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1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个题。

    在这个明媚的夏日,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遨游经典课文,回顾经典人物。

    历史的星空中,众多“大人物”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从善如流、手不释卷的吕蒙,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待;隐姓埋名、博学睿智的邓稼先,鞠躬尽cuì(   ),至死不懈;目不窥园、(   )而不舍的闻一多,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坚韧执着、家喻户晓的杨利伟,勇敢无畏,甘于奉献……他们的非凡气质,引导我们向好、向上。

    生活的海洋里,许多“小人物”闪现着人性的微光:身份卑微的保姆阿长,做着别人不以为然的事情,有着伟大的神力;拖着(   )笨的病体送蛋送香油的老王,诠释着善良的真谛;为造高台阶的年迈父亲,每天做着微不足道的准备,捍卫着生命的尊严……平凡普通的他们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向美。

    ①阅读他们,就是在不经意间改变自己的人生。②阅读“大人物”,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③阅读“小人物”,让我们明白普通人一样可以活得精彩。④阅读他们,就是在阅读不一样的人生。

    1. (1) 根据文段,按提示规范地书写汉字或标注拼音。

      而不舍(   )  鞠躬尽cuì(   )       笨(   )

    2. (2) 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刮目相待 B . 家喻户晓 C . 不以为然 D . 微不足道
    3. (3) 文段中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③②④ B . ③②④① C . ②③①④ D . ②③④①
    4. (4) 请模仿例句,为“大人物”和“小人物”分别写一句话,表达对他们的赞颂。

      例句:他们是不惧风雨的守护者,如闪烁天际的点点星光,温暖时代护佑人间。

       “大人物”:他们是披荆斩棘的开创者,

       “小人物”;他们是默默奉献的耕耘者,

  • 2. 名著阅读

    八年级某班开展以“给祥子写小传”的专题探究活动,在梳理祥子的主要经历中,小文发现透过“祥子的泪”可以窥视祥子的一生。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任务。

    选段一  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

    选段二  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

    选段三  祥子心中仿佛忽然地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

    选段四  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

    1. (1) 选段依次写了祥子的四次流泪,请结合原文情节,分析流泪的原因。

      次数

      流泪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曹家遇险,祥子辛苦攒的钱被(人物)敲诈去,第二次买车的希望破灭。

      第三次

      第四次

      小福子上吊自杀,祥子的精神世界彻底坍塌。

    2. (2) “小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经历、总结评价三个部分。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在“总结评价”

      部分填写恰当的并列短语,完成“给祥子写小传”的任务吧。

      并列短语示例:雄伟壮丽热烈粗犷

      祥子小传

      基本情况:祥子,绰号“骆驼”,出生于农村,没读过书,少年时父母双亡,失了土地。十八岁来到北京,做了一名洋车夫,他的梦想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

      主要经历:(见上一小题)

      总结评价:就这样,祥子从一个的有梦想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 3. 综合性学习

    你将参加学校举办的“爱国人物故事会”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做宣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 (2) 【讲故事】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简单讲述一个爱国人物故事。

      示例:以笔为刃的鲁迅,在国家积贫积弱的离乱岁月中为民族未来战斗。

    3. (3) 【拟结语】在“讲故事”环节最后,小文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的故事。作为活动主持人

      请你为活动写一段结束语。(不超过100字)

      戴眼镜的小伙也能当航天员!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戴眼镜的航天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教授桂海潮尤其吸睛。2018年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桂海潮经历了8大类200余项课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终于完成了由博士到教授到专家到航天员的转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 4. 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人物

    情思

    诗句

    出处

    王维

    惬意自由

    独坐幽篁里,①

    《竹里馆》

    赵师秀

    怅惘无奈

    ,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

    杜甫

    卓然独立

    ,一览众山小。

    《望岳》

    陈子昂

    孤独苍凉

    念天地之悠悠,④

    《登幽州台歌》

    杜牧

    忧虑愤慨

    《泊秦淮》

    龚自珍

    心系报国

    《己亥杂诗其五》

    花木兰

    坚毅勇敢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周敦颐

    高洁傲岸

    出淤泥而不染,⑧

    《爱莲说》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龙则(神异) B . 惟吾德(芳香) C . 可以素琴(调弄) D . 无案牍之劳(形体、躯体)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 (3) 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以类比方式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文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B . 全文骈句为主,散句结合,读之使人感受到文章节奏轻快、明朗,读之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证明作者认为君子不应该和没有学识的人来往。 D . 作者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表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
    4. (4) 请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如何做一个“君子”。

