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部分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3-08-16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南宋法律汇编《庆元条法事类》冲规定:“诸以有利债负折当耕牛者,杖一百,牛还主。”南宋司法判词汇编《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关于某案的判词中也写道:“不许以有利债负折典卖田宅。"这说明南朱时期( )
    A . 法律保护私有产权 B . 政府重视规范借贷行为 C . 契约精神备受推崇 D . 实物借贷形式普遍流行
  • 2. 下表所示是二战后部分年份美国城市化率统计。据表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二战后美国(    )
    年份 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 城市人口比例/%
    1940 3464 56.5
    1960 4996 63.1
    1960* 18088 64.7
    1990* 19289 61.6

    注:1940年数据为二战爆发前的数据参考,+表示按照美国1960年及以后的人口普查标准得出的效据。

    A . 产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B . 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C .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D . 人口总量出现了负增长
  • 3. 下图所示为近代运输工具革命的突出成就。其中直到20世纪才被泛投入使用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4. 人们长期认为汉武帝尊崇儒术与“昊黜百家”相辅相成,但《史记》中并无这一记载:《汉书●艺文志》明确表示,诸子属“六经之支与流裔”,不在罢黜之列;现代学者吕思勉亦称:“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章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这有助于解释( )
    A . 大一统封建帝国统一思想的必然性 B . 诸子百家思想走向消亡的不利影响 C .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意义 D .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多元一体特征
  • 5. 长期以来,罗马的大小事务主要依靠沿袭先人的习惯法来解决,贵族们在法律释读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十二铜表法》以人人可见的方式被公布出来,成为罗马法的“伟大建构的源泉”。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A . 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B . 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 C . 中断了习惯法的使用 D .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6. 据统计,1492年后的100- 150 年间,美洲损失了80%-95 %的印第安原住民,此后基督教文化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甚至为相当一部分印第安 人幸存者所笃信。这一变化( )
    A . 造成了印第安文化彻底断层 B . 反映了殖民扩张的文化影响 C . 呈现了三角贸易兴起的内因 D . 顺应了美洲文化近代化潮流
  • 7. 出土于中国青海喇家遗址的面条状遗存(距今4000多年)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面条。公元4-5世纪时,谷物磨粉制作面条的技术经朝鲜传人日本。有学者考证,作为日本拉面前身的中国面条实际上是中亚、印度、波斯等外来食品传人后,中国人将其口味与做法融合而成的。材料可用于说明( )
    A . 中国面食制作技术的独创性 B . 中日两国文化的同源性特征 C . 古代商路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D . 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
  • 8. 18世纪末,乾隆帝对英国使节“于(朝贡贸易所赐茶叶、瓷器等)定例之外多有陈乞”的行为大为不满;针对英方扩大贸易的诉求,他也明确致信英王表示:“然(天朝)从不贵奇巧,并无需尔国置办物件。”这说明当时( )
    A . 英国使节的要求隐含着殖民动机 B . 中外商品及文化交流存在着阻碍 C . 乾隆帝极力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 D . 全球性的贸易网络以中国为中心
  • 9. 马其顿对外扩张期间,大量反对者遭到流放;他们--度为波斯效力在波斯覆灭后无家可归。四处游荡。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发布赦令“国王亚历山大向希腊诸邦的流放者致.......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回....我向安提帕特宣旨,强制拒不接收流放者的城市就范”。亚历山大此举客观上( )
    A . 推动了希腊世界的统一 B . 传播了希腊的人文思想 C . 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交融 D . 减轻了东征的舆论压力
  • 10. 1845年,中国某地方官员在其著作中强调,要加强对世界各国情况的研究,让“中国童叟皆习见习闻,知彼虚实,然后徐筹制夷之策”,以此“雪中国之耻”。该著作创作的背景是( )
    A . 西方自然科学开始传入中国 B . 鸦片战争失败导致丧权辱国 C . 国内农民运动威胁清廷稳定 D . 开启民智成为国内各界共识
  • 11. 清末,朝廷曾针对留学生制定了一种特有的学位实施办法,留学生回国后,通过考核可被授予进士、举人出身,时人称之为“洋翰林”“洋进士”“洋举人”。这说明清末教育改革( )
    A . 呈现出鲜明的转型期色彩 B . 迎合了崇洋媚外的风气 C . 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D . 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12. 1961年,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全国人大以此为基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新增了流散文物、馆藏文物、奖励与惩罚等15条新内容。这些做法( )
    A . 完善了我国的文物市场体系 B . 体现了消灭文物犯罪的决心 C . 推动了文保工作法治化进程 D . 扩大了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 13. 据《史记》载,周文王的十个嫡子中,“唯发、旦(周公)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嫡长子)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周文王去世后,姬发继任周王(即周武王),而“伯邑考既已前卒矣”。据此可知,商周之际( )
    A . 宗法原则尚未严格执行 B . 君主好恶决定储君选择 C . 任人唯贤原则得到发扬 D .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
  • 14. 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货币变化趋势。这一趋势( )

