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25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不懈追求的人】积累与运用(21分)
  • 1. 阅读文段,根据语境填空。

    如右图所示,在甲骨文中,“契”(qì)是会意字。右边是一把刀,左边的丯(jiè)是草芥,合起来表示①的意思。楷书的“契”字增加“木”旁,表示这种契刻记事是以木条为材料的。后来“木”误写成“大”,就成了今天的“契”字。后引申为符契,又引申为相和、相投,如端木蕻良笔下,关东原野的土地和他的心就在热情的②(mò qì)里彼此呼唤。“锲”的读音为③(A.qì B.qiè二选一),仍表示雕刻的意思,如闻一多先生④(词意: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地钻研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2. 学完本册古诗后,小柯做了如下整理,请帮助他一起完成。                                                                                                                                                                                                                    

    朝代

    题材内容

    名句

    出处

    写景抒情,咏史言志,含蓄地抒发胸怀抱负。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可怜夜半虚前席,②

    李商隐《贾生》

    借生动具体的日常事物表达道理,富有理趣。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

    陆游《游山西村》

    ,⑤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整理时,小柯发现唐诗和宋诗在题材内容上有些差别。以此,他推断“百唠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是一首⑦(填朝代)诗。

  • 3. 赏析标语。

    柯桥瓜渚湖畔的樱花和郁金香成了本地网红,观赏者络绎不绝。为此,公园新立一块标语牌——“郁你相遇,樱你而美”。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 4. 名著阅读。
    1. (1) 以下是小语对七下名著中“救助”情节的整合、圈点、批注,请结合相关名著完成下面表格。                                                                                                                                                  

      作品

      选段

      批注

      《骆驼祥子》

      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这是全书中祥子难得豪气一把的时候。这老者是①,但是祖孙俩的遭遇也仿佛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意识到他一直以来的愿望是不现实的,他的信念开始动摇,做出了②的选择。

      《海底两万里》

      船长站起身来,还好没有负伤。他径直走向印度人,用力割断了把印度人和石块缠在一起的绳子,然后把他在自己的怀里,用脚后跟用力一踩,便浮出了水面。

      航行到斯里兰卡附近时,尼摩船长邀请众人参观采珠场。船长从黑鲨口中救下印度采珠人的行为让阿龙纳斯教授对他的看法大为改观。这段话中“径直”“抱”等词写出了③

      《创业史》

      生宝背着栓栓一边走,一边想:什么叫艰难?“艰难”二字怎么讲?他明白了:鬼!当自己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时候,世上就根本没有什么艰难了!

      生宝背着约190斤的栓栓下山,这是多么困难多么不容易啊!他想到这是为了④目的在背,就能忘却累和苦。他的胸襟是多么宽广,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大家,整个互助组更加团结齐心。

    2. (2) “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到艰难险阻,越显人间大爱!”请从祥子、尼摩船长、梁生宝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可爱可敬的人】现代文阅读(22分)
  • 5. 现代文阅读

    大红花

    李娟

    大红花五十多岁的光景。花白头发,大嗓门,高鼻梁,身高一米八。粗胳膊粗腿虎背熊腰,往那儿一站,中流砥柱般稳稳当当,雷霆不能撼之。

    可惜这样一副气派的身材,平日里却衣装破陋滑稽。上面一件小了三码的短背心,亮堂堂地露出肚脐眼,下面一条抹布似的长裙拖在脚背上。她还从不穿袜子,光脚趿一双男式破拖鞋。脚趾头脏得何其狰狞,獠牙般凶狠。

    不过劳动人民嘛,整天辛苦奔忙,不甚讲究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大红花就“不讲究”得有些过分了。

    我叔叔独自在大红花所在的村庄住了很长时间。本地礼俗是单身汉不用自己开伙,可随意上门混饭。于是他就挨家挨户轮流混。但是大红花家,只去过一次,从此再也不敢去了。不说别的,她家的黄油就能吓跑一切客人——颜色黄得快要发红,跟放过了十个夏天似的。我叔叔说,那油又稀又软,上面陷满了苍蝇,死了的已经一动不动,活着的还在拼命挣扎。

    单身汉四处混饭也就罢了,大红花全家上下好几口人,照样也靠混饭过日子。一到吃饭的点儿,她出门远眺一番,谁家的烟囱最先冒烟,就率领老公儿子儿媳孙子一群人直奔而去。别人家有啥吃啥,倒也不挑剔。但若是有啥不吃啥,她就会发怒。比如灶台上明明挂了风干肉,锅里还煮着素面条。她定会上前帮忙把肉摘下米,亲自“啪啪啪”剁成块,统统扔进面条锅。

    然而,劳动时的大红花那是相当值得称赞的。

    砍葵花盘时,她一个人砍四排埂子,呼呼啦啦,所向无敌。

    而我只砍两排埂子才能勉强追上她。

    况且她还边砍边嗑瓜子吃。

    到了农忙季节雇短工时,这一带种地的老板都愿意雇用大红花。

    再困苦再窝囊的人生,也是需要精神享受的。于是,在农忙时节最紧张的那两天,大红花一家辞工不干了。理由是第二天在一百公里以外的某地要举办一场盛大的阿肯弹唱会

    这种临时撤工的行为令人大为恼火——一时半会儿的教我们到哪儿找人顶上当前繁重的活计?!

