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8 浏览次数:1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下列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食物生产者生活方式的是( )

    ①开始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②距今1万年前,在长江流域开始饲养猪和狗

    ③用坯车烧制陶器储粮和汲水灌溉

    ④用磨制的方式制作农具,有的还要钻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的分封制都属于中国早期的国家管理制度,但有学者认为分封制相比内外服制有着巨大进步。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②西周君主权力不受到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

    ③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结合

    ④分封制实现了对诸侯的直接控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3.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据此表明( )
    A . 战国时期开始编户齐民 B . 当时民众的赋税非常沉重 C . 秦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 统治阶级鼓励小家庭生产
  • 4. 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一《为吏之道》记载:“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据此可知( )
    A . 官员选拔采用“以法为教”方式 B . 秦朝对官员的管理非常严格苛刻 C . 统治者认识到官吏品德的重要性 D . 五善是秦朝官员升迁的必备要求
  • 5.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古代中国皇权限制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任用亲信近臣以架空相权;其二,拆分具体职权以分散相权,下列属于第二类制度设计的数量是(    )

    ①内外朝制度

    ②内阁制度

    ③设军机处

    ④设枢密使、三司使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6.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从“故据上品者,非公候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由此可知,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    )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7.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画中描绘了唐太宗时期在长安城宽阔的街道上,各类种族、肤色的人群熙来攘往,呈现着嘉年华般的热闹与多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反映了稳定和睦的民族关系 B . 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 . 突显出中华文明强大吸引力 D . 礼部司的官员负责接待宾客
  • 8.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宋史》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下列有关交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交子因铜钱太重且流通过剩而产生 B . 交子在宋朝时已经发挥着主币的作用 C . 交子对研究中国古代商贸发展有重要意义 D . 交子出现引发“钱荒”,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 9.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图是清朝康雍乾时期人口统计情况。从中能看到人口统计从“人丁数目”统计向“全部人口”统计转变。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清朝人口统计情况(单位:万人)

    A . 征发赋役的需要 B . 摊丁入亩实施 C . 人地矛盾激化 D . “永不加赋”
  • 10.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汉律规定,据城池要塞叛乱或向叛乱者投降等行为,均构成严重犯罪而处以极刑。南北朝时期,《北齐律》将“叛”、“降”等重大犯罪列为“重罪十条”。隋唐至明清,法律均设谋叛罪,并将其列入“十恶”,给予严刑惩罚。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 古代法律重在维护国家稳定 B . 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始终尖锐激化 C . 法律的制定越来越严厉苛刻 D . 体现了古代法律礼法结合的精神
  • 11.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样的格局形成是多种因素推动的,不属于推动因素的是(    )
    A . 屯田移民 B . 胡民内迁 C . 金朝灭辽 D . 《尼布楚条约》
  • 12. (2022高三上·嘉兴月考) 中国共产党的某份文件称:“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该文件(   )
    A . 宣告了联合政府的正式建立 B . 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 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 . 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 13.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课的笔记,其中事件与意义对应正确的( )

    选项

    事件

    意义

    A

    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

    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B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

    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

    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

    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D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标志着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习近平曾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下列对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基于国情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C . “五个认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D . 《共同纲领》依据民族平等原则最早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15.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与发展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每一个环节。下图为新中国初期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正面图案,这些图案反映的主题是(    )

    A . 工农阶级是国家政治建设主要力量 B . 新中国成立极大改变了社会政治面貌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D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初步构成
  • 16.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1971年7月,中国对法国贸易实行“同等优先"原则,中法贸易额从1969年1.29亿美元增至1979年6.40亿美元。1972年10月中国和联邦德国建交,两国贸易额从1972年274亿美元增至1979年21.98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 )
    A . 中国务实理性外交的推动 B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C . 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 D . 中国出台改革开放政策
  • 17. 下面表格中的口号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历史时期,请按时序对这些口号进行排列( )

    序号

    口号

    向雷锋同志学习

    百城万店无假货

    富强、民主、诚信、友善

    五讲四美三热爱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④③
  • 18.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

    ①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③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正式诞生

    ④“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读下图画圈处,指出起源于该地区的特色农作物是(    )

    A . 大麦 B . 水稻 C . 玉米 D .
  • 20.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以下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有(    )

    ①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②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

    ③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

    ④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1. “城市自治、三级会议召开、15世纪末的西班牙、《至尊法案》、路易十四”这些关键词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 )
    A . 封君封臣制 B . 王权加强 C . 近代民族国家 D . 君主专制
  • 22.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同时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活动的情况。关于下方某国商人商业活动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国对外贸易完全控制在国家手中 B . 该国商人垄断了跨洲的陆海交通线 C . 该国商人活动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 D . 该国商业活动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 23.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表是16、17世纪主要商贸机构一览表,据此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

