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13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基(diàn) 猎(shè) 友(zhì) 扑迷离(suò) B . 障(pínɡ)   异(chà) 字(tiē) 目不园(kuī) C . 鸣(háo) 污(suì)  可(hán) 慷淋漓(kǎi) D . (zhāi)  肿胀(zhǒnɡ)   气(pò) 妇皆知(rú)
  • 2. (2019七下·东莞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聘  秩序  鞠躬尽瘁  锋芒必露 B . 哺育  暄闹  浩浩荡荡  微不足道 C . 高粱  埋葬  至死不懈  沥尽心血 D . 粗拙  取缔  不以为然  大廷广众
  • 3.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人的心情,总是在吟诗中____仿佛奔腾的万古长河;人们会在作画中,感受风光的旎,托付清风送给苍穹一份____;人们会在收藏中,饶有兴致,____中华瑰宝和古老文明;人们会在阅读中,穿越历史的长空,观赏智者的形象,____智慧的琼浆……

    A . 热情洋溢 恬静 鉴赏 汲取 B . 激情澎湃 恬淡 鉴赏 吸取 C . 激情澎湃 恬淡 品鉴 汲取 D . 热情洋溢 恬静 品鉴 吸取
  • 4. 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她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A . “逝世”“子夜”“窗棂”分别是动词、名词、名词。 B . “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一句的“六十年”是数量词。 C . “翠色书柜”“夜风荡起”分别是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D . “她想起了鲁迅先生”句中“她”是代词。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安顺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 . 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 . 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D .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 6. 下列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 . 《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C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D . 《木兰诗》作为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
  • 7. 下列对名著《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最爱的作品之一。 B . 《骆驼祥子》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 . 《骆驼祥子》描写了残忍霸道的刘四、大胆泼辣的虎妞、大脑袋细身子的小萝卜头等人物,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 . 《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 8.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 . 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 . 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 . 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二、句子默写
  • 9. 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 (1)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2) 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3. (3)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4)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 (5) 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6. (6)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7. (7)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8. (8)  《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表现诗人喜悦之情而又蕴涵哲理的句子:
三、对比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射于家圃 尝 ②尔安敢吾射 轻

      典郡有何异政 汝 ④之 杖

    2.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大兄何事之晚乎    其发矢十中八九 B . 我酌油知之     世为神 C . 守荆南回     鲁肃过寻阳 D . 释担立      不务行仁化专一夫之伎
    3. (3)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分两处)

      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5. (5) 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1000千伏输电线路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现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4—5倍,输电距离增加了2—3倍,电阻损耗只有其25%—40%,而且可节约线路走廊土地资源约2/3,具有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占地少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特高压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材料二:

    特高压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效益明显。与输煤输电相比,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的电力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到网电价比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低0.06—0.13元/千瓦时。从2009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投运至今,充分验证了特高压的安全性,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另外,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噪声明显低于500千伏输电工程。

    材料三:

    中国76%的煤炭、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北部,80%的水能分布在西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距离东中部电力需求中心1000到4000公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自称“电工班班长”的刘振亚亮出“高招”:建设“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电网。未来特高压的发展将有良好的前景,对减少装机容量、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等起到明显效果。

    材料四:

    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

    1. (1) 下列各句的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特高压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将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 B . 从2009年至今,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 C . 我国存在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 D . 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2. (2) 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我国特高压的发展前景。
  • 12.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光。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 (1) “赏花”部分,作者依次描写了,逼真地描绘了花的色泽、花的芳香、花的形态,凸显了花开的茂密、旺盛。
    2. (2) 阅读文章,请你分析“看见紫藤萝前——看见紫藤萝时——离开时”,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 (3) ④⑤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突出了紫藤萝花什么特点?
    4. (4) 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 13.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金刚川上(节选)

