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四中、九中2023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吉林) 空气成分中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2.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下列在端午节进行的活动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酿米酒 B . 划龙舟 C . 戴香囊 D . 包粽子
  • 3. 从微观角度认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B . 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 . 水分子的种类不变
  • 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倒持滴管 C .   连接仪器 D .   加热液体
  • 5.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是由1个钠元素、1个氯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 . 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D . 中氯元素显
  • 6.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食用蔬菜、水果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B . 聚乙烯是热固性塑料 C .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 7.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二者的性质完全不同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毒性,都能使人窒息死亡 C . 甲烷和酒精都是清洁燃料,大量用作燃料都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D . 碳酸钠和碳酸钾都含有 , 都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8. (2023·新泰模拟) 2023年3月3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宏图一号01组共四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23:16 D . 参加反应的甲、丙分子个数比为1:1
  • 9. 下列关于盐酸与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挥发性 B .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吸水性 C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使石蕊变蓝 D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 10.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将铜片放入溶液中 B . 制备溶液:将铁与适量的稀盐酸混合 C . 除去中的加入过量的 , 过滤 D . 鉴别铝粉和铁粉:用磁铁分别靠近样品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氮元素的符号为
    2. (2) 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
    3. (3) 氮气的化学式为
  • 12. 下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铝元素属于(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 (3) 上图中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选填“B”或“C”).
  • 13. 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缺乏元素,易患贫血病;
    2. (2) 自来水厂净水时,常利用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 (3) 铁制品易与空气中的和水蒸气反应而生锈;
    4. (4) 氮气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
三、简答题
  • 14. 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拔下灯帽的酒精灯没有燃烧,从燃烧的条件角度分析,是因为
    2. (2) 炒菜时锅内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的原理是
  • 15. 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A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燃着的红磷伸入瓶中太慢,会导致测定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 (2) 实验B中将二氧化碳缓慢地倒入烧杯,根据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的现象说明具有的物理性质;
    3. (3) 实验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四、填空题
  • 1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P点表示的含义是
    2. (2) 时,将乙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 (3)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 17. 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把铁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Ⅱ.把铜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Ⅲ.把银丝插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

    Ⅳ.把铜丝插入装有溶液的试管中.

    1. (1) 观察Ⅰ中的实验现象是
    2. (2) Ⅳ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你认为上述实验是多余的.
五、实验题
  • 1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在实验室中用锌粒和稀硫酸混合制取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 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
    4. (4) 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
      A . 气体从b端通入,用排空气法收集 B . 瓶内装有半瓶的石蕊溶液,气体从端通入,检验中是否混有 C . 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氢气从端通入,测量该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六、科学探究题
  • 19.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U形管右侧刚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Ⅱ.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沉淀.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

      猜想2:

      猜想

      猜想4:

      【讨论与交流】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

    3. (3)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希取少许滤液,向其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得出结论:滤液中含有 , 猜想2成立.小钰认为小希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4. (4) 方案二:通过讨论,小钰发现只需加入一种试剂就可验证全部合理猜想.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七、计算题
  • 20. 在实验室中,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 (2) 充分加热高锰酸钾,计算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