗guǎng        ②jué

    2.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临        

  • 2. 古诗文默写。
    1.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2. (2) 阅读古诗,我们常常会发现古诗中有很多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马致远望着落日,漂泊在外的孤独之感袭上心头:“夕阳西下,”;岑参登高时忆起家乡断壁残垣中绽放的菊花,勾起了他对饱经战争忧患的家乡人民的同情“”;大漠清凉的夜风伴着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醒了李益和他的战友绵绵不绝的乡愁:“”。
  •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C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尊”,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D . 安徒生,印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废弃的工厂,锈迹斑斑,长满了荒草,昔日繁华之处成了人迹罕至之所。 B . 周末休闲日,爸爸想去看电影,妈妈想逛街,最后我劝说他们陪我去游乐园,我们一家玩得很开心,真是各得其所 C . 爸爸一把揪住我的衣领,咄咄逼人地质问我为什么做这种事。 D . 我的生日会,她的到来让我喜出望外
  • 5.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

    ①[语段一]: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远房的叔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语段二]: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③[语段三]: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④[语段四]:“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 (1) 【名著·内容概括】认真阅读以上四个语段,请分别概括童年鲁迅遭遇到了哪些事?
    2. (2) 【名著·形象分析】从上题归纳的这些事中可看出童年小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3. (3) 【名著·作品评价】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成年之后的鲁迅又是如何审视自己的童年时光呢?请任意结合两个语段从不同的角度谈谈鲁迅对童年时所受教育的反思。
  • 6. 七年级(1)班举行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小童:关于友情的诗句,小学时候我们曾经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进入七年级后,我们也学过能体现友情的古诗文名句,比如①

    小童: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请你读完这两则材料,也许能有一些启示。

    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

    材料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选自《论语》十二章)

    ②我们的交友之道应该是: 

    小童:我对友情的理解更深刻了,友情好像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

    我:是啊,友情又像③

二、【爱阅读,静水流深】现代文阅读(共26分)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朗读下列语句时重音和停连处理不恰当的一句是( )

      (“∨”是停顿符号,“∧”是连读符号,“·”是重音符号)

      A .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B .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 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C .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 ,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 .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2. (2)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
    3. (3) 揣摩和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4. (4) 本文的情感色彩和朱自清的《春》不同,抒情方式也很有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句子加以阐释。
  • 8.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送别的“博弈”

    肖遥

    ①小时候每次跟我妈回姥姥家,去的时候无论多么欢欢喜喜,离开时都会变得鬼鬼祟祟:寒冷的冬日凌晨,我妈叫醒我,不许我出声,连灯都不敢开,我至今还记得那些被急匆匆套上的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冰凉的棉毛衫、扎脸的毛衣、紧张中穿反了的外套……和我一样被粗暴收拾的还有行李包,它们被胡乱地塞进了衣物、食物。我们摸黑梳洗,悄悄地行动,生怕惊动了姥姥。

    ②那些发生在凌晨的我妈和我姥姥的博弈,规则是“看谁起得早”。我妈能5点起来,我姥姥就敢4点蹲守厨房,所以这种博弈总以我妈的失败而告终。每次我妈都以为这次起得够早,拉着我蹑手蹑脚地往外溜,都会看见厨房里透出的微微亮光——灶台底下的火苗早就一窜一窜地舔着锅底了。

    ③被我姥姥和她做的早餐成功拦截后,她们就开启了新的对峙:我妈拒绝吃早餐,姥姥早就料到这一招,拎过一大兜煮鸡蛋非要让我妈提上再走。母女俩都憋着气——我妈说:“你看看行李还能装得下吗?”我姥姥就拿我说事儿:“孩子早上不能饿着!”①几轮过后,我妈背着行李,提着一大包热腾腾的食物,气呼呼地走了。看我妈的架势,我很是惊慌,几步追上去,紧紧揪住她的衣角。

    ④当我也成了妈妈的时候,我的母亲变成了“姥姥”。如同往昔重现,当我离开时,任凭我说“啥也不需要”,她仍会收拾一大包地里种的青菜、芥菜、菠菜塞给我。当我拎着沉甸甸的菜蔬挤地铁、等公交辗转旅途,恼怒之余,才理解了多年前我妈为啥动气——除了嫌沉,更多的是对姥姥说不出口的心疼。她气姥姥节省,舍不得吃鸡蛋,还气姥姥为了赶早做早饭,一夜都不曾睡踏实。与其说姥姥倾尽所有的给予成了我妈的心理负担,不如说姥姥无意识表达出的不舍,让我妈感到了委屈和内疚。

