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

更新时间:2023-07-28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 21. (2021七下·奉化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宋人评议时政

    材料三: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威不逮(及)元。 

    --《元史》

    1. (1) 写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列举该朝出现过的一个盛世局面。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实行的治国政策并概括这一政策的重要历史影响。
    3. (3) 写出材料三中元朝行政制度的名称。请举两例元朝管理边疆地区设置的机构。
    4. (4)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历代统治者采取不同政策的共同目的。
  • 22. (2021七下·丽水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示意图。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西汉、唐代、北宋的南北方户口数一览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材料四: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1. (1) 根据朝代更替顺序,将年代尺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2. (2) 概括b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3. (3) 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 23. 文物见历史

    1. (1) 根据所给出的信息,给以上图片排序。

      ____ 

      ____ 

      ____ 

      ____ 

      C

      ____ 

    2. (2) 请模仿例句完成填空: 

      例:图F所示文物既反映了史前时期半坡人的制陶技术,也反映了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情况。

      图B所示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既可以反映  ;又可以反映  。

    3. (3) 在图A所示朝代中,请你再列举两个当时政府巩固边疆的史实。
  • 24. (2021七下·丽水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随着清朝君臣固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边疆治理】 

    清朝前期

    新疆

    西藏

    台湾

    设置机构或官职

    A

    B

    C台湾府

    【皇权强化】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张习孔等《明朝大事本末》

    材料二: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科技发展】

    晚明涌现了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一批科学巨匠,但明清的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1) 请写出表格中A、B的内容。
    2. (2) 明太祖废丞相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3. (3) 试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任选两个方面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