    A . 加速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B . 延续了商鞅变法的经济政策 C . 顺应了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D . 促进了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
  • 15. 三国时期,曹丕强迫汉献帝禅位,急需获得各种政治势力的支持和认可。他一改曹操不拘-一格的“求贤令”,企图找到一.种既适 应现实政治环境又快捷易行的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夯实称帝的政治基础。曹不的选择是( )
    A . 创立九品中正制 B . 拉拢朋党势力 C . 恢复基层的清议 D . 依据军功授爵
  • 16. 下表所示为唐代部分边塞诗名句摘录。这些诗句展现了(    )
    诗人 诗句 时代
    杨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初唐
    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全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
    李益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中唐
    曾松 凭君莫诺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
    A . 强烈的人仕意愿 B . 对劳动者的同情 C . 战争的残酷场面 D . 深厚的家国情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中医界人士开始组织社团,创办中医期刊。晚清中医期刊倡导不拘门户,广泛向外界征稿以交换知识,有着不同思想、主张和学说的人士通过期刊这一新媒介,参与到中医学术文化重构中来。晚清中医期刊的创办人、编辑、读者三者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晚清中医期刊多以发扬中医、振兴医学为宗旨,努力沟通中西医学,传递新思想,“交换智识”,保医保种保国;既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又注重开展商业性活动;期刊编辑采录文章;时严谨不苟,纠正了传统医学中的一些偏颇谬论;期刊的编辑、印刷、发行三者间日趋分化,采取读者自行订阅为主、赠阅为辅的模式,逐渐将读者定位从知识分子拓展至普通大众。这些尝试和努力不仅推动了中国医学事业的转型发展,且促进了近代中医期刊出版市场的基本形成。

    ——摘编自刘希洋《中国近代大众医学读物的传播与接受》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中医期刊出版业兴起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中医期刊出版业兴起的意义。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妈祖与波塞冬同为海神,是东西方在进行海上贸易、发展海洋文化中的民间信仰。尽管其他国家,如日本、印度均有自己的海神崇拜,但都不如妈祖与波塞冬流传广泛且历史悠久。相传,妈祖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本名袜默。她自幼好学.品性善良,立志以行善救人为事业,平日里还研究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妈祖的形象综合了中国女性高雅、善良、聪慧、柔顺的特点。她与波塞冬不一样,她没有侵占别国领土、占有其他民族财富的勃勃野心。她始终以一位保护神的而目出现,多次在海难发生时把海船引领至避风港,指引人们安全地到达希望之地。

    ——摘编自黄浙苏《妈祖信仰与东西方海神崇拜异同》

    材料二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年仅28岁的林默娘与世长辞。此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娘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渔民或是航海的人祭拜妈祖,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自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起,中国历代皇帝先后36次给妈祖褒封,并列入国家祀典。与妈祖不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关于海神波塞冬的传说最早是通过希腊人的口口相授传播开来的。希腊是世界航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希腊,凡是有港口的地方就有波塞冬的庙宇与塑像。人们在出海前会到波塞冬的庙宇里祭拜,希望他不要在航海的过程中兴风作浪。和妈祖文化一样,波塞冬的故事和传说也通过古今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和希腊神话的传播与研究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许多欧美作家对希腊神话的引用、升华促使希腊神话在全世界广泛飞速地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波塞冬海神文化的传播。

    ——摘编自陈洁《文化视角下妈祖与波塞冬之异同性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神信仰产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妈祖信仰和波塞冬信仰形成和传播的异同。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英国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并挫败了德国、奥斯曼帝国军队夺取苏伊士运河的企图。战后(1922 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其在运河区的驻兵权。名义上独立的埃及法鲁克王朝满足于偏安一隅,听任英国的“保护”,传统的伊斯兰法遭到约束,世俗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大行其道。1936 年,英国迫使埃及签订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条约》,规定英军继续驻扎在运河区,亚历山大港仍为英国的军港等。

    ——摘编自王联《一战对当代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作为阿拉伯世界较早实现政权世俗化的国家,不管是纳赛尔(埃及共和国缔造者)还是萨达特(1970-1981年任埃及总统),都曾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帜,自觉承担起为阿拉伯世界收复失地的神圣使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穆巴拉克(1981 -2011年任埃及总统),选择了全盘西化,埃及一度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局面,成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但经济高速增长的表面繁荣背后,埃及的政治制度主要是移植以西方基督教新教文化为前提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度的经验而来的,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制度遇到伊斯兰文化土壤,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埃及乃至整个中东国家政治整合的困境根源在于伊斯兰文化和新教文化的剧烈冲:突,伴随着全球化的猛烈狂潮,中东国家一直在东方与西方、伊斯兰文化与新教文化之间徘徊、游弋。

    ——摘编自郭小虎《埃及政治整合困境探源与前景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埃及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埃及政府推动民族复兴的努力并加以简要评价。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豪族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具体特征如表所示。

    特征 说明
    宗族性 豪族本身具有宗法性血惨结构特点
    地方性 牵族宗族活动于特定的地城范围且索族在该地城范围内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大地产性 在通常情况下,豪族均为所在地城的大土地所有者
    武质性 素族具有强力或暴力特性(汉代索族普遍具有的社会特征,也是索族社会势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非身份性 汉代索族与政治权力结合之前所具有的身份特征,尤其在豪族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学化”和“官像化” 汉武帝以后,“通经入仕”逐渐成为地方豪族与政治权力结合的主要途径。不少豪族之家因为“累世经学”而成为“累世官官”甚至“累世公卿”之家(但不是每个地区的豪族大姓都会经历这一过程)

    ——据尹建东《汉代地域性豪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关东、关中、江南及西南豪族为中心》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特征为“汉代豪族”这一概念 下一个定义,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予以诠释。(要求:定义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