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更新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对功的认识,其描述正确的是( )
    A . 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 B . 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C . 一对平衡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 .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 2. (2022高一下·常德期末) 在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比赛中,某运动员将质量为的手球以的速度水平抛出,抛出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

    A . 0 B . C . D .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易碎物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物品的动量 B . 猫从高处落下时通常都会四肢着地,因为猫脚趾上厚实的脂肪质肉垫能减小地面对猫的冲量 C . 行驶中的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充满气体。司机与气囊的接触面积增大,作用时间增长,平均作用力减小 D . 从同样的高度落下的两个相同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变化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变化小
  • 4.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及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运动轨道如图所示:a为低轨道极地卫星;b为地球同步卫星;c为倾斜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轨道半径与b卫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a的线速度比卫星c的线速度小 B . 卫星b的线速度与卫星c的线速度相同 C . 卫星a的向心力一定比卫星b的向心力大 D . 卫星c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 5. 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起受到水平向右的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力F的作用、F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 . 物体从0~运动过程,合外力的最大冲量为 C . 物体从0~运动过程,合外力的最大冲量为 D . 物体从0~运动过程,重力的冲量为零
  • 6. 宇宙中有一种恒星被入们称为“吸血鬼恒星”,如图所示。所谓“吸血鬼恒星”是指一个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成员通过“吸食”另一颗恒星(伴星)的物质而“返老还童”。假设两恒星中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忽略因热核反应和辐射等因素导致的质量亏损,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则( )

    A . 两恒星之间万有引力大小保持不变 B . 吸血鬼恒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 C . 吸血鬼恒星的角速度增大 D . 吸血鬼恒星的线速度减小
  • 7.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与一理想弹簧组成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做简谐运动。当小车以最大速度通过某点时,一小球恰好以大小为的速度竖直落入小车,并立即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 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球落入小车过程中,小球和小车动量守恒 B . 小球落入小车过程中,小球、小车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 小球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后,整个弹簧振子的振幅变小 D . 小球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后,整个弹簧振子的周期变小
  • 8. 长为L、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冰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从中射出,已知从子弹射入到射出,木块移动的距离为s,则子弹穿过木块所用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9. 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普勒用20年时间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B . 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大小 C . 卡文迪什把自己的扭秤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 D . 胡克和哈雷等物理学家甚至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它所受引力的大小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 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3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质点P在时沿y轴负方向振动 B . 质点P在时的加速度为零 C . 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可能是 D . 该简谐波的波速为
  • 11. 如图所示,光滑大圆环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环套在大环上已知大环半径为R,质量为。小环由圆心等高处无初速度释放,滑到最低点时( )

    A . 小环的速度大小为, B . 大环的速度大小为 C . 大环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D . 小环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 12. 如图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m。b点在a点右方。当一列简谐波沿此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位移达到正向极大时,b点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s后,a点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好达到负向极大,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A . B . C . D .
  • 13. 如图甲所示,大型物流货场广泛地应用传送带搬运货物。与水平面夹角为的倾斜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将质量为的货物(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经过1.2s到达传送带的B端。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货物从A端到B端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 . 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 . 货物从A端到B端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9.6J D . 货物从A端到B端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2.4J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16分,)
  • 1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用水平仪先将光滑操作台的台面调为水平。其实验步骤为:

    A.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

    B.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C.剪断细线,滑块A、B离开弹簧后。均沿光滑操作台的台面运动,最后都滑落台面,记录A、B滑块的落地点M、N;

    D.用刻度尺测出M、N距操作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E.用刻度尺测出操作台面距地面的高度h。

    请根据实验步骤完成下面填空:

    1. (1) 实验前,用水平仪先将光滑操作台的台面调为水平。其目的为
    2. (2) 如果滑块A、B组成的系统水平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3. (3) 实验步骤中不需要操作的是。(填写步骤前的字母序号)
  • 15. 居家防疫期间,小明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如图1所示,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小石块代替摆球,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小石块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好,结点为N,细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N间细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石块摆至某一位置处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得出周期;

    E.改变ON间细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根据公式 , 分别计算出每组l和T对应的重力加速度g,然后取平均值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

    1. (1) 小石块摆动的过程中,充当回复力的是____.
      A . 重力 B . 拉力 C . 拉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D . 重力沿圆孤切线方向的分力
    2. (2) 为使测量更加准确,步骤D中,小明应从(选填“最大位移”或“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
    3. (3) 小明用ON的长l作为摆长,利用公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小红利用小明测出的多组摆长l和周期T的值,作出图线如图2所示,并计算出图线的斜率为k,由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6. 如图所示,“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于2012年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在登陆火星前“好奇号”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人体对探测器的引力作用。求:

    1. (1) 探测器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2. (2) 火星的质量。
  • 17. 如图(a)所示,水平面内有两个波源,它们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 M点为水平面内的一点,其位置坐标为。已知两波源同时从时刻开始做简谐振动,且振动情况完全一致,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两列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求:

    1. (1) 两列波的波长;
    2. (2) 当两列波均传播到M点后,M点的振幅。
  • 18.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光滑的竖直轨道MNP,其中水平轨道MN足够长,NP为半圆形轨道。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与轻弹簧连接,静止在水平轨道MN上;物块A向B运动,时刻与弹簧接触,到时与弹簧分离,第一次碰撞结束。A、B的图像1图乙所示。已知在0~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距离为。A、B分离后,B与静止在水平轨道MN上的物块C发生弹性正碰,此后物块C滑上半圆形竖直轨道,物块C的质量为m,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离开轨道MNP。已知物块A、B、C均可视为质点,碰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物块A最终运动的速度:
    2. (2) A、B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过程中,A物体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之比(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 , 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形变量);
    3. (3) 第二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