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8-13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字词书写
二、选择题
  • 2. 下列各项中拼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chù) 钱(zhuàn) 咀(jué) 为人知(xiǎn) B . (pài) 惊(huáng) 军(fá) 九连环(qǔ) C . 斓(bān) 育(bū) 呜(yān) 然入梦(hān) D . (suì) 欺(wǔ) 默(qì) 深痛绝(wù)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的好文章朴素,有的好文章____;有的好文章以含蓄取胜,有的好文章则____。同是写同反动派斗争的文章,鲁迅的风格和闻一多就很不一样,在我们的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

    A . 色彩绚烂 畅所欲言 百家争鸣 B . 色彩斑斓 隐晦曲折 百家争鸣 C . 色彩绚烂 淋漓尽致 百花齐放 D . 色彩斑斓 耐人寻味 百花齐放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B . 5日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C . 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实验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D . 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5. 下列作家、作品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 . 贾平凹——现代作家——《满月儿》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B . 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C .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 D . 陆游——宋代爱国诗人——《游山西村》
  • 6. 下列表达方式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

    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

    A . 记叙 描写 议论 说明 B . 议论 记叙 抒情 描写 C . 议论 描写 抒情 记叙 D . 抒情 描写 议论 记叙
  • 7.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围绕“祥子与车”这条贯穿整部作品的线索。重点写了样子的“三起三落”,表现了这一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 B . 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C .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作品。 D . 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三、名著阅读
四、语言表达
五、句子默写
  • 10. 诗文填空
    1. (1) 念天地之悠悠,
    2.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3.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4. (4) ,散入春风满洛城。
    5. (5) 故园东望路漫漫,
    6. (6) 黄梅时节家家雨,
    7. (7) 《泊秦淮》中诗人借“商女”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诗句是:
    8. (8) 杜甫《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诗句子是:
    9. (9) 诗人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现自己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六、对比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肉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 , 故称瑞耳。体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唤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没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亭亭净 

      不枝 

      之不可 

      莫能也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3. (3) 给下面句子用/划分节奏(划分两处)

      而 不 极 于 色 令 人 览 之 有 馀 而 名 之 不 可

    4. (4) 【甲】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哪一句?【乙】文中写兰之味香气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句子是哪一句?

      【甲】

      【乙】

    5. (5) 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在“香味”方面,莲“”而兰却“氲氲无所”;在“品位”方面,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而兰却“”。甲【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七、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雨天的狂欢

    李成

    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

    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志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哪赖啊!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

    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雀跃,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日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那么是什么时候呢?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

    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致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

    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最不济的也想表演跳高或“飞檐走壁”,顺着根柱子爬到高处摸摸屋檐……总之是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声喝彩,一阵欢呼 , 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 , 孩子们便玩得更来劲了,花样也更多即使玩失败了,或差点出险,人们惊喊一声,接下去再让别人上场就是了……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正在欢度某个盛大的节日。

    ⑥不知不觉,我们就长成大孩子了。当然不好意思再过分玩闹,不好意思总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但又还不够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观望。我们成了边缘人,很有点无聊了。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大孩子招呼一声:我们换个地方玩吧!便从大厅里抽身出来,往村头上跑。越过村路,就是打谷场,跑进打谷场,斜插过去,就来到东头的几间队屋,这在冬天主要是生产队储藏农具的地方。哦,这是个好地方!

    ⑦门是简单地锁着的,我们很容易弄开就进去了。里面当然没有人,只有一屋子农具,一间堆得比较满,另两间空地多,正好做了新的游乐场。我们不想把在“大厅”上玩的那些一一搬演,想玩点新鲜的,这时,大孩子看着满地的农具,显然有了主意,便问:这些家伙什谁会使呀?有人说:我们开年就要拿它们种地干活了!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这个扶起一张梨,模拟着插入土地,推着向前:那个拖来禾桶,拿着掉了柄的大扫帚当稻穗在桶沿掼起来:又有人摇起风车,扇出巨风:还有人挥起木鍬扬谷,而我则和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趴到大水车上,踩着脚踏,车起水来……这一切仿佛都从未做过,多有趣呀,队屋里也腾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狂欢,可是我们至多也就玩过两三次就不再玩了,因为我们毕竟长大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即将正式展开,生活的重担已经在等着我们去挑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告别童年的一切。冬去春来,伙伴当中就有人再也不去上学了,他们跟从父辈到田野上学做农活,追随的也是与先辈一样的人生。事实上,当初在大厅上参加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有几个大孩子从热闹场上抽身出去,披上雨衣,戴上斗笠,消失在门外雨幕中,帮父辈放水、护苗去了。雨天的狂欢,童年的狂欢,是多么短暂啊。

    1. (1) 作者回忆了儿时雨天的一些开心的事儿,请根据上下文内容补充完整下表。

      时间

      开心的事儿

      小孩子

      夏天

      拦水建“坝”,提“闸”泄“洪”

      寒冬或春初

      在公房给大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

      大孩子

    2. (2) 文章第②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

      ②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中“狂欢”的含义的理解。
    5. (5) 理解文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在雨天的趣事。(至少写出四件)
八、作文
  • 13. 按要求作文

    你所经历的苦难岁月,未来一定会得到足够的抵偿。没有经历过长夜彻痛,何以面对绝世风光。或许,我们都会感激,那个不曾放弃的自己…….

    请以“有一种力量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③记叙文。④不少于500字,文章中涉及到的真实的人名,请用笔名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