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信息技术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关于信息与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一信息只能依附于同一种载体 B . 信息的产生不需要以数据作为基础 C . 信息是对数据经过存储、分析和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 D . 数据总是准确无误的,不受采集和处理过程中误差的影响
  • 2. 下列关于信息系统与信息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信息系统可以替代人类做出判断和决策,不存在局限性 B . 可以通过构建信息系统来实现更为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C . 信息社会可以消除信息泄露,  实现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D . 信息社会可以消除数字鸿沟的问题,实现信息的公平共享
  • 3.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工智能是指以机器(计算机)为载体,模仿、延伸和拓展人类智能 B . 联结主义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神经元之间的复杂交互来进行认知和推理 C . 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知识图谱构建、图像分类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D . 领域人工智能将人的作用或人的认知模型引入人工智能系统
  • 4. 下列关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公共场合可以随意使用公共无线网络 B . 针对不同的应用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C . 防范网络钓鱼,  不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 D . 定期备份个人数据和文件,避免数据丢失
  • 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某饮品店采用会员积分消费模式。顾客扫描店铺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输入手机号及个人资料注册后即成为普通会员,每消费10元可积1分。消费积分累计100分,升级为V1会员,享受8折消费优惠;消费积分累计180分,升级为V2会员,享受7折消费优惠。

    1. (1) 根据阅读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顾客扫描二维码只能获取到文本信息 B . 店铺生成二维码的过程属于信息的解码 C . 二维码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 D . 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读取二维码中的信息
    2. (2) 用 Python算法控制结构描述“消费积分累计100分,升级为V1会员;消费积分累计180分,升级V2会员”,设t为顾客的消费积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if t>=100:

          print("升级为 V1 会员")

      elif t>=180:

          print("升级为 V2 会员")

      B . if t>=180:

          print("升级为 V2 会员")

      else:

          print("升级为 V1 会员")

      C . if t>=100 and t<180:

          print("升级为 V1 会员")

      else:

          print("升级为 V2 会员")

      D . if t>=180:

          print("升级为 V2 会员")

      elif t>=100:

          print("升级为 V1 会员")

  • 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技术员小王要为农场工作人员搭建一个智慧农场监测系统。智能终端接收传感器的温度、湿度和光线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服务器,保存到数据库,数据库采用SQLite数据库。用户通过手机专用客户端App访问服务器,可以查看系统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设置,服务器将处理的结果经IoT模块传送给智能终端,由智能终端启动执行器实现对温度、湿度和光线的控制。

    1. (1) 下列组合属于该信息系统软件的是(   )

      ①小王   ②手机专用客户端   ③传感器数据   ④服务器端操作系统   ⑤SQLite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2. (2) 下列组合中,全部都是搭建该信息系统所需的传感器的是(   )
      A . 声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B . 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 C . 湿度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 D . 光线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
    3. (3) 根据阅读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信息系统采用 C/S 网络架构 B . 小王属于该信息系统的用户 C . 智能终端可以不通过无线网就能接收传感器的数据 D . 农场工作人员无需接入互联网就能管理该信息系统
  • 7. 某 Python 程序如下:

    p=")!@#$%^&*("

    c="cra2edu"

    t=""

    for i in range(len(c)//2+1):

        if i%2==0:

            t+=c[len(c)-i-1]

        elif c[i]>="0" and c[i]<="9":

            t+=p[int(c[i])]

        else:

            t+=c[i]

    print(t)

    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 ure@ B . ure@a C . ude@ D . cd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8. 小陈准备为班级植物区搭建植物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每隔30分钟对土壤温湿度进行一次监测,当土壤日平均湿度低于临界值时,系统自动对植物进行浇水,以保障检测期间的植物生长土壤日平均湿度在17%~44%范围内。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a所示。

    图 a

    1. (1) 根据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图中①处的设备名称是(单选,填字母:A .路由器/ B .交换机/ C .智能终端)
    2. (2) 该系统服务器端程序采用FlaskWeb框架编写,服务器的IP地址是192.168.1.10,端口号为8000,若要查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应访问的页面地址是 //
    3. (3) 将数据库中4月中旬的土壤温湿度数据导出为文件“day.xlsx”,如图b所示。并制作4月中旬(十天)的土壤日平均湿度变化情况,如图c所示,部分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图 b

