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1919年5月,在李大钊的主持下,《晨报副刊》陆续刊载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和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译文。此后,一些报刊先后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传记材料。这反映出( ) 
    A . 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传播 B . 工人运动在革命的领导地位 C . 爱国救亡道路的新探索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2. 1937-1943年,大批优秀的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工作者涌向敌后抗日根据地,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等一系列作品,推动了红色音乐创作的成熟。这体现出(    ) 
    A . 根据地的力量日益壮大 B . 文艺创作服务形势需要 C . 革命统一战线开始形成 D . 农村阶级矛盾基本解决
  • 3. 1951年起,我国着手编制“一五”计划,工作人员使用算盘、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进行运算,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楼里的算盘声音此起彼伏,整座大楼夜晚灯火通明,被人戏称是“水晶宫”。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 . 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C . 工人阶级投身建设的新风 D . 新政权蕴含的生机与活力
  • 4.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巴西客人时说,“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一论断( ) 
    A . 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B . 主张全力支持第三世界发展 C . 确立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 D . 强调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 5. 下表为1998-2002年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这一现象反映了( )

    年份

    产值(亿元)

    占国民经济比重(%)

    1998

    17750

    33.21

    2000

    23465

    33.74

    2002

    32459

    35.83

    A .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B . 分配制度的根本变化 C . 所有制结构的急剧变迁 D .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 6. 纳尔迈调色板(见图)是一块高63厘米的盾形石板,出土于埃及古城,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统治的画面,被认为是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实证。该文物的出土( )

    A . 真实还原了埃及的封建专制 B . 丰富了研究西亚文明的史料 C . 展现出早期埃及的政治文明 D . 反映出埃及政教合一的特点
  • 7. 波斯帝国统治时期,国王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但相关历史表明,波斯境内的希腊人城市和村庄公民权的授予和治理方式,都由村庄或城市自主决定。这反映了波斯( ) 
    A . 地区之间文明交流密切 B .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结合 C . 城市自治运动逐渐兴起 D . 承认治下各地区的权力平等
  • 8. 有学者指出,13世纪的世界已经通过大城市连结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个世界体系包括西欧、地中海、欧亚大草原、中东波斯湾、中国南洋等八个亚体系,他们相互交叠构成了一个整体。该学者意在( ) 
    A . 分析文艺复兴的背景 B . 揭示欧洲的霸主地位 C . 构建友好的国际关系 D . 强调世界联系的加强
  • 9. 1675年,为解决欧洲航海家对航海、制图和计时的需求,英王查理二世在伦敦格林尼治建造了一座综合性天文台,并创设了皇家天文学家的职位,以便能正确地定出经度。由此可知,天文台的设立侧面反映了( ) 
    A . 英国君主权力的强化 B . 近代科技的重大突破 C . 欧洲海洋贸易的兴盛 D .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 10. 下表为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研究欧洲百年的整体特征。研究目录如下:

    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 . 欧洲转型的时代 B .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C . 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 11. 法国大革命前,在欧洲“创新”是一个贬义词,创新行为亦不受欢迎。但是法国大革命后,“创新”逐渐转变为一个对社会进步、政治建构和经济发展都有积极意义的词汇。这一变化表明法国大革命( ) 
    A . 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 . 颠覆了君权神授观念 C . 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 D . 揭开了宗教改革序幕
  • 12. 1842年至1844年,恩格斯在对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工人阶级进行实地调研后,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英国工人阶级政治觉悟提高 B . 时代呼唤新的科学革命理论 C . 空想社会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D .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 13. 1882年,德国工业家和银行家建立了德意志殖民协会,鼓吹向外扩张;1900年,仅英、法、德三个主要资本输出国的国外投资就已达350亿美元,年利润为15亿美元。这说明( ) 
    A . 工业革命促进技术向世界扩散 B . 西欧失去了经济优势 C . 资本输出成为重要的扩张手段 D .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 14. 1922年10月颁布的苏俄民法典在维护国家和合作社所有制的同时,允许私人所有制的存在,但其对象仅限于尚未停止私人流转的财产,包括未被没收的房屋、商店和雇工未超过法定人数的工业企业等等。由此可见,苏俄意在( ) 
    A . 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 B . 消弭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分歧 C . 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物质条件 D . 适应国家新经济政策的调整
  • 15. 冷战格局形成之际,美国企图在民用航线造限制甚至封锁苏联和东欧国家民用航空活动的所谓“空中铁幕”,由于英国等西欧国家的反对,该政策最终破产。这表明( ) 
    A . 冷战未能切断两大阵营经贸往来 B . 资本主义国家阵营走向瓦解 C . 冷战政策遭到西欧国家强力抵制 D . 美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下降
  • 16. 下表为二战后部分国家对殖民地问题的政策或态度。据此可知( )

    国家

    政策或态度

    英国

    允许殖民地自治

    法国

    主张尊重土著政权机构,重视发挥土著的作用

    美国

    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

    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

    苏联

    主张所有的殖民地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和自决,支持被压迫民

    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平等的运动

    A . 世界大国的战略目标趋向一致 B . 世界殖民体系明显趋向瓦解 C . 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已然形成 D . “大国一致”的原则得以落实
二、非选择题:共有3道大题,共52分。
  • 17. 文艺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年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间艺术形式,由民间艺人根据民众的喜好和愿景,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题材辅以特定的艺术想象绘制成品,供年节时粘贴于门框或室内墙壁上。其题材内容大多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门神类(《神茶郁垒》)、迎福纳祥类(《金玉满堂》)、农令节气类(《女十忙》)、敬神祭祖类(《家堂》)等。

    ——摘编自朱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

    材料二

    创作时间

    年画

    解读

    1944年

     

    《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彦涵创作)

    将中国传统的“门神”秦叔宝、尉迟恭的形象换成了八路军、民兵。成为解放区老百姓家中的新“门神”。

    1948年

     

    《纺织互助》(武强创作)

    入选《一九四九年新年画选集》。该作品表现了解放区妇女“有的织、有的纺,互助起来实在强”的互助纺织场景。

    1950年

    新得的黄牛

     

    《新得的黄牛》(李可染创作)

    画上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

    ——图源网络;解读内容摘编自尹毅《抗战时期解放区年画研究》和朱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年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传统年画风格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时期的年画,从时代背景和影响的角度进行阐释。
  • 18. 西方的近代化历经数百年,多重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78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
     

    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600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在空间上呈多中心、零散分布。

    1600年-1780年,世界棉花产业的全球性网络出现,并越来越集中在欧洲。 

    材料二

    启蒙运动开创了西方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其引发和生成的文化思想、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与社会习俗等丰厚的遗产足以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可以被视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伯来文化之外的第三大西方文明起源。

    ——节选自江宁康《重温西方启蒙运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产业在1500年以后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为何“足以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图表是全球粗钢产量和产量排名第一的国家,及其在全球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材料来源:worldsteel。(备注:英国20年34%,表示英国粗钢产量连续20年占据世界第一,占比3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任意连续的两个国家排名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