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23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挥发 B . 电灯发光 C . 铁锅生锈 D . 滴水成冰
  • 2. (2023九上·扶风期末) 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3. 下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

    A . 严禁烟火 B . 可回收垃圾 C . 节约用水 D . 禁止吸烟
  • 4. 2023年3月两会发布我国2022年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CO(NH22 B . Ca3(PO42 C . (NH42HPO4 D . KCl
  • 5.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 高锰酸钾 B . 氯化钠 C . 冰块 D . 植物油
  • 6. 青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 维生素 B . 蛋白质 C . 糖类 D . 油脂
  •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B . 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放回原瓶 C . 滴加液体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8.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氧气 B . 小苏打 C . 矿泉水 D . 冰水混合物
  • 9.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炭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火焰
  • 10.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明矾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B . 过滤可以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 . 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自来水厂净水的流程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 11. (2023·东洲模拟)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可作温室大棚的气体肥料
  • 12. 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起火,可以迅速用锅盖盖灭,防止火灾发生 B . 可以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防止火势蔓延 C .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以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D . 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应该迅速打开排气扇排净可燃性气体
  • 13.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实验目的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大小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D.探究固体溶于水后的能量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警犬搜查罪犯—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 . 电解水实验可制取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 氧气和液氧都可以做助燃剂—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15. 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图,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 B . 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剂作用 C . 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D . 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 1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则所有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等,则质子数相等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D .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所以它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17.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相等 B . 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溶液 C . 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物质 D . 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A物质的溶液的质量是150g
  • 18. 分离、除杂、鉴别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分离CO2和CO

    用NaOH溶液吸收

    B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溶于水,测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D

    验证某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加入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2021九上·任城期末)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Na2SO4 , 一定没有Na2CO3 B . 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C . 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有Na2SO4或K2SO4 , 一定没有NaCl D . 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 , 可能有NaCl
  • 20. 为测定某碳酸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100g碳酸水溶液充分加热后(不计水分损失),得到剩余液体的质量为98.1g,则该碳酸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专用术语。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氮原子
    2. (2) 氩气
    3. (3)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 (4) 4个亚铁离子
    5. (5) 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洗洁精除掉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2. (2) 老年人为防止骨质硫松,可补充一定量的(填符号)元素。
    3. (3) 生活中常用检验硬水和软水。
    4. (4) “自热食品”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其发热包的原理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5. (5)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冰上运动场馆的外墙铺设了一种新型的塑料聚氟乙烯膜【C2H2F2n , 它美观耐用,该材料属于(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 23. 新能源车所需的新一代蓄电池采用氟的“氟化物离子电池”,这种电池储电的能力可达到日前锂离子电池的6~7倍,且质量更轻,体积更小,可实现纯电动汽车充电一次、,行驶1000干米,是2030年以后蓄电池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图一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根据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图二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氟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3. (3) B粒子与氟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4.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
    1. (1)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作为主要能源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目前,氢气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A.产物无污染B.贮存困难

      C.燃烧热值高D.制取成本高

    2. (2) 运载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C2H8N2)和物质X,其工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3. (3) 正在建设的天宫空间站,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

      ①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②将一定质量的铝片加入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5.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由初中所学知识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按以下步骤进行(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1. (1) 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

      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 (3) 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K+、Fe2+、Cl- B . Na+、Ca2+、OH- C . Na+、Ca2+、Cl- D . 、Ba2+、Cl-
三、科普阅读题
  • 26.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政府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就是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各种方式全部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可以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CO2.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另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2进行吸附性吸收。化学吸收法中的吸收剂有钙基吸收剂等。用钙基吸收剂时,先将吸收剂热解成CaO。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图。

    已知400~600℃范围内发生的分解反应为:CaC2O4CaCO3+CO↑

    1. (1) 下列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 . 人工手段捕集CO2 B . 植树造林 C . 封存CO2 D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2. (2) 用甲醇作溶剂吸收CO2为提高吸收率应采用的温度和压强条件是____(填序号)。
      A . 高温、高压 B . 高温、低压 C . 低温、高压 D . 低温、低压
    3. (3) 活性炭、沸石等可作吸附剂,则其可能具备的结构特点
    4. (4) 写出图中800-1000℃范围内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低碳生活(lowcarbon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请针对“低碳”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四、流程题
  • 27. 氧化铁(Fe2O3)在工业上又叫氧化铁红,是不溶于水的红棕色粉末,常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也是常用的催化剂,在空气中灼烧亚铁化合物或氢氧化铁等可得高纯氧化铁。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查阅资料】SiO2难溶于水,也不与CO、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 (1) 在通入CO之前,需要将硫铁矿烧渣进行粉碎,目的是
    2. (2) 高温时,硫铁矿烧渣中通入足量的CO的目的是
    3. (3) 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所得的滤液是硫酸亚铁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 (4) 操作3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得到氧化铁和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填空题
  • 28. 在实验室里常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 (1) 写出装置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若选择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3. (3) H装置用途广泛,要将储存在H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填“b”或“c”)口进入。
    4. (4) 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据此写出氢气的一条物理性质:
六、科学探究题
  • 29.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可视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三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主题展开化学反应可视化的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证明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占1/4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如图1)。该实验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反应,理由是

    2. (2) 实验二:数字化实验

      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则图3中的曲线(填“A”或“B”)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二氧化碳中加入80mL蒸馏水的目的是

    3. (3) 【任务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三:产物转化法实验

      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组

      第二组

      步骤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步骤2

      向上述溶液中

      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反思:第二组向步骤1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起初并无明显现象,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是

    4. (4) 实验四:绿色化实验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易溶于乙醇,碳酸钠微溶于乙醇。

      进行实验:如图4所示,取2mL4%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吹气约30秒。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七、计算题
  • 3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学校实验室的过氧化氢溶液因长期保存,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于是从药品柜中拿来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