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2年8月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运河,是广西各族人民期盼了100多年的运河,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强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重大牵引工程。而在1000多年前的隋朝也有过这样伟大的工程,它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京杭大运河 D . 郑国渠
  • 2. 历史课堂上,老师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制作了一个唐朝的兴衰示意图,下列选项适合填在③处的是(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3. 成语典故浓缩语言精华,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与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解除将领兵权有关的是( )
    A . 黄袍加身 B . 杯酒释兵权 C . 烛光斧影 D . 完壁归赵
  • 4. 岁币,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澶渊之盟中,北宋给哪个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
    A . B . 西夏 C . 大理 D .
  • 5. 中国有句俗语叫“南米北面”,指的是南北方人在主食上的不同选择。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是在哪个朝代( )
    A . 西汉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 6. 《元史》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材料中,宣政院管理的地方是今天的( )
    A . 西藏 B . 新疆 C . 云南 D . 内蒙古
  • 7. 宋朝时,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也一直留传至今。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的节日是( )
    A . 春节 B . 元宵节 C . 端午节 D . 中秋节
  • 8. 宋词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与唐诗并称”双绝”,是后人研究宋朝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在众多词人中,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 )
    A . 豪迈而飘逸 B . 委婉、细腻、清秀 C .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D . 豪放、充满报国情怀
  • 9.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条祖训反映朱元璋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是( )
    A . 设立三司 B . 设立锦衣卫 C . 废除丞相制度 D . 分散兵权
  • 10.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是明朝时期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戚爷”指的是( )
    A . 郑和 B . 戚继光 C . 郑成功 D . 冯子材
  • 11. 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衣民颗粒无收,官府征赋如故,阶级矛盾尖锐。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针对明朝土地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的口号是( )
    A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D . 均田免赋
  • 12. 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比如在西藏地区根据当地特点实行措施是( )
    A . 册封达赖、班禅 B . 设置台湾府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设置伊犁将军
  • 13. 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而结成的商帮。其中,由山西人组成,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货物的是( )
    A . 浙商 B . 晋商 C . 徽商 D . 粤商
  • 14.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帝看后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 )
    A . 设立军机处 B . 八股取士 C . 文化专制 D . 闭关锁国
  • 15. 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京剧形成于哪个朝代(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明朝 D . 清朝
二、非选择题
  • 16.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曲辕犁就是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又称为江东犁。它的出现是古代汉族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了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掉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材料二 宋代农民和工匠获得了比以前要安定得多的生产环境,这种环境极有利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宋代科技的发展获得了较稳固的社会基础。宋朝不仅有意识地扶持并大力发展诸如制图、医药、军械及火药制造等科技项目,而且常常集中财力、物力和科技人才攻克重要的科技项目。

    ——王星光《中原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第一次指出,中国对世界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摘编自徐兵博《读史要略》

    材料四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曲辕犁的特点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
    3. (3)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材料三中的“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并指出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外国学者又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 17. 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请你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解读历史,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图片解读——社会风气]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弈棋仕女图》(局部)

     [图示解读——时代特征]

    材料二  阶段示意图

    [数据解读——社会发展]

    材料三  我国古代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6%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史料解读——边疆治理]

    材料四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客百姓?

    ——摘编自《清圣祖(康熙)实录》

    1. (1) 观察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析唐朝妇女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又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
    2. (2) 请写出材料二中①、②分别是哪个政权,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回答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康熙帝对修长城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并说明其理由。
  • 18. 从古至今,中国外交理念和世界意识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主要史实

    时期

    史实

    两汉

    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汉武帝和光武帝

    西汉

    开通丝绸之路

    唐朝

    ①____西行天竺

    唐朝

    ②____东渡日本

    宋朝

    设立③____,管理海外贸易

    明朝

    ④____七次下西洋

    清朝

    ⑤____收复台湾

    清朝

    实行闭关锁国,只设⑥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 (1) 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⑤处填写相应内容。
    2. (2)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历史史实(例子除外),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例子:

      观点: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往来的大动脉

      论述: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总之,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