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世说新语》典...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 1. 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元方入门不

    (选自《世说新语》)

    [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 , 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手推的小车。④凶:不吉利。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 ) ②元方入门不( )

      父曰( ) ④负义也( )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捐祖野      皆以美徐公 B . 下车引        欲捐 C . 载祖归养     去后 D . 尊君在           父从,作舆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汝何以收此凶具?

    4. (4) 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5. (5) 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 2. 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谢安幼年谏兄

    谢奕作剡令 , 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世说新语·____》

    (注释)①剡,shàn县名;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②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③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④膝边:膝上。“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④谏(jiàn):规劝。⑥念:怜悯;同情。⑦容:面容;脸上的神色。⑧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 (1) 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谢 以 醇 酒 罚 之 乃 至 过 醉 而 犹 未 已

    2. (2)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下车之( ) 

      元方入门不( ) 

      ( ) 

      欲放邪( ) 

    3. (3) 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4. (4)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5. (5) 你认为《谢安幼年谏兄》应该出自《世说新语》的哪一篇?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项,并联系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A . 德行 B . 言语 C . 雅量 D . 政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3. 阅读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黄琬巧对

    黄斑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B . 未若柳絮风起(因为) C . 撒盐空中可拟(差不多) D . 魏郡太守(当,担任)
    2. (2) 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人的日常称谓,请解释加点词。

      ①兄胡儿( )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 )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

    3. (3) 下列各句中,敬辞或谦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同学名义通知换号,再开口借钱,不法分子竟利用其中空隙,伺机行骗。 B . 令尊年过六旬依然下地干农活,作为他的孩子,我感到既自豪又羞愧。 C . 听说你们家舍妹要去当兵,这种雄心壮志令我钦佩不已。 D . “各奔天涯何处是,惟愿君安好”,我就留步不送您了。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5. (5) 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吗?
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 4. 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 , 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 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 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遽:惊慌。②唱:提议。③王:通“旺”。④说:通“悦”,愉快。⑤承响:应声。

    1.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儿女讲论文义”的“儿女”和“相委而去”的“去”都是古今异义词。 B . 甲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判断句。 C .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句中的“如”意思相同。 D .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和“不亦说乎”中的“说”都是通假字。
    2.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俄而雪骤( )  ②未若柳絮风起( )

      ③太傅神情王( ) ④诸人喧动不坐( )

    3. (3) 请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 徐 云 如 此 将 无 归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5. (5) 从甲乙两文看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