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检测

更新时间:2023-08-29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7·青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温故知新 C . 有教无类 D . 当仁不让于师
  • 3. (2017七上·崇仁期中) 小红在这次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家法伺候”,妈妈说,“考砸也不是坏事,凡事都有对立面,知道差在哪里,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妈妈的思想主张与哪一学派最接近(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4.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 . 老子 B . 孟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5. 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A . “兼爱”,“非攻” B . “仁政”治国 C . 提倡“法治” D . “无为而治”
  • 6.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7. (2016七上·滨州期中)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

    A .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8. (2020九下·莆田月考)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 . 孟子 B . 墨子 C . 庄子 D . 韩非子
  • 9.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 )
    A . 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B . 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废除奴隶主特权 C . 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 D . 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 10. (2019七上·惠民期末)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 .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 11. 儒家学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期影响极大,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包括( )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墨子    ④荀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2.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 . 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 . 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违法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 . 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 . 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 13. 有关“百家争鸣”的看法不准确的是( )
    A . 形成了一种学术繁荣的局面 B . 形成了一种民主的学术研究、辩论的氛围 C . 因为社会的急剧发展,需要新的学说和理论来支撑 D . 当时社会比较发达,思想家有空闲时间去思考
  • 14.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

    A . 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 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15. (2017七上·富顺月考)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
  • 16. 简答题:诸子百家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 17.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要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

    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了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 (1)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两则材料分别体现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 (2) 墨子的思想在当今世界有什么现实意义?
    3. (3) 儒家学说历史悠久,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国时期,社会制度急剧变化,许多社会问题有待解决,各个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试图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 (1)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孟子、庄子和韩非各自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2. (2) 在战争方面,孟子、墨子的观点又有什么不同?
  • 19. 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习近平同志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 (1) 如图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 (2) 你怎样评价他?
    3. (3) 简要说说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
    4. (4) 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5. (5) 他的思想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 20. 材料一: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 

    教育思想

    教育事迹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唯物史观——解析百家争鸣】

    材料三: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1. (1) 材料一老子的话语中蕴含怎样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思想还包含哪些内容?
    2. (2) 阅读材料二,依据所学,补充上面表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3. (3) 请按顺序写出材料四中的描述分别代表的流派。
    4. (4) 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谈谈百家争鸣的实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