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04 浏览次数:1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分类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 溶液 B . C . D .
  • 2. 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 . 用镁铝合金代替钢材制造飞船零部件,可以减轻飞船自身的重量 C . 氢气属于新型能源,用作发射卫星的燃料可以防止环境污染 D . 使用跨临界直冷制冰,是利用了的某些物理性质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收集氧气 B . 加热溶液 C . 二氧化碳的验满 D . 蒸发食盐水
  • 4. 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表示方法。对下面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 ①只能表示金属钠 B . ②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 . ③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D . ④中甲乙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离子
  • 5. 劳动开创未来。对下列劳动项目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B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可与酸反应

    C

    食品工业常用氮气作为食品保鲜剂

    氮气性质稳定,且不能供给微生物呼吸

    D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A . A B . B C . C D . D
  • 6. 用于治疗胃病的某药品的部分说明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书

    主要成分: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

    用法:胃痛发作时嚼碎服用

    A . 嚼碎后服用可以增加消耗胃酸的质量 B . 该药品治疗胃酸过多的实质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C . 一种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D . 可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 7.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除去CO中混有的

    鉴别硫酸钠溶液和

    氯化钠溶液

    探究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除去固体中

    混有的

    方法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装

    溶液和浓硫酸

    的洗气瓶后收集

    取样于两支试管中,分

    别向其中滴加氯化钡

    溶液,观察现象

    同温下,向分别装有同浓

    度双氧水的两支试管的

    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二

    氧化锰,观察现象

    加水溶解后加适量

    溶液,过滤。

    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如图装置内盛放的物质不同则产生的现象不同,对以下实验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甲为稀盐酸,乙为贝壳,丙中盛Ca(OH)2溶液,则丙中溶液变浑浊 B . 若甲为H2O,乙为CaO固体,丙中盛水,则丙中导管口冒气泡 C . 若甲为H2O,乙为NH4NO3固体,丙中盛水,则丙中水会沿导管上升 D . 若甲为浓NaOH溶液,乙为NH4NO3固体,丙中盛酚酞溶液,则丙中溶液不变色
二、填空题
  • 9.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三月,是人们赏花踏青的的最好时节。
    1. (1) 赏花踏青时,人们能体验到花香四溢的原因是
    2. (2) 野炊是艳艳赏花踏青时喜欢的一种活动,她带的食物有牛肉、面包、苹果、果粒橙饮料等,其中牛肉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3. (3) 小龙观察到园林工人为花木注射的营养液中含有①、②、③等物质,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选填序号);
    4. (4) 野炊烧烤时,人们为使木炭燃烧的更剧烈,常将其架空,其原理是
  • 10. 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除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完善环保体制外,还采用了先进的“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如图所示)来处理已有的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的加剧。
    2. (2) 将分离聚集的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
    3. (3) 将封入蓄水层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4)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是____(选填字母)
      A . 植树造林 B . 将燃煤脱硫后燃烧 C . 推广使用风能、水能
  • 11.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 (1)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 (2) 净化水时常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 (3) 小亮同学在使用“除垢剂”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物质,猜想到“除垢剂”的有效成分中可能含有酸。于是,他设计了用家庭中常见物质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方案,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适量“除垢剂”于瓷碗中,

      向其中加入

      “除垢剂”的有效成分

      中一定含有酸。

    4. (4) 根据实验结论,得出使用“除垢剂”时的注意事项有(写一条)。
  • 12. 根据给出的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 (1) 20℃时,的溶解度为g;
    2. (2)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主要原因是
    3. (3) 将的混合物放入60℃的水中;充分搅拌,再降温至20℃,有大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析出的晶体只有 B . 降温到20℃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 . 20℃时的溶液是的饱和溶液 D . 60℃时有部分固体与溶液共存
三、流程题
  • 13. 黄铜渣中含有锌,氧化锌铜和氧化铜,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 (1) 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2. (2) 加酸溶解黄铜渣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3. (3) 步骤Ⅱ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步骤Ⅲ加热蒸发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和
四、实验题
  • 14.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碳酸钠和石灰水。为确定三瓶溶液的成分,小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步骤①中加入试剂X的名称是
    2. (2)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以上试管中盛放石灰水的是。(填“A”“B”或“C”)
    3. (3) 同学们设计了更多的方法鉴别三种物质,以下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①将步骤一鉴别出的B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入A、C试管中,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②将步骤二中的溶液换成溶液或通入气体,均可达到实验目的

      ③不用试剂X,将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 15. 某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探究其部分化学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用装置四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处通入;
    3. (3) 小燕同学按A—C—B—E—D—H—I—J的顺序将各装置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则:

      ①装置五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装置六的烧杯内应盛放的是溶液;

      ③装置三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五、科学探究题
  • 16.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已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1. (1) 小亮查阅到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 , 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2. (2) 小亮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试纸上,测得 , 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进而得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的结论。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方法,结果,结论均正确 B .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 .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 .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3. (3) 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氢氧化钡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进行实验]请你从方案甲和方案乙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盐溶液来确定,该盐的化学式是(填化学式)。
六、计算题
  • 17. 同学们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先在烧杯中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请回答:
    1. (1) 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2. (2) 计算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