    王格善

    ①1953年5月,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发起了夏季东线反击战役。

    ②就在这个时候,我连奉命经过长途急行军进入前沿,接受了维护金刚川上光丽山渡口的任务。

    ③金刚川发源于金刚山,沿江山峦重叠,一下暴雨,马上江水猛涨,倾泻而下。光丽山在金刚川的下游,江水迂回,两岸开阔,群山环绕,是通向文登里的咽喉。沿江两岸,弹坑一个压一个,连盛开的玫瑰花也片叶未留。起伏的砂石堆里,满布着罪恶的弹片;清清的江水中只是残留着几根歪七扭八的木桥桩。一看这情景,就知道这是敌人飞机大炮固定封锁的重要目标。

    ④同志们一到驻地,放下背包,就投入架桥的战斗。他们把周围一些木材收集起来,经过两天紧张的作业,架起了一座低水桥,前指党委命名为“战地光荣桥”。

    ⑤有一天中午,全连都在休息,值班员跑进连部:“报告连长同志,江水变混,水位上涨了。”刚要打个盹的汤连长,一听这急促的报告声,一骨碌爬起来,拍了一下睡在旁边的小苏:“通知各排准备作业。”自己蹬上鞋就来到桥头,河水卷着木棒翻滚着,水位标桩的字码指向危险线。干部在现场开了个碰头会,决定运石头压住桥面。连长站在最前头,全连摆了个长蛇阵传起石头来,车辙板两边迅速地出现了两道“石墙”。可是水位继续上涨,超过了桥面,越过了石墙,正在桥上的叶华国同志被一个急浪卷下水去,幸亏被一块大石挡住,才被救了上来。

    ⑥桥被冲走了,天也黑下来了,防空洞里一片寂静,墙壁上的半截蜡烛摇摆着杏黄色的光焰。连长披着那件旧军装,坐在铺缘上,不时吸着卷烟,思索着……排长张美传,推开布帘走了进来,没有打扰他,在一旁坐下来。连长猛地站起来,把烟头熄掉,斩钉截铁地说:前线的同志们没有粮食不行,大炮没有炮弹也不行,咱这桥……张排长早看透了连长的心思,没等他说完就站起来上前一步:“连长,我就是来请求任务的。”连长满意地笑了:“好,咱现在就召开支委会研究架桥计划……”

    ⑦部队连续作业几天几夜了,虽然“休息”的命令一级一级地传下去,但谁能静下来呢?战士刘维亮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悄悄地拿起斧锯走了。班长李登云,既说服不了战士,也说服不了自己,不由地也走出了防空洞。不一会,全连同志几乎不约而同地都来到了桥头上。雨后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江水仍在怒吼、咆哮,群山中不断闪耀着炮火的红光。

    ⑧架桥准备工作开始了。作业场上,大锯沙沙作响,斧头乒乒乓乓,一切在紧张地进行着。天亮了,电话里传来了吴海山参谋长的问候和命令:“根据战斗的进展,前方急需要弹药,命令你们中午十二点架好桥。”连长用已经沙哑的嗓子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这时水位虽然下降了一点,但流急浪高,试验几次都失败了。怎么办?同志们发出了战斗誓言:“冲不垮,炸不断,困难吓不倒人民工程兵!”尽管敌机在骚扰,炮弹在爆炸,却没有谁理它。桥脚一个个竖起来,桥桁、桥板一块块连接上。十二点正,桥面跨过急流直伸对岸。“架通了,架通了……”同志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整个桥上沸腾起来了。

    (有删改)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述,要注意“人物和事件”。

    2. (2) 战士们架桥遇到了哪些困难?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完成。

    3. (3) 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4. (4) 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连长猛地站起来,把烟头熄掉,斩钉截铁地说:“前线的同志们没有粮食不行,大炮没有炮弹也不行,咱这桥……”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根据平时训练完成,此题不简单呦!

    5. (5) 阅读全文,说说志愿军战士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答出三点即可。

五、作文
  • 14.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冰释前嫌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

    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作文,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个个画面。

    ⑴提示:①这是命题作文。题目中的“难以忘怀”,表明那一幕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②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⑵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