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 1. 关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B .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6J变化到-3J,重力势能变小了 C . 当物体向高处运动时,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D . 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数值大小也随之确定
  • 2. 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O是电荷连线的中点,a、b是连线中垂线上相对O对称的两点,c、d是连线上相对O对称的两点。则( )

    A . a、b场强不相同,电势不相等 B . a、b场强相同,电势相等 C . c、d场强不相同,电势不相等 D . c、d场强相同,电势相等
  • 3. 如图所示, 小球从水平向右的横风区正上方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除横风区外,其他位置的空气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则小球( )

    A . 在横风区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B . 在横风区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C . 从横风区飞出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 从横风区飞出后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 4. (2022高一下·威海期末) 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中国古代称为太白。金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五分之四,半径和地球的半径几乎相等,金星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略近,地球和金星各自的卫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公转半径的三次方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线P表示的是地球的卫星 B . 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比地球的大 C . 环绕金星表面运行卫星的周期大于绕地球表面运行卫星的周期 D . 金星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 5. 如图,一质量为0.05kg的小球通过长为0.5m的轻绳悬挂在钉子O上,用锤子敲击小球,使小球获得水平初速度 v,已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g取10m/s²,空气阻力不计,欲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的初速度 v大小可能为( )

    A . 4m/s B . 5.5m/s C . 6m/s D . 6.5m/s
  • 6.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 , 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开始时, a、b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b,然后由静止释放,直至 a、b物块间高度差为 h,b未落地,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绳子拉力大小是. C . a、b高度差为h时, 物块b的速度大小为 D . 此过程物块 a克服重力做功为
  • 7. 如图所示, 纸面内线段AC平行 ED,B为AC中点, DE=AB, AD连线竖直, AC与AD间夹角为 30°。空间存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已知 AC长度为0.2m, A点的电势. ,C点的电势 , E点的电势 , 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点电势为3V B . 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为 5eV C . 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AD向左, 大小为 60V/m D . 将电子从B点移到E点电场力做的功为-6eV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24分)
  •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上最左端,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体上, 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f。当物体滑到木板的最右端时,木板运动的距离为x,则在此过程中( )

    A . 力F对物体做功大小为 B .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 C . 摩擦生热为 D . 摩擦力对木板做功为
  • 9. 如图是某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 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 一负电荷q仅在静电力作用下以初速度 v₀从A向B运动并经过B点,一段时间后q以速度 v又一次经过A点,且v与v₀的方向相反,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 B . A、B两点的电势是 C . 负电荷q在A、B两点的电势能 D . 负电荷q先后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
  • 10. 如图所示,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于 O点, 另一个电荷量也为q的带电小球B固定于O点的正下方, 小球A静止时与小球B在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两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线的长为  B . 带电小球B在A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 . 若小球A电荷量缓慢减小,则A、B两球间的库仑力不断减小 D . 若小球A电荷量缓慢减小,则细线上的拉力不断减小
  • 11. 一滑块从某固定粗糙斜面底端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某时刻撤去恒力,上升过程中滑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Eₖ₀、s₀为已知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 E说法正确的是( )

    A . 恒力的大小为 B . 斜面倾角的正切值为 0.75 C . 滑块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D . 滑块的质量可表示为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 12.  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天平准确测出重锤的质量; 

    B. 竖直固定打点计时器, 并接上直流电源;

    C. 将纸带一端固定在重锤上, 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D. 先释放重锤, 后接通电源;

    E. 更换纸带,再重复几次;

    F. 选择纸带,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G.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

    1. (1) 你认为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填序号)
    2. (2)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²,重物的质量为m=1kg。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 A、B、C到打点计时器所打下的第一个点O 的距离如上图所示,相邻计时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可以判断,从起点O到计时点 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ₚ=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ₖ=J,(本小题各空格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根据实验的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算出下落的距离h;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中的就证明机械能是守恒的。

四、解答题(13题8分, 14题14分,15题16分,共38分)
  • 13. 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绕过圆心 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A为圆盘边缘上一点。在O 的正上方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 v水平抛出时,半径OA方向恰好与v的方向相同,如图所示。若小球抛出后恰好落在 A点,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 (1) 小球抛出时距O的高度h。
    2. (2)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
  • 14.  如图所示,固定的正点电荷电荷量为Q,A、B两点在正点电荷的正上方与其相距分别为h 和0.25h。将另一点电荷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速度正好变为0。若此电荷在A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求:

    1. (1) 此电荷是何种电荷;
    2. (2) 此电荷在 B点处的加速度;
    3. (3) 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15. 某校科技小组参加了如图甲所示的过山车游戏项目,为更好研究过山车运动项目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科技组成员设计出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图中P为弹性发射装置, AB为倾角为θ=37°的倾斜轨道, BC为水平轨道,CDC′为竖直圆轨道, C’E为足够长的倾斜轨道, 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以A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滑块质量为 m,圆轨道半径R, 轨道 AB长为 , BC长为 , AB、BC段动摩擦因数为 , 其余各段轨道均光滑。弹射装置 P位置可在坐标平面内调节,使水平弹出的滑块均能无碰撞从A点切入斜面, 滑块可视为质点。

    1. (1) 若滑块从y=0.45m的某点弹出, 求滑块弹出时的初速度 v₀;
    2. (2) 若改变弹射装置位置,求弹出点的坐标(x,y)应满足的关系;
    3. (3) 若滑块从A点切入后不脱离轨道,求弹出时滑块纵坐标y应满足的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