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01 浏览次数: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干冰

    氯酸钾

    空气

    石油

    类别

    有机物

    氧化物

    纯净物

    混合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2.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 . 就地焚烧植物秸秆 C .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 . 工业污水超标排放
  • 3.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氮气用来防腐 B . 室内洒水防止煤气中毒 C . 夜晚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 . 食用含铁酱油预防甲状腺肿大
  •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熄灭酒精灯 C . 稀释浓硫酸 D . 过滤
  • 5. 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 B . ①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 . ①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D . ②和⑤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 6. 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如下:

    ①N2+3H22N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B . 反应①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C . 分解产生的可以回收再利用 D . “侯氏制碱法”指的是制取纯碱
  • 7. Y型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化学兴趣小组利用Y型管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实验,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可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图乙实验,一段时间后倾斜Y型管,可比较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C . 图丙实验,根据Y型管左、右两侧现象,可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 . 图丁实验,一段时间后左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右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

    B

    鉴别二氧化锰固体和氯化钾固体

    观察颜色

    C

    制备Fe(OH)2

    向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D

    分离CaCl2和NaCl的混合固体

    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9.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①关闭K1、K2 , 往A中的锥形瓶内注入一定量NaOH溶液;②K2仍然关闭,打开K1;③关闭K1 , 打开K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中观察到气球变大 B . 步骤②中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中,A中一定有沉淀产生 C . 步骤②中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中,A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D . 步骤③中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二、填空题
  • 10. 周末,小明积极参加家庭劳动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明洗衬衣时,为确定洗涤方式,仔细观察了衣服的标签(如上图所示)。面料成分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2. (2) 小明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小米粥、馒头、油焖大虾、红烧排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
    3. (3) 小明用活性炭清除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 (4) 收拾垃圾时,小明将垃圾进行分类。应将饮料罐、矿泉水瓶、废纸等放入____(填字母)垃圾桶中。
      A . B . C . D .
  • 11. 2023年1月14日,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正式命名为“兔星星”,寓意“玉兔巡月,扬帆星河”。
    1. (1) “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制备材料中选用了铝合金。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填化学式)薄膜。
    2. (2) 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工业上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3) 液氧和液氢是运载“玉兔号”月球车火箭的一种推进剂,液氢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2. 化学符号含义丰富。现有五种化学符号:①2O2;②Mg2+;③3C;④H2O;⑤。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表示
    2. (2) ④中数字“2”的含义是
    3. (3) 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填序号)。
    4. (4) 由②和⑤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三、流程题
  • 13. 某钣金厂废料中含有Cu、Fe、Au(金)等金属单质,欲回收Cu、Au并制取铁红(Fe2O3)的工艺流程如图:

    1. (1) 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步骤②中通入空气加热的目的是
    3. (3) 步骤④中X的化学式为
四、填空题
  • 14. 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t2℃时,将4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 (2) 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填“蒸发”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3. (3)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4. (4) t1℃时,取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分别置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丙(填“>”、“<”或“=”)。
五、实验题
  • 15.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1实验,请回答问题:

    1. (1) 反应后试管A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 (2) 实验发现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试管C中出现沉淀。接着向试管C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试管C中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试管B中的溶质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填空题
  • 1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的最佳时机是
    3. (3) 已知SO2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并收集SO2的装置为(填字母)。
    4. (4) 如图F所示,通入CO2后观察到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
七、科学探究题
  • 17. 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铝粉、镁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②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

    1. (1) 小吴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 (2) 小周将少量的样品A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证明原粉末中含有;再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写出氯化钠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铝粉、镁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存在镁粉和炭粉。

      【实验验证】小施又取少量样品A进行实验,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结论】结合实验现象,小施认为猜想正确。

    4. (4) 【原理探究】同学们探究热量来自哪里?它们取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后加水溶解,发现烧杯的温度迅速升高,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下图装置模拟铁的锈蚀实验,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并能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实验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八、计算题
  • 18. 化学兴趣小组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稀盐酸。为测定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下图的实验(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分析并计算: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