    时间

    国家

    事件

    1531年

    荷兰

    在安特卫普创立商品交易所

    1571年

    英国

    在伦敦创建皇家交易所

    1602年

    荷兰

    组建东印度公司

    1609年

    荷兰

    创立证券交易所

    1694年

    英国

    创立英格兰银行

    ——整理自《选择性必修2·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A . 欧洲商业革命迅速发展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 商品输出成为主要殖民手段
  • 24.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法律推理尤其是演绎推理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即:法律条文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判决结果是结论。这种审判方法在下列哪个国家比较典型(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澳大利亚
  • 25.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 . 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 B . 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C . 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政府权力 D . 变化源于激烈的革命
  • 26. 生产工具代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工具动力的革新,使越来越多的人力得到解放。下列生产工具动力相同的是( )

    ①东汉的耕作工具

    ②唐朝的灌溉工具

    ③哈格里夫斯的纺纱机

    ④阿克莱特的纺纱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7.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拿破仑战争中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建立了英、俄、普、奥、法联合称霸的,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又称“均势体系”。该体系(    )
    A . 带来了欧洲的永久和平 B . 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 C . 开创了国际会议的先例 D . 扩大国际法应用范围
  • 28.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许多国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下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②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③英国颁布第一部济贫法

    ④北欧等国家建成福利国家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①③④②
  • 29.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20世纪以来,国际金融现代化加速,不仅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金融秩序,也便利了人们的消费。以下属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新变化的有(    )

    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②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整合

    ③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0. 汉朝的东汉王逸《机妇赋》“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歌颂了在提花机上工作的女子的美丽姿态。对“纤纤静女”和“窈窕淑媛”到底是一人还是两人有争论,这一争论的重点是在讨论这个织机是不是需要两人协同工作的提花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至少为汉朝纺织水平给出了明确证据。这说明( )
    A . 历史材料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才能进行事实判断 B .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 . 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D . 历史的基本事实需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才有可能逐步弄清
二、材料题
  • 31.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从全国范围看,县是基层行政单位,但真正直接管理百姓的是乡、亭、里之类的组织。国家的默税、徭授、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等事,都是由乡里官员直接承担办理的……乡官实际以备夫为主……当时有“但闻啬夫,不知郡县”的说法。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乡村治理中,乡绅起到了重要作用。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和保甲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商,要求以减代服、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账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

    ——改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秦汉时期除啬夫外的另一乡官名称及职能,并简析乡里制度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乡村社会规范”相比以前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 32. 世界是多元的,因交流而更加丰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汉武帝时,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当时向西方输出的丝织品享有盛誉,丝绸通过安息传到罗马帝国,成为时髦服饰。东汉时,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钢铁器物。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唐代前期,不少外藉商人通过大漠用骆驼将地方特产运往内地,同时又把内地生产的丝绸、瓷器及其他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欧洲乃至非洲广大地区。

    ——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火鸡原产于美洲,15世纪末输入欧洲。现在,火鸡已经是许多欧美国家很普通的一种肉食,在感恩节和圣诞节,火鸡更是必不可少的食品。

    1499年,西班牙人拨德罗在委内瑞拉的库马海岸见到印第安人饲养的火鸡,并于第二年把它带回欧洲,圈养在公园里供作观赏禽鸟,称为珍珠鸡。

    1511年10月24日,西班牙帕修甫主教指示从新大陆返航的每艘船只必须带回10只火鸡,其中雌雄鸡各半。

    ……

    1523年,西班牙人从墨西哥运回大量的火鸡。

    ……

    1600年前后,英国移民把欧洲人饲养的火鸡品种引进美国和加拿大。

    ——佟屏亚、赵国磐编著:《畜禽史话》

    材料三 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党和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当成首要任务来抓,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咯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2014年,“中国超级奈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患及上千万受灾群众。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在温室技术、花卉种植等领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

    ——摘编自赵磊《全球粮食安全与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汉唐时期相关史实,对“丝绸之路是使节之路、商贸之路与文化交流之路并存”加以论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与火鸡传播过程类似的某一物种名称。概括火鸡传入欧洲产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为消除饥饿而成立的组织名称。概括“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 33. 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化的“传染性”扩张首先遍及整个英国的棉纺织领域。当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需要安置的时候,旧有的农舍或者手工工场就显得太小。起初人们修理和扩充废弃不用的谷仓,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建起新的集中劳动场所,于是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

    ——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着这样的生产力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腐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推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例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领域”的若干发明创造。指出“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的生产组织形式,并简析其所起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工业革命如何“点化出了”英国的文官制度。并例举工业革命影响下英国在政治制度、基层治理和金融领域与时俱进的表现。
    3. (3) 结合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围绕“工业革命影响”这个主题,从材料三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影响领域,并论述工业革命对此领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