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7 敬业与乐业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同步...

更新时间:2023-09-04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5</strong>小题,共<strong>10.0</strong>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pōu)   教(huǐ) 引(zhēng) B . (shè)  渎(xiè) 佝(lóu) C . (tiáo) 进(pián) 层(lěi) D . 若(tǎng) 厌(wù) 聒不舍(qiǎng)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旁征博引 心无旁骛 B . 神情恍惚 荡然无存 花团锦簇 菱角分明 C . 铬尽职守 自知之明 恼羞成怒 重蹈覆辙 D . 一抔黄土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 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 B .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C .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寻章摘句造出来的。 D . 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 4.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B . 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C .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
  • 5.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问;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

    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

    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

    A . ③①⑤②④ B . ⑤②③①④ C . ⑤④②①③ D . ③①②⑤④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strong>2</strong>小题,共<strong>60.0</strong>分)
  • 6. 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②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 (1) 解释第①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敬业乐群:

      ②断章取义:

    2. (2) 选文第②段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3. (3) 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4. (4) 说说第②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5. (5) 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 7. 课外美文探究

    为学做人

    梁启超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虾蟆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我们积了无数经验,发见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例如我想做民吗:怎样的改良土壤,怎样的改良种子,怎样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做工做商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的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们在高等以上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练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智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选自梁启超《人文心语录》)

    1. (1) 人怎么样才能不惑呢?
    2. (2) 作者在论述不惑需要专门知识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 (3) 请为这段文字分开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内容。
    4. (4) 请分析这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5. (5) “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作者说了两件,请你再给补充一件。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8. 现在有些学生总说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埋怨学习太苦太累。针对这种现象,请你结合课文《敬业与乐业》内容规劝他们,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快乐学习。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strong>1</strong>小题,共<strong>15.0</strong>分)
  • 9.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进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敬业乐群的人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奉献。郑州市委打算拍摄一部名为《敬业乐群——做新时代的模范》的纪录片。下面这幅书法字是大家选出的最合适作这部纪录片标题的书法字。这幅书法作品属于什么字体?你认为大家选择它作为纪录片标题的理由是什么?

    2. (2) 仔细观察漫画《忙里偷闲》,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漫画讽刺了个别公务人员怎样的工作态度?

      ②请你规劝漫画中的公务人员。(要求:结合画面内容,并用上本课中的“敬业”和“乐业”两个词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