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 1. 下列点评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入青春期后,小强长出了喉结、声音变粗——这是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B . 升入初中,小芳有心里话不知道对谁说——这是青春期反抗与依赖心理 C . 小海对课本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说明他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D . 小晴用课余时间学习植物标本制作——说明课外学习比课堂学习更重要
  • 2. 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飞公司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设计团队攻坚克难,在超临界机翼、航电系统、座椅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未来有望转向产业化。这启示我们中学生( ) 

    ①创新只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②开发创造潜力要敢于打破常规 

    ③任何创造发明都需要付出劳动 

    ④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发明创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3. 一心钻研护理学的大男孩林树森,获得2023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他说:“我要做一个有科研思维的护理工作者。”这打破了我们对传统护理学的性别角色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男性从业者在护理行业更具优势 B . 克服刻板印象有助于发挥自身潜能 C . 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异逐渐消失 D . 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独特的性别优势
  • 4. 在“书香教室”评比活动中,七年级(1)班教室的挂饰中出现了以下两条精神品质一致的激励语,下列选项中与之最符合的是(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

    A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D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5. 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其中有国防院士钱七虎、山村教师邓小岚、脱贫领头人杨宁、为梦想而战的徐梦桃、身残志坚的陆鸿。央视举办这一活动最直接的意义在于( )
    A . 汲取榜样的力量并向其学习 B . 养成自我省察和慎独的习惯 C .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完美 D . 引导我们学会判断是非善恶
  • 6.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基本情绪有喜、怒、哀、惧四种,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下列新闻事件中能引发我们“喜”的情绪体验的是( ) 

    ①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元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③“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④中国远洋渔船“鲁蓬远渔028”在印度洋中部海域倾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今年贺岁电影《满江红》,恰到好处地让观众在悲剧与喜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中融合共生,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这说明( )
    A . 不同的情绪带给我们相同的感受 B . 情绪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C . 情感会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发展 D . 情绪是在我们生活中不断强化的
  • 8. 如图漫画告诉我们调节情绪要( ) 

    ①保持乐观的心态 

    ②转换思考的角度 

    ③做耐心的倾听者 

    ④勇于向他人求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珠海市“最美南粤少年”陈易琪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爱心义演义卖、敬老院敬老和环保宣传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让她感受到作为新时代少年应有的爱心与担当,她获得这种体验的方式是( )
    A . 阅读书籍 B . 与人交往 C . 欣赏艺术作品 D . 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 10. 2023年6月6日,为了给高考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山东淄博临淄大院烧烤城多家商户决定暂停营业10天。这些商家的做法启示我们( )
    A . 必须承认个人所有利益的合理性 B . 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 C . 坚持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D . 维护集体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 11. 2023年5月20日,苏迪曼杯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于苏州举行。在落后的情况下,中国队教练组排兵布阵,工作人员全力保障,最终凭借强大的毅力和团队精神战胜了强队日本,挺进决赛。中国队能艰难完成逆转是因为( ) 

    ①队员们有共同的美好愿景 

    ②队员们承担着共同的使命 

    ③队员们彰显了各自的个性 

    ④队员们是分工明确的整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观察如图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更强大 B .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优化组合后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C . 集体力量取决于人数,我们可以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事 D .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集体一定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 13. 在秋季开学不久后,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到珠海长隆海洋王国进行研学旅游,小明在研学日记中写道:“参加研学旅游,我不仅加深了对海洋世界的认识,而且在同学们的带动下变得更加开朗活泼。”由此可知,集体生活( )
    A . 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B . 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 C . 可以决定我们个性发展的基本方向 D . 让我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
  • 14. 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下列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①部分同学提前约好早早到学校抄作业,心照不宣地保守这个秘密 

    ②某班级成立“一带一”学习互助小组,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③班里几个喜欢打篮球的同学常聚一起,下课后一起玩耍一起竞技 

    ④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的劳动兴趣小组,在学校班级花园除草护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下列生活内容与法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内容

    相关法律

    A

    上初中的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B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父母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兵役法

    C

    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登记

    户口登记条例、选举法

    D

    年满18周岁,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下列不属于国家层面推进法治建设举措的是( )
    A . 《黄河保护法》正式颁布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将有法可依 B . 近年来,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得到纠正并依法给予国家赔偿 C . “两高”发布《解释》,依法从严惩处强奸、猥裹未成年人犯罪 D . 某校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晨读活动
  • 17. 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四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 .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D . 法律能有效防范和惩治违法行为
  • 18. 2023年5月1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张某、叶某尘犯故意杀人罪上诉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重庆市高院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张某、叶某尘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裁定体现了( ) 

    ①人民法院依法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司法审判是制止犯罪的唯一手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2023年5月8日,斗门区教育局联合斗门区人民法院,在斗门区某中学举办“模拟法庭”活动。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本次活动的开展说明( )
    A . 学校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阵地 B . 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只能靠法院 C . 这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特殊保护 D . 法治能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 20.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下列行为中与之相悖的是( ) 

    ①小渝经常在放学路上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财物 

    ②小军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设置酒吧 

    ③小强因家庭贫困读完初一就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④某校中学生小磊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25日,2023年首场“让温暖被听见”诗歌朗诵会在南屏杨氏大宗祠举行。《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可爱的中国》、《一封家书》、《慷慨登车去》等珠海原创作品和经典作品接连呈现,深情再现革命先烈舍命护家国的情怀。今天的我们,要继承这种精气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把保家卫国的情怀融入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 

    材料二:诗歌朗诵会结束后,同学们在课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他喜欢诗歌朗诵会所带来的美好和温暖,有的同学说他讨厌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所带来的烦恼和挫败。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美好的情感?
    2. (2)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小明认为:“负面情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我只想要正面情感。”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尊重、关心、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是一项神圣的“朝阳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材料一:2023年4月11日,香洲法院受理了一起特殊的立案申请,珠海一社区通过香洲法院在市妇联设立的家事诉联网法庭,帮助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是珠海市首份由社区代未成年人申请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筑起一道“隔离墙”。 

    材料二: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要为未成年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角度谈谈你准备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场以“我与班级共成长”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探究一】领会班徽寓意 

      共同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在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发扬“自治”精神。如图是该班学生设计的班徽讨论稿。 

       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班徽的设计理念。 
    2. (2) 【探究二】营造良好氛围 
      班级获得了“星级文明班”荣誉称号,在运动会上虽然没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但也获得了“道德风尚奖”称号。班主任希望全班同学能加倍珍惜荣誉,营造更好的班级氛围,为班级创造更好的佳绩。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美好集体应该营造怎样的氛围? 
    3. (3) 【探究三】建设美好集体
      活动结束前,班干部拟定了“在共建中尽责,在担当中成长”的倡议书。 
      倡议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对于人的责任心在集体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正像用砖瓦建造房屋时水泥浆所起的作用一样:没有水泥浆,就造不了房子,而没有人对人的责任心,也就不存在集体了。”建设和谐班集体,需要人人都付出一份力量。为此,我们倡议:
      ①对于同学: ____ 
      ②对于班务: ____ 
      ③对于荣誉: ____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主动担当,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和谐班集体贡献力量!
      请你将上面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