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3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根据《虎门条约》,在19世纪50年代及以后,若中国境内英国人与中国人出现矛盾冲突,处理的方法是( )
    A . 由中英协商处理 B . 由清朝官员依中国法律处理 C . 处理中国人,英国人不被处理 D . 由英国驻华领事按英国法律处理英方当事人
  • 2.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项内容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 中国被迫开放东南沿海港口 B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为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保障香港居民的合法权益,202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开始执行。维护国家安全,了解近代香港史实,可以查阅( )
    A . 《南京条的》 B . 《马关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辛丑条约》
  • 4.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 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987年联合国又把6月26日定为“国际 禁毒日”,与“国际禁毒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B . C . D .
  • 5. 一百七十多年前,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宣传单写着“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宣传单所指的人最有可能是( )
    A . 魏源 B . 林则徐 C . 西摩尔 D . 奕䜣
  • 6. 在《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制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且规定每一个港口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使中国( )
    A . 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 B . 司法主权已完全丧失 C . 逐渐解决了中外纠纷 D . 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
  • 7. 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禁毒第一人”,他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为帝国生主义发动蓄谋已久的侵战争提供了借口。这场“侵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开始近代化探索 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 8.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 . 郑成功 B . 左宗棠 C . 李鸿章 D . 林则徐
  • 9. 1842年,魏默深带着对时局的忧虑,撰写了《圣武记》。材料中的“时局”是指( )
    A . 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 .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C . 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 D . 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 10. 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的是( )
    A . 琦善 B . 林则徐 C . 洪秀全 D . 左宝贵
  • 11.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离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 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须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了这场战争( )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2. 他“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 . 洪秀全 B . 邓世昌 C . 林则徐 D . 左宗棠
  • 13. (2020八上·晋江期中) “林公忧国难,华夏患民暗。亮剑倾鸦片,扬威见赤心”。这首诗里提到的历史事件是180年前发生的(    )
    A . 虎门销烟 B . 黄海海战 C . 廊坊之战 D . 抗击沙俄入侵
  • 14.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 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 B .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 中国丧失了主权独立 D .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破坏
  • 15. 下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39年6月3日至25日

    人物:林则徐

    地点:广州

    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的坚强意志

    A . 虎门销烟 B . 亚罗号事件 C . 马神甫事件 D . 黄海大战
二、综合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二: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到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2. (2) 材料二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看这场“运动”就没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 (3) 材料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1. (1) 写出材料中“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
    2. (2) 在“虎门”领导禁烟斗争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3. (3) 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