    ⑤最近我去看我妈,她在给我们装葱的时候,我很想说“不要装了,家里还有”,可是出口却成了“这哪里来的”。因为自从冬天罢园后,门口那一小块地也被平整得像是原本就是这副模样。我妈说葱是在屋内的花盆里种的。我喃喃道:“自己种的就好。”我忽然很害怕,害怕我父母不种地了。这种害怕,就像我从前责备我爸妈退休后还要种地一样强烈,因为他们在劳作时没少受伤:摘佛手瓜摔伤了腰,给豆角搭架子扭伤了脚……可无论你再阻止,也挡不住开春他们还要挖地,松土,播种。而我现在看到那块空地,才惊觉,如果他们不种地,说明他们种不动了。

    ⑥从我妈家回来,我把葱放在阳台上。②出太阳时,我怕葱被晒坏,盖上一层报纸;刮大风时,又怕它们被吹干,套上一层保鲜膜……从前,获得过太多鲜花、赞美和闪耀的礼物,食物这种最有烟火气、最寻常的东西根本不足以打动我;现在,当需要我自己张罗一粥一饭的时候,我觉得新鲜食物是最珍贵的礼物,因为在一粥一饭中,才能深深感受到这些食物里关于爱的良苦用心和好意。

    ⑦寒假结束,送女儿去机场,临行时她对我“严防死守”说“行李都多得夸张了”,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双肩书包。这个包,我连颗瓜子也休想给她塞进去。当然,我自知没有胜算,也不会强人所难。

    ⑧在她下车往航站楼走去的瞬间,我就想起朱自清《背影》中一句话,“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刚好我车上有一小包橘子,是准备上班当零食的,就掏出来递给她。她一边嗔怪“你咋跟姥姥一样”,一边哭笑不得地接过去。她知道她妈妈尽管很想变得和姥姥不一样,但妈妈还是妈妈,还是不失时机地给自己娃嘴里、兜里塞吃的,还是以喂养好孩子为本能,为乐趣。

    ⑨经过了几代人关乎牵挂和分离的战斗,这种战斗本身的方式也变了,从剑拔弩张变成嬉皮笑脸,感情表达变得越来越轻盈,但貌似很多情感也变得轻易甚至轻率。可是,尽管新新人类排斥一切沉重的事物,但只要身为人类,就无法摆脱情感的重量。

    (选自《时代邮刊》,有删改)

    1. (1) 【梳理思路】这篇散文中的故事好似三集“平淡而隽永的连续剧”,每一集都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请你阅读文章,补全下面的内容。

      第一集:①

      第二集:我将妈妈给我准备好的、亲手种的菜蔬全都带回,并精心呵护。

      第三集:②

    2. (2) 【注重品读】文章语言生动细腻,蕴含着浓浓的情感。请结合加点词语加以品味。

      ①几轮过后,我妈背着行李,提着一大包热腾腾的食物,气呼呼地走了。

      ②出太阳时,我怕葱被晒坏,盖上一层报纸;刮大风时,又怕它们被吹干,套上一层保鲜膜……

    3. (3) 【讨论交流】小语和小文就文章的题目展开讨论,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话。

    4. (4) 【主旨探究】本文三代人送别的“博弈”,让我们读到了中华民族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美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种传统美德的理解。
三、【爱阅读,古韵寻踪】古诗文阅读。(共14分)
  • 9.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⑤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身以半入,止露尻尾。⑦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⑧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⑨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 (1) 下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欲行    有朋自远来    来日 B . 而两狼之并驱如    温而知新    明知 C .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与日去    一心一 D . 刀劈狼首    盖诱敌    德报怨
    2. (2) 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是第句。

      翻译:

    3. (3) 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节奏,让朗读顺畅。

      此 事 从 侄 虞 惇 言 狼 子 野 心 信 不 诬 哉!

    4.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阴险、狡猾、奸诈的共同特征。 B . 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C . 乙文告诉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楚事物的实质。 D . 甲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想象一下颔联所展现的情景,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2. (2) 你的同桌在默写“海日生残夜”时,将“生”字误写为“升”,请你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写,以加深他的印象。
四、【爱阅读,文海泛舟】作文(50分)
  • 11. 生活中,寻常小事也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也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那一路上的惊心动魄,那一路上的风光旖旎,那一路上的自我砥砺,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⒈通过对完整事件、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中心。

    ⒉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⒊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