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更新时间:2023-08-16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默写古诗文
    1. (1) ,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2. (2)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3)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水汽蒸腾、波涛翻滚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4. (4)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5. (5)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6. (6) 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mí màn着青草气息的地方。
    2. (2)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那朵朵白云liáo rào,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
    3. (3)  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4. (4) 当它jiá rán ér 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 B . 一阵寒风吹过,他不禁打了个寒噤 C . 他对教练的话阳奉阴违 , 以致于战术运用一团糟,令大家气愤不已。 D . 外头招牌写的是“科技公司”,里面卖的却是运动器材,真是一家挂羊头卖狗肉,名副其实的商店。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问题,都会使高楼大厦根基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在“倒塌的危险”前面加上“有”) B . 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去掉“目的”或“为了”) C . 中学生要提高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把“提高”改为“培养”) D .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 5. “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期待你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下面是关于读书、成才的几个词语(短语),请你把它们组合成一副对联。

      浩然气 铸就 诗书 栋梁材 万卷 寒窗 十年 涵养

      上联: 下联:

    2. (2) 任务二:请你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提一条读书建议。(不超过60字,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面对茫茫书海眼花缭乱,心里够烦的,不想读书。

      乙同学:现在太忙,做习题上补习班都来不及,没时间读。

      丙同学:我读过很多书,但是读过就忘,找不到好方法。

      我选同学。建议:

    3. (3) 任务三:活动中举行《经典常谈》读书会。

      请你结合《<说文解字>第一》提到汉字的造字法的相关知识,根据下图推测“山”采用的是造字法,“尊”采用的是造字法。

    4. (4) 任务四:下面是小语阅读《经典常谈》后的收获,请你帮他续写一句。

      阅读《<说文解字〉第一》,了解到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阅读有关《战国策》内容,了解到策士说辞既有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也有丝丝入扣、千载如生的声口:阅读,了解到

二、阅读(4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则已矣。

    (节选自《北冥有鱼》)

    【乙】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①贷粟:借粮。②监河侯:监河的官。③鲋鱼:鲫鱼。④波臣:水官。此为鲋鱼自称。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怪者也 ②以六月息者也 ③亦若则已矣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忿然作色 周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诺 我 将 得 邑 金 将 贷 子 三 百 金 可 乎

    5. (5) 甲、乙两文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研究发现,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远视储备如果小于50度,那么两年后发生近视的比例要高于85%;如果远视储备不到100度,那么两年后近视发生率要大于50%。所以,一定程度的远视储备是合理的。当然,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远视储备不但不是合理的远视储备,而更可能成为病理性的远视性屈光不正,从而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弱视的发生。

    ②远视储备就像是孩子出生时开设的银行账户里的固定储备金,这个储备金是定额的,只会逐渐被消耗,而不具有增值功能。长时间过度近距离用眼(如高负荷的家庭作业、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缺乏、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远视储备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一定要节约和保护,尽量延长孩子宝贵的远视储备使用期。

    (选自“文汇网”,有删改)

    材料二

    ①家长收到孩子的视力监测数据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②一是关注裸眼视力。裸眼视力是指未经任何光学镜片矫正所测得的视力,学龄儿童正常视力应在5.0以上(标准对数视力表),如果孩子视力在5.0以下,家长要提高警惕,及早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检查。

    ③二是关注屈光度。屈光度的单位简写是D,其数值乘以100就是眼镜度数,正值代表远视,负值代表近视,例如屈光检查单上的﹣2.00D表示200度近视,﹢1.50D表示150度远视。

    ④三是关注远视储备。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眼轴逐渐增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称为“正视化过程”,比较理想的情况是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有成正视眼。正视化前的“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近视发展的“缓冲区”,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孩子容易近视,例如正常情况下4~5岁的儿童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检测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⑤四是关注眼轴。有些学校或医疗机构在眼部检查时可以测量孩子的眼轴长度,正常眼轴范围为22-24mm,如果孩子眼轴增长到24m加以上,就很有可能发展为近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所谓“屈光”,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前进方向的改变,在眼光学中即称“屈光”。眼是人体观察客观事物的感觉器官。外界远、近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不论是平行的还是分散的,均需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集合结象于视网膜上。

    不同年龄段生理屈光度参考数值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年龄

    生理屈光度(D)

    3岁前

    +3.00

    4—5岁

    +1.50~+2.00

    6—7岁

    +1.00~+1.50

    8岁

    +1.00

    9岁

    +0.75

    10岁

    +0.50

    11岁

    +0.25

    12岁

    +0

    (表格来源:“健康网”)

    材料四

    专家认为,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特别是在低年龄阶段发生近视的孩子,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眼,导致视力损伤。而户外活动是最简单的预防近视方式,充分接触阳光可以有效地保护视力。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使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太阳的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高数百倍,光照越强,多巴胺释放量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高强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模糊减少,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抑制近视的作用。世卫组织建议,儿童每天都需要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长因年龄而异。其中,5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至高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所有活动都可以在室外进行。因此,学校要强化儿童青少年户外体育锻炼。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 (1) 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过多的远视储备可能会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弱视的发生。 B . 屈光度的单位简写是D,正值代表近视,负值代表远视,如+3.00D表示300度近视。 C . 外界远、近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集合结象于视网膜上。 D . 儿童每天都需要充足的体育活动,所有活动都可以在室外进行。
    2. (2)  小薇的弟弟今年9岁,在医院检查视力时屈光度为+0.62D。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判断小薇弟弟的视力是否存在隐患。
    3. (3)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怎样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观秦兵马俑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中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

    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钢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颌,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九天:喻皇宫。②阊阖(chāng hé),指宫门。③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

    1. (1) 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

      秦兵马俑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的兵马

    2. (2) 下列表述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意境是不同的。 B . 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 . 第④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所感。 D . 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4. (4) 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为什么①~③段却详写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三、作文(50分)
  • 9. 曾国藩小时候很笨,连背书都很吃力;莫扎特又矮又瘦,脸上有疤,据说“毫无天才的迹象”;安徒生有阅读障碍,老师说他不适合当作家……他们都是不完美但却伟大的人。

    请以“我不是完美的少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