      【链接材料】

      余观八司马 , 皆天下之奇才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入于不义。……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

      (《王安石全集》)

      【注】①八司马:指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为司马的八个人,包括柳宗元、刘禹锡等。②叔文:王叔文,唐朝中期政治家、改革家。③既:已经。④卒:最终。⑤与世俯仰:随波逐流,附和世俗。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题。

    父亲的春天

    姜宝凤

    ①父亲的春天,是从修理农具开始的。

    ②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来不及从浓浓的年味里回过神来,春天便带着一丝犹寒而朦胧的气息迫不及待地撞开了山野的门扉,迈着轻盈的步履,将大地上最后一抹残雪融化成相思的泪。运筹一冬的父亲,浑身的血液与大地一起也沸腾起来,他急切地脱下臃肿的棉衣,磕掉旱烟锅子里的灰渣,往腰里一别,就娴熟地把家中的锄头、铁锹、犁耙、箩筐、背篓等农具搜集在一起。锄头松动了,他砍削一块木楔子,重新将锄头与木把楔紧钉牢;犁铲长满了锈迹,父亲把它从木柄上卸下来,搬来磨石用手轻撩一些水洒在上面,一下一下把犁铲中那些已休眠了的钢性与韧性唤醒。一连十多天,父亲把家里的农具全部修理了一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院子的西墙根下。焕然一新的农具犹如士兵一样蓄势待发,只待父亲一声令下就将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③父亲收拾好农具,便开始了给麦田施肥。他推着木架子车,挖开家门口一堆覆盖着塑料膜的小土包,已发酵一冬的农家肥冒着滚滚热气。父亲抓一把,凑近鼻子闻了闻,他长舒一口气,笑了,因为他明白“粪沤好,庄稼饱”。父亲甩开膀子将农家肥一车车运往麦田,麦苗重新焕发生机,精神抖擞潜滋暗长,从黄绿色变为碧绿、青绿、深绿,如同一块绿色地毯铺满田野。

    ④一场绵绵春雨过后,土壤变得松软,是翻耕土地的最佳时机。父亲喂饱老牛,扛上犁耙阔步走向年前就预留好计划播种豌豆和花生的土地。父亲扬起牛鞭,啪啪几声脆响,一声“驾”叱,老牛甩甩尾巴就奋力向前走,犁也跟着笔直地前进。父亲的头时而埋下,时而抬起,在低一声高一声的吆喝声里,犁铲像尖刀、似利斧,如一艘劈波斩浪的小船,划开刚刚解冻的土层,泥土被均匀翻耕开来。那犁开的田行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湿热的地气从新耕的泥土里蹿出来,缓缓升起,散发着土地的清香。父亲扶犁时,身体往往微微前倾着,我后来常想,或许那是父亲对土地的一种俯首膜拜的姿势。我也曾接过父亲手中的犁,握紧犁把,才知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娴熟的技巧、刚柔相济的力量以及腰膝酸软、筋骨酸痛地去操作,也深深体会到了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沉下心来,躬下身子。正如父亲所说,地不哄人,你付出了,它就会给你回报。直到暮野四合,月上枝头,人困、牛乏,犁也钝了,父亲才停下脚步。

    ⑤在父亲的心中,土地就像一座圣殿,他则像一个朝圣者,充满了虔诚的敬意。即便是自家院落的房前屋后他也不让半点荒废,从抽屉里搜拣出一个个纸包,把扁豆、丝瓜、葫芦及花卉的种子,撒在院落的边边角角,他莹润的眸子里闪烁着光芒 , 期待着让平淡的小院儿长满绿意葱茏的情趣。

    我始终感觉父亲没有走,他依然伫立在春天里,他的身影让我有一种支撑天地的感动与慨叹

    1. (1) 初读文本,我们与“父亲”相遇在春天。请找到文中父亲的劳动场景。

      ③翻耕土地④

    2. (2) 细读文本,我们看到很多动人的细节。请按要求作答。

      ①做批注是阅读时常用的方法,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批注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

      运筹一冬的父亲,浑身的血液与大地一起也沸腾起来,他急切地脱下臃肿的棉衣,磕掉旱烟锅子里的灰渣,往腰里一别,就娴熟地把家中的锄头、铁锹、犁耙、箩筐、背篓等农具搜集在一起。

      ②第⑤段最后一句写道:“他莹润的眸子里闪烁着光芒。”父亲的眼里为什么会闪烁着光芒呢?