      图 c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图表显示中文字体,代码略

      df=pd.read_excel("day.xlsx")   #读取 Excel 文件中的数据

      data=[]

      for t in df["时间"]:      #从“时间”格式中提取日期数据

          data.append( )

      df["日期"]=data                 #添加一列数据,  列标题为“日期”

      df1=df.groupby("日期", as_index=False).mean()

      x=df1["日期"]

      y=

      plt.ylim(10,30)          #设置 y  轴的坐标范围

      plt.title("4  月中旬土壤日平均湿度变化情况")       #设置图表标题

      plt.plot(x,y)       #绘制折线图

      plt.show()

    4. (4) 分析如图c所示的“4月中旬土壤日平均湿度变化情况”图表可知,该系统在运行期间对植物生长土壤的湿度控制(选填:达到/未达到)预期目标。
  • 9. 图书查询。所有正版图书均有唯一的国际标准书号(ISBN),ISBN由13位数字和字符“-”组成,字符“-”对数字间隔分段。如:某图书的ISBN为“978-7-5536-3176-9”(其中“978”表示图书类代码,“7”表示地区码,“5536”表示出版社代码,“3176”表示书序码,“9”为校验码)。小李为某校园书吧编写了图书查询的程序。

    1. (1) 主程序

      lst1=readfile("in.csv")#  校园书吧库存图书信息存储在文件"in.csv"

      while True:

          print("1.验证 ISBN  校验码; 2.统计出版社费用; 3.操作结束")

          opt=int(input("请输入操作编号(1-3):"))

          if opt==1:

              isbn=input("请输入 ISBN  号:")

              if check(isbn):

                  print("校验码正确")

              else:

                  print("校验码错误")

          elif opt==2:

              code=input("请输入出版社代码:")

              money=total(code)

              print("书吧中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总价:%.2f 元" %money)    #输出的总金额保留 2 位小数点

          else:

              print("操作结束")

              break

      运行程序,若输入opt值为 4,程序将(单选,填字母;A .运行时报错/ B .输出“操作结束”)。

    2. (2) 读写文件

      小李将校园书吧库存图书信息存储在文件"in.csv"中,内容如图所示。函数readfile()用于逐行读取文件数据存入列表并返回。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def readfile(filename):        #读 csv  格式文件内容,将其存入列表并返回

          df1=pd.read_csv(filename, encoding="GBK")

          lst=[]

          for i in df1.index:

              isbn=df1["ISBN"][i]

              num=df1["图书数量"][i]

              price=df1["单价 (元) "][i]

              #添加到列表
      lst.append([isbn,num,price])

      return

    3. (3) 校验码验证

      ISBN最后一位的校验码用来检验前12位数字是否准确,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种检验方法。计算方法如下:

      ①将ISBN中前12位数字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1、2、3、……、12”。

      ②若数字编号是奇数,则对应权值为1,否则权值为3。首先将ISBN中前12位的数字值与对应权值相乘,然后将计算所得值进行累加。

      ③最后,用10减去第②步结果对10整除的余数,所得结果即为校验码。

      defcheck(ISBN):    #对ISBN校验码验证

          n=len(ISBN)

          val=0; k=3

          for i in range(0,n-1):

              if '0'<=ISBN[i]<='9':

                  k=4-k

                  val+=int(ISBN[i])*k

      if result==int(ISBN[-1]):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4. (4) 统计校园书吧中某出版社出版的所有图书总价

      '''列表 lst1  中的部分数据如:

      [['978-7-5139-3066-6',7,59.80],['978-7-5063-3174-6',9,48.00] , ……]

      '''

      def total(code):                    #统计书吧中出版社代码为 code  的所有图书总价

          n=len(lst1);money=0

          for i in range(n):

              isn=lst1[i][0].split('-')     #将 list1[i][0]以“- ”为分隔符,分割成多个字符串组成的列表

              if isn[2]==code:

                 

          return money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