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自我...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在涂卡区涂黑,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2七下·濉溪月考) 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 . 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 . 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 . 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 2. “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在这段话称颂的是(  )
    A . 唐太宗 B . 汉武帝 C . 汉文帝 D . 唐玄宗
  • 3. (2022七下·高港月考)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
    A .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 . 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 . 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 . 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 4.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

    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他是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城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5.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安史之乱 B . 黄巾起义 C . 陈胜、吴广起义 D . 黄巢起义
  • 6.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是社会发展的坐标。下表所列词汇中”重文轻武、交子”对应的朝代是(  )                                                                                                                      

    时期

    词汇

    秦朝

    半两钱、小篆

     

    重文轻武、交子

    清朝

    军机处、京剧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元朝 D . 明朝
  • 7.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甲: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 

    A . 宋辽议和 B . 朱夏议和 C . 宋金议和 D . 辽金议和
  • 8. 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当时(  )

    A . 改进了造纸术 B . 农业生产发展 C . 出现活字印刷术 D . 商业贸易繁荣
  • 9. (2019·齐齐哈尔)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也是疆域最大的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女真族 B . 契丹族 C . 鲜卑族 D . 蒙古族
  • 10. (2021·安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1. (2021·江西) 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 .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 . 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 . 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 . 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12. (2022七下·封开期末)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 世纪传到欧洲。1460 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
    A .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B .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 . 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 .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13. (2021·紫金五模)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清朝乾隆末年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下列作物,属于我国明代引进的是(   )
    A . 水稻、向日葵 B . 玉米、甘薯   C . 马铃薯、粟 D . 花生、水稻
  • 14. 右图是《榜葛刺进麒麟图》,它描绘的是15世纪早期南亚地区的枋葛刺国王来中国进献长颈鹿的场景。当时的中国人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与这一场景的出现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朱辽澶渊之盟 C . 郑和下西洋 D . 雅克萨之战
  • 15. 下列图片分别来源于三本书。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   )

    ①成书于明朝 ②农学著作 ③图文并茂 ④具有总结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要了解某种药材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可以查阅的古代药物学著作是(  )
    A . 《齐民要术》 B . 《天工开物》 C . 《农政全书》 D . 《本草纲目》
  • 17. (2019·东营)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 18. 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之战 D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19. 清朝前期,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人们大量开垦荒地种植玉米、甘薯等农作物。这(  )
    A . 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B . 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C .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 . 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 20. 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 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人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 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B . 对外开放,积极交流 C .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 D .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
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 22题14分, 23题18分,24题14分,共6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推测)南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指浮针”是指什么?它发明于何时?
    2. (2) 材料二所描述的是什么?是谁发明的?
    3. (3) 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除了材料中所提到的以外,还有哪些发明?
    4. (4) “指浮针”的发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逗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

    ——唐蕃会盟碑碑文

    1. (1) 材料一记载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 (2)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写出这个民族现在的名称。
    3. (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在唐太宗时期,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
    4. (4)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在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起到了什么作用?
    5. (5) 元朝政府针对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6. (6)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 23.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图片解读——技术进步]

    任务二:[史料解读——社会风貌 ]

    ①杜甫《忆昔》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哪一盛世?

    ②元稹《法曲》诗句”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反映了民族交往对唐朝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③吴自牧《梦粱录》:”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以上从哪几方面记述了宋朝商业繁荣的景象?

    任务三:(数据解读——社会发展)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 - 756)

    2080万

    40%

    3120万

    60%

    北宋元丰年间( 1078- 1085)

    5000万

    65.5%

    2900万

    34.5%

    ——根据邹选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1. (1) 根据上面图片信息,请分别指出图1工具、图2作物的特点。并概述图3纸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 (2) 唐诗和宋代著述对研究唐宋社会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下列问题作答。
    3. (3) 上表数据反映了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共变化的原因。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期,社会生产蓬勃发展,在农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白银日趋货币化,农业生产趋向商品化,农民纷纷流入城镇,从事商品生产,一批工商业市镇迅速崛起。私人海外贸易日渐兴盛,并迫使明廷在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江南一些工商业市镇破立而出……明朝后期的社会,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全国性市场形成,并向世界延伸,海外贸易迅速增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

    ——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明朝以后的中国并没有像欧洲主要国家那样步入近代化发展阶段,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中国以传统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构筑的统治秩序在专制体制下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阻碍了社会结构的更断和变革。正当晚明社会……亟须寻求突破之际,明末农民战争爆发了。清军入关以后,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新建立,它打破了正在起步的中国近代化进程,使中国重新回到传统统治体系中,失去了蜕变的机会。

    ——宁欣《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阻碍明清社会转型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