    3. (3) 小文觉得文章写了很多看似与父亲无关的细节,请阅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揣摩作者用意。

      ①焕然一新的农具犹如士兵一样蓄势待发,只待父亲一声令下就将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②那犁开的田行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湿热的地气从新耕的泥土里蹿出来,缓缓升起,散发着土地的清香。

    4. (4) 小文觉得文章结尾处的句子很有深意,请你认真分析,力图与作者共鸣。

      我始终感觉父亲没有走,他依然伫立在春天里,他的身影让我有一种支撑天地的感动与慨叹!

  • 7.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题。

    洋槐花香润心田

    郭军平

    ①呀!这是什么香?

    甜甜的,淡淡的,如蜂蜜,如香水,一缕一缕的,若波浪起伏,若炊烟袅袅,又恍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置身其中,我莫名地陶醉了,烦恼消失了,心情舒畅了,心灵放飞了。这醉人的清香啊!是要把人带到一个如仙似幻的世界吗?

    ③是什么,竟能产生这样大的魔力?难道是富贵的牡丹?娇艳的芍药?还是令人倾倒的玫瑰?不,什么也不是,它既不是富贵的牡丹,也不是娇艳的芍药,更不是令人倾倒的玫瑰,它就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洋槐花。

    ④抬头看,瞧!在那满枝密叶的洋槐树上,那些晶如玉、白似脂的一串串、一支支洋槐花多么香甜诱人呀!在微风的轻拂下,在绿意葱茏的枝叶间,它们仿佛翩翩起舞的仙子,衣袖挥舞间,洒下一阵阵、一缕缕醉人的清香。那无法遮挡的清香啊!仿佛要将美丽的乡村熏醉,醉如梦,醉如仙,醉如幻!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不能不诗情大发,逸兴遄飞:谷雨时节百花凋,长恨春短愁难消。转入闾阎绿荫里,一缕清香醉乐陶。

    ⑤当母亲把采摘的一箩筐槐花淘洗干净后,然后将它和白面粉拌在一起,放上调料和盐,搅匀,上蒸笼。二十分钟后,一笼热乎乎、香喷喷的槐花麦饭就被母亲端上了餐桌。喜欢吃蒜辣子的,浇上些,吃起来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⑥槐花麦饭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可以治疗便秘等症状,是春天里最美的野味。正因为槐花麦饭香甜可口,所以采摘的人特别多。这样,美丽的洋槐树就算倒了大霉。

    ⑦记得我们老屋的后面曾经有两棵大洋槐花树,因为父亲在外教书,我们周内上学,母亲一个人又采摘不了。结果,等我们周末采摘时,我们屋后的大洋槐花树已经不知道被谁采摘得七零八落 , 一幅伤痕累累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父母都是文化人,忍住了愤怒。他们实在不会像那些受了委屈的人在村子里大声叫骂一阵。

    ⑧“都是邻里乡亲的,采摘了就采摘了,不要计较了!”看着我们气愤的样子,父亲安慰道。

    ⑨想吃槐花,有的是,你看,那些水渠旁,那些野地里,到处都有开着珠玉般散发着诱人清香的槐花。槐花的生命力可真是强啊!难道它们是先知先觉,知道自己的美丽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因而它们就保持了强盛的繁衍能力?

    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生命力强悍的洋槐花树,就像自强不息的君子一样,表现出了昂扬的斗志;而这肥沃的土地,多么像宽厚的母亲,以博大的胸怀给予坚定的支持。

    ⑪是啊!做人,就要像洋槐花树一样,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要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做人,就要像这宽厚的土地一样,要有容纳万物的胸怀和气量。

    1. (1)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甜甜的,淡淡的,如蜂蜜,如香水,一缕一缕的,若波浪起伏,若炊烟袅袅,又恍若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结果,等我们周末采摘时,我们屋后的大洋槐花树已经不知道被谁采摘得七零八落,一幅伤痕累累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赏析加点词语)

    2.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作用。
    3. (3) 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

      这生命力强悍的洋槐花树,就像自强不息的君子一样,表现出了昂扬的斗志;而这肥沃的土地,多么像宽厚的母亲,以博大的胸怀给予坚定的支持。

    4. (4) 本文与《一棵小桃树》都是写景状物、寄寓情思、抒发感悟之作,二者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
四、作文(55分)
  • 8.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①从文本到生活,那么多的“小人物”都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定的追求,有着自信与智慧。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一个看上去普通,实则闪耀的小人物。请以“他/她,也闪闪发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写出他/她的精神。

    ②阅读“小人物”故事的过程,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的过程。其实,“他们”就是“我们”,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他们所具备的,我们也应具备。你的人生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让你觉得自己也闪烁微光的呢?请以的“的我”为题,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一篇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