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课 古代日本

更新时间:2023-09-09 浏览次数: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益阳) “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
    A .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 .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 D . 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
  • 2. (2022·怀化) 6- 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
    A . 大化改新 B . 明治维新 C . 贞观之治 D . 伯里克利改革
  • 3. (2020·株洲)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一场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下列内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孝德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 . 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C .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D . 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地税改革
  • 4. (2017·岳阳)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 . 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 .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 . 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
  • 5. (2021·怀化) 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国策……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是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下图是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里著名的四总统雕像。雕像始建于1927年,分别是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

    材料四: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包括革命士兵、赤卫队员等在内的约20万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局等战略要地。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谁?他主持的变法对秦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 (2) 材料二表明日本新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华盛顿作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人物之一,领导的哪一次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后来,美国的哪位总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
    4. (4) 材料四中发生在彼得格勒并改变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事件是什么?为了巩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在外交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5. (5) 改革(革命)能推动历史的进步,促进社会的转型。请在世界史中另列举相关的一例。
  • 6. (2020·郴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班田(授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路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四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牌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

    ——摘自黄遵宪《日本国志》

    材料二:中国文式制度,*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材料三:18年,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论;三、官式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息;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日本的援助让很多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日本".2月7日,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与联合执政的公明竞干事长齐藤铁夫一起走访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时表示:“患难见真情,日方愿举全国之力,不遗余力向中方提供一切帮助,与中方共同抗击疫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2月7日,日本国内各界累计捐赠的物品不仅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小件物品,更包含了大型CT检测设备等,累计捐款约合人民币3060.2万元。日本企业和民间团体累计捐款约合人民币2888.9万元。3月,日本疫情蔓延,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日本抗疫。

    ——摘编自2020年3月搜狐网新闻报道

    材料五:今年6月22日,日本冲绳县石垣市议会通过设案,把的鱼岛“所在的行政区名称”从“石垣市登野城”更名为“石垣市登野城尖闲”。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当天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国有领土,中方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日方通过所谓“更名”议案,是对中国领土主又的严重挑衅,是非法的、无效的,不能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我们对日方有关行径坚决反对,同日中国海警2502规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摘自2020年6月22日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1. (1)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何差异?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未来来中日关系会如何发展?简要说明理由。
  • 7. (2018·岳阳)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本族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国人枳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新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叙述了日本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3.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湖南籍维新派代表人物。维新派力图推动怎样的“制度变革”?这场“制度变革”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 (4)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