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

更新时间:2023-08-1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小2.5分,共45分)
  • 1. (2022七下·弥勒月考) 思维的批判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学习动机

    ③让我们与众不同,与他人格格不入   

    ④能融洽人际关系,得到更多的利益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 自古便有“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之说,在现实生活中,直截了当地批评别人容易激起别人的愤怒。为此,我们应掌握批判的技巧。下面属于批判技巧的是( )

    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②批判要注意对方的感受,知道怎样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

    ③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④批判就要一味否决对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3. (2020七下·淮安期中) 赵伟针对数学老师繁琐的解题步骤提出自己的简便方法;孙丽就班级管理问题与班长看法截然不同。这说明了(    )
    A . 他们的思想都已经走向了成熟 B . 他们都具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C .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要敢于否定一切 D . 他们通过与别人的“不同”来张扬自己
  • 4. 无锡籍作家钱钟书和杨绛是正确爱情观的典范。关于爱情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有共同的生活理想

    ②爱情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③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平等和自律

    ④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21八上·肇东期末) 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产生矛盾困惑    ②身体外形的变化    ③内部器官的完善   ④性器官的成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2020七下·嘉荫期末) 与异性朋友交往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但与异性交往中最容易引起误解的是()

    A . 喜欢经常和某一异性朋友单独相处 B . 班委会组织全班男女同学观看足球赛 C . 对成绩特别优秀的异性朋友产生好感 D . 女同学遇到困难时总喜欢找男生帮忙
  • 7. 进入青春期后,有些同学出于好奇,尝试着吸烟。针对这种情况,你想提醒同龄人( )
    A . 吸烟是我们个人的事,别人无权说三道四 B . 这是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C . 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不必大惊小怪 D . 要明辨是非,提高自控力,做到青春有格
  • 8. 盾牌有保护自己、应对外界之意。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要主宰自己,需要我们为自己打造一个“青春盾牌”。以下做法符合打造“青春盾牌”要求的有( )

    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调整自己

    ②树立底线意识,不断增强辨别“耻”的能力

    ③广交朋友,组成讲义气的“小团体”

    ④磨砺意志,不断提升自控力,抵制不良诱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适当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渡的伤心却只能证明智慧的欠缺”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情绪无法分类 B . 情绪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我们无能为力 C . 情绪需要调节,要做情绪的主人 D . 情绪变化使人无法生活、工作
  • 10. 下列属于合理宣泄情绪的是( )
    A . 被妈妈误解,我向好朋友诉说自己的委屈 B . 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总是旷课去网吧玩游戏 C . 老师说我作业做得不好,我一生气把作业本给撕了 D . 好朋友背着我和其他同学逛书店,我很伤心,对她大喊大叫
  • 11. 如果我们能够用正面的心态去面对和转化负面感受,那么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②负面情感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③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品味美好情感

    ④体验负面感受会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2. 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已经成为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到北京旅游的小明家也以这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沉挚爱和美好祝福。这突出表现了他们一家人( )
    A . 合理发泄情绪 B . 强烈的求知欲 C . 强烈的爱国情感 D . 感受理智
  • 13. 人的认识活动受情感的影响。积极情感推动人们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消极的情感,阻碍人们的活动,销蚀人们的活力,甚至引起错误的行为。这说明( )
    A . 情感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 B . 情感影响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我们的行动 C . 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D . 情感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 14.  2022年2月6日,在亚洲杯决赛中,女足团队努力拼搏,发扬团队精神,以3:2逆转夺冠。“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这给我们的启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自觉为集体做贡献

    ②只要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成功

    ③集体力量是强大的,它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④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在学校举行的辩论赛中,辩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成功的辩论赛不可或缺的因素。以下是八年级1班(正方)与八年级2班(反方)辩手关于竞争与合作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正方:我们辩论小组长的思辨能力强,辩论就靠他,其他人凑凑数 B . 反方:辩论比赛时,尊重对手,各个成员做到团结合作和优势互补 C . 正方:我们可以对方法辩手采取人身攻击甚至谩骂来削弱对方气势 D . 反方:比赛前每一位辩手想好辩论点子,正式辩论赛时各自发大招
  • 16. 个人与集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下列名言警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 .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 17. 你认为下列说法中,对集体理解正确的有( )

    ①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②是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关系在道德上的反映,也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正确的价值取向。

    ③是有共同目标的整体。

    ④是分工明确的整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8.  2022年2月,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晒出了2021反腐“成绩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6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全国有3.8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10.4万人主动交代问题。这表明(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国家法律专门重惩高级官员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反腐倡廉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二、解答题(共4大题,共55分)
  • 19. 刚进初中,同学们的身体正发生着变化: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高,有的脸上爬满了“痘痘”……有的变化还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 (1) 人在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同在青春期,身体发育却各不相同,如何正确看待这些不同的变化?
    3. (3) 如何理解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初一(1)班举行“情绪万花筒”的主题班会,班会分为“词语接龙、身临其境、说说心里话、调出好心情”等4个板块,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不同的情绪感受,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身临其境”板块时,有同学提出以下观点:“负面情绪都是不好的,我们只需要正面情绪。”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 (2) “调出好心情”板块,有的同学说,随着车辆增多,因为开车引发情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人被称为“路怒族”。“路怒族”的症状有:开车骂人成常态;驾车情绪容易失控,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所在的车道;开车和不开车时情绪像两个人;经常突然刹车或者加速等危险驾驶等等。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向“路怒族”提出管理情绪的建议。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管理情绪。
  • 21. 小勇和班上几个同学以“哥们”相称,他们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对于班级集体活动,合他们意就参加,不合他们意就捣乱,一下课便聚集在一起,看谁不顺眼就一起欺负谁。

    请你简要评析小勇所在的小团体的行为。

  • 22. 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平安中国建设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某校八年级学生搜集一些材料,展开讨论。

    材料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 (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刑法》不断修订、完善的看法。
    2. (2) 为预防和减少“熊孩子”“问题少年”的出现,刑法修正案对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做出重要局部调整。有同学认为,治理低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现象只能靠他律。请评析此观点。
    3. (3) 八年级(1)班准备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主题举行演讲比赛,请你写一份演讲提纲。(列出要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