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 )
    A . 嫡长子继承制基本确立 B . 中央集权体系弱化 C . 对母系血缘的高度重视 D . 兄终弟及思想深刻
  • 2. 下图为辽朝国家体制示意图。由此推知关于辽朝国家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蕃汉分治的特点 ②不利于强化君主政治权威

    ③体现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④源于农牧复合的经济形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3.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他在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小说之思想内容是“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因此“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这表明梁启超意在( )
    A . 批判传统小说 B . 推动社会改良 C . 发起文学革命 D . 推行维新变法
  • 4. 民国二十六年十月,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41军122师参谋长的赵渭滨曾致其子赵世诚一封家书,信中说:八路军之善战、之努力,真使东北军、晋绥军、陕军愧死!赵渭滨的真诚赞誉源于八路军( )
    A . 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B . 彻底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C . 打破日军“囚笼政策”,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D . 取得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首次大捷
  • 5. 下图是1952年发表的年画《努力增产,保卫和平》。该年画反映了(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困难 B . 当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C . 全国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 D . 国内掀起爱国主义热潮
  • 6. 1956年12月7日,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黄炎培、陈叔通等人。毛泽东同他们谈话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对“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 . 表明当时中共正在考虑突破苏联模式 B .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 是对中共八大确定的政策的彻底否定 D . 说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并不彻底
  • 7. 2023年5月,为了进一步拓展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海关总署决定同意在原有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原名海参崴,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见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进一步开放了东北地区的沿海港口城市 B . 中国获得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有利位置 C . 业务上属于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 D . 在《瑷珲条约》中海参崴被割让给沙俄
  • 8. 沙特和伊朗之间的敌对关系源于两国宗教和地缘政治的分歧,这些分歧在现今已经发展成为复杂的政治争斗、安全动荡、社会分化和暴力冲突。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举行对话。2023年3月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体现了中国 ( )
    A . 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基本准则 B . 顺应当今时代主题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D . 作为负责任大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9. 《周易》解释“贲(bì)”卦时说道,“文明以止,人文也”。此卦的卦象是“下离上艮(gèn)”,“离”为火,表示光明和美丽;“艮”为山,表示安止和归宿。二者相合意为,人应该朝着和安,止于光明美丽之境也,即心性的方向。这反映了( )
    A . 中华人文精神 B . 中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 C . 中华传统美德 D . 中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
  • 10. 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白皮书》。该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些价值观充满( )
    A . 道家哲学理念 B . 儒家伦理精神 C . 近代人文主义 D . 近代启蒙思想
  • 11. 《天方夜谭 》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 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作品主人公山鲁佐德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兴趣而暂不杀她,这样夜复一夜直至连续讲了一千零一夜,大都是劝善惩恶的故事,最终国王被感化,与她白头偕老。这反映了( )

    ①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  
    ②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继承与融合

    ③作品深受“仁政”理念的影响 
    ④阿拉伯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12. 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476年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却顶住了冲击,以拜占庭帝国的形式继续存在了一千年。拜占庭以东方为其主要疆土,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教会在帝国中始终附属于皇帝,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并存共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这一局面( )
    A . 有利于欧洲法学思想发展 B . 出现的背景是王权专制 C . 有利于文化的存留与融合 D . 维持了欧洲东部的统一
  • 13. 下图为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鸳鸯莲瓣纹金碗。碗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其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后来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制作继承了这一风格。该文物能够佐证( )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A . 唐朝与西亚国家政治往来 B .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盛况 C . 丝绸之路的中西文化交流 D . 唐代丝绸之路已到达西安
  • 14.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奉后,认为原盛京将军府“局势隘陋,不足以壮观瞻,且接见外宾,受谒僚属除旗民号房外,并无司道以下各官厅用”而新建总督府,新督府以西洋式的建筑风格为主,同时饰有中式传统纹样如祥云、龙纹等。新落成的总督府建筑样式反映了( )
    A . 清末政局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B . 晚清地方大员的奢侈腐化 C . 列强已经控制中国建筑行业 D . 近代东北社会习俗的改变
  • 15. 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为华人后裔,深受儒学文化影响,如执政期间倡导宽容与各民族和谐生活、吃苦耐劳,提倡社会优先。同时新加坡还注重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高效作风、竞争意识等。新加坡独特的执政理念( )
    A . 受其历史文化影响 B . 体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 . 是美苏冷战的缩影 D . 说明殖民体系依然存在
  • 16.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调研中,特意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总书记考察时强调,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这体现了( )
    A . 历史遗址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B . 中华文明起源于安阳殷墟 C . 历史遗址是历史研究唯一资料 D . 我国加强对自然遗产保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均为必做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材料二 

    从专制制度下君权的绝对性出发,也必然要求一种“君为臣纲”的君臣关系,必然要求官僚组织具有高度的依附性、从属性和灵活性,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为了获得统治的效益,它一方面离不开一种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但又拒斥和恐惧这种力量所必然伴生的组织性、自主性或相对独立的价值取向……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是官僚组织的代表,必然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宰相地位十分特殊,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职务,宰相的这种特殊地位和身份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这就埋下了君权与相权冲突摩擦的根苗。

    ——摘编自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冲突的原因。结合材料一,说明这种冲突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所产生的影响。
  • 18. 名字承载了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年以前各个时代用的比较多的名字有:

    1949~1950年:郑解放、秦建国、叶南下、高正明。

    1951~1953年:宋卫国、方卫平、邓援朝、姚抗美。

    1954~1957年:高建设、申互助、童和平、张建强。

    1958~1959年:孟跃进、潘胜天、戴红花、王超英、方卫星。

    ——材料来自网络

    材料二

    表: 不同年代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1959年及以前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1990-1999年

    2000-2009年

    2010-2019年

    建国

    秀英

    秀英

    浩宇

    欣怡

    建华

    桂英

    桂英

    欣怡

    浩然

    梓涵

    国华

    秀兰

    婷婷

    宇轩

    诗涵

    和平

    玉兰

    建国

    玉兰

    婷婷

    子轩

    梓萱

    桂兰

    建华

    俊杰

    宇航

    子涵

    建平

    秀珍

    建军

    秀兰

    建军

    皓轩

    紫涵

    凤英

    玉梅

    红梅

    佳怡

    子豪

    佳怡

    玉珍

    建平

    浩轩

    雨涵

    志明

    玉英

    浩然

    俊杰

    雨欣

    德明

    兰英

    雨欣

    子涵

    一诺

    ——材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1.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史实,解释不同时期人名用字的含义,概括不同时期人名用字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如果现在有一位刘姓父亲,希望你为其新生宝宝起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字,那么你将为他取什么名字?并阐明其含义。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世界各地的移民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下面数据是不同的历史阶段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占0.7%,西班牙人占0.8%。

    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1981—199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不同历史阶段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不同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移民对美国的历史影响。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把世界文化史比作天上的银河,各个民族的文化就如繁星点点,到了中世纪,东西方有些明星消失了,有些仍在闪闪发亮。东方的中国、印度和阿拉伯文化,就似三颗耀眼的明星,它们灿烂的光辉照耀着东方,甚至也照射到黑暗的西方。长达几百年黑暗的西方,在11世纪后渐渐露出一丝光芒。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由“点”向“线”、“面”发展,相对闭塞的时代结束了。中世纪,东西方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15世纪以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自陈佛松《世界文化史》

    根据材料,结合中世纪时期历史,自拟题目并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