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网络改变世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1《...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分)
  • 1. (2022八上·新丰期中) 如图漫画《沙漏》告诉我们沉迷网络会(   )

    A . 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B . 让信息交流更方便快捷 C . 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D . 不可避免走向违法犯罪
  • 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次修订,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设置“网络保护”专章其重要意义在于( )
    A .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 B . 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普遍偏低 C . 构筑起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政府保护 D . 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 3. 2021年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召开。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不过50多年,但它却深刻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10个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近27个小时,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我国网络人口的迅速增加的原因有( ) 

    ①网络无所不能,人们要处处依赖它 

    ②网络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④网络能够丰富人民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2022·龙华模拟) 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了 “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提出要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网络发展太迅速,出现低俗实无奈 B . 只要获得点击量,低俗一点又何妨 C . 网络文明拒低俗,和谐社会共努力 D . 遵守道德和法律,从此抵制短视频
  • 5.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霍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通过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表明( ) 

    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②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③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④网络学习肯定比线下学习的效果更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手机管理,学生进校后手机要由学校统一保管,并禁止带入课堂。这一举措说明了( )
    A . 网络对中学生来说,百弊而无一利 B . 学校要禁止学生参与网络生活 C . 学生不能利用手机上网学习 D .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合理利用手机
  • 7. 疫情期间,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好处,对此,我们应该( )
    A . 将互联网作为生活的全部 B . 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C . 相信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 D . 学会远离网络避免网瘾
  • 8. 以下做法,不符合如图漫画主题的是( ) 

    A . 短视频博主小秦帮村民们在网上销售农产品 B . 学霸小茗在学校论坛上发布自己的学习笔记 C . 候选人小林在微信群里用发红包的形式拉票 D . 志愿者小涵在微博上发布了保护环境的倡议
  • 9. 下列对知识的理解有误的是( ) 

    ①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打开网页就等于和世界握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交流互动,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体现了网络虚拟性、间接性的特点 

    ③“互联网+”带来神奇效应,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自从关注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后,有趣、丰富的资讯让同学们把沉闷的读报时间变成了有益的读微课,说明网络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

    A . ①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下列漫画中,与其他三幅寓意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1. 每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诚邀公民参与“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公民的参与会让公共政策更完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网络是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 

    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扩大了民主权利 

    ④网络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12. (2021七上·电白月考) 互联网将你的手伸向世界,伸向未来。现代化的网络,会让人的生活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B . 网络世界奇妙无穷,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C . 在没有国界的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D . 在交往中让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 13. (2021·青白江模拟) 2021年春季开学前,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有:(    )

    ①应该全面认识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②手机是学习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

    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就违反法律            ④为了身心的健康我们要远离网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0·成都)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某县茶叶销售带来困难,该县副县长带头直播带货,在他倡议下,该县组织本地网红举办黑茶“网上开园节”,累计直播超过50场,观看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这表明网络直播(    )

    ①是一种创新的营销手段      ②彻底否定原有营销手段

    ③丰富消费者的购物方式      ④改变生产者的生产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数字敦煌”是一项敦煌保护的工程。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致力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一切文化遗迹,以毫米的精度虚拟在电脑里,让人们可以“云”游敦煌。这表明互联网( )
    A . 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B . 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唯一源泉 C . 可以实现一切梦想 D . 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及范围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16. 【融入社会生活 理性认识网络】 

    材料一: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张‘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张张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对此,小华却说:“个人游离于社会这张‘大网’之外也照样能够活得很好。” 

    材料二: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一些问题。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1. (1) 请结合“材料一”判断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2) 请结合“材料二”说一说网络有哪些利与弊。
  • 17. 材料一:很多网民一直通过微博、微信转发“最美逆行者”的事迹,以此向英雄们致敬,弘扬了和会正能量,还有的网民在网上购物、查询资料等。 

    材料二:“停课不停学”期间,小文同学以上网课为由,瞒着父母经常玩网络游戏,导致了学习成绩急速下滑、视力严重下降。 

    结合材料,谈谈网络对人们生活的不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