    我们一家简直急火攻心!

    我妈上蹿下跳地咒骂,也没用。

    提高工资,还是没用。

    我妈恨得咬牙:“活该穷死!有钱不赚,真是变态。”

    我劝道:“别和她计较了。人家都已经这么穷了,若是连个弹唱会都看不成,岂不更是活得没意思?”

    毫无办法,我们只好全家上阵。连着两天,从天刚亮一直干到伸手不见五指,累得跟猴儿似的。总算抢在牛群过河之前赶完了全部的活儿。此后整整一礼拜,手掌心疼得吃饭时筷子都握不住。

    再想想大红花干活时从容不迫的架式。虽然依旧埋怨,却更加钦佩了。

    看弹唱会时的大红花想必远远抛弃了葵花地里的劳动形象,已经全身上下耳目一新。

    我曾在阿克哈拉的集市街头见过她打扮起来的样子。——金丝绒的花裙子上缀了一层又一层亮锃锃沉甸甸的装饰物。脖子上的珠串子粒粒都有鹌鹑蛋大。蕾丝边的紫头巾,银晃晃的粗簪子。脸雪白、眉乌黑。

    还有靴子,擦得那个亮!

    用我妈的话说:“蚂蚁若想爬上去都得拄着拐棍。”

    说实在的,一般人打扮得如此招摇肯定会显得特俗气。可大红花不。哪怕浑身插满了花,她也有压得住的那种气派。

    她本来就是丰壮体面的大架子身材嘛,稍一打扮就格外神气。兼之左右手各拽着一长串花花绿绿的孩子,大踏步前进,目不斜视。所到之处,格外引人注目。

    一直都没搞清楚大红花为什么要叫“大红花”——注意,这三个字是汉语发音。那么这个名字到底是意译还是音译?是绰号还是本名?但实在觉得这名字太符合她了!也说不清哪儿符合。反正吧:“大红花”——呃,好名字,“大红花”!

    (选自李娟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有删改)

    【注释】①阿肯弹唱会:本地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除了歌手对唱,还会有体育竞技和歌舞表演。

    1. (1) 大红花是李娟在新疆阿勒泰种葵花时遇见的一位极有个性的哈萨克族妇人。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外形高大,着装却破漏滑稽。

      理解、体谅

      觉得过分

      干农活利索高效

      欣赏

    2. (2)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精神的主要方法,请赏析下面两处人物描写。

      ①她定会上前帮忙把肉摘下来,亲自“啪啪啪”剁成块,统统扔进面条锅。

      ②脖子上的珠串子粒粒都有鹌鹑蛋大。蕾丝边的紫头巾,银晃晃的粗簪子。

    3. (3)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从文中找出其中一组加以品析,可以仿照示例。

      示例:大红花平时的着装与参加阿肯弹唱会的服装是极大的对比,前者是破漏滑稽近乎乞丐,后者可谓是一位活脱脱的少数民族大美人。此处对比体现出大红花对物质生活的随意,对精神生活的高度追求。

    4. (4) 语文老师打算把本文作为课外阅读编入本册作业本,你认为本文作为哪一篇课文的拓展阅读比较恰当?请从以下目录中选择一篇课文,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七下第三单元目录:

                                                            

      10.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1.老王/杨绛 

      12.台阶/李森祥 

      13.卖油翁/欧阳修

  • 6. 现代文阅读

     “人造太阳”主题阅读

    【材料一】

    核聚变是一种利用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下发生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这是太阳和恒星发光发热的能源来源,也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目前,全球有多个核聚变实验项目在进行中。中国作为核聚变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也自主设计建造了多个托卡马克装置,其中最先进的一个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该装置也被称之为“人造太阳”。其运行原理就是在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其密度、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关于“人造太阳”,我国已经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并且多次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近日,该实验又有好消息传来。

    据新华社报道称,12日晚,我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再次刷新了人类探索核聚变能源的极限。这台被誉为“人造太阳”的装置,在第122254次实验中,成功地让等离子体以高约束模式稳定地运行了403秒 , 打破了2017年创下的101秒的世界纪录。这一重大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领先水平,也为未来建造更高效、更可靠的聚变堆,解决人类能源危机,提供了宝贵的物理数据和技术支撑。

    (网易新闻 2023年4月20日 有删改)

    【材料二】

    高11米、直径8米、顶端飘扬着五星红旗……EAST装置形如巨罐,腹中大有乾坤。

    “EAST集成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条件。”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说,尖端技术“熔于一炉”,体现国家综合科技实力。

    历经7年研发、17年改造升级,如今EAST拥有核心技术200多项、专利2000余项,上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

    回首40多年前,初代装置HT-6B仅能实现等离子体运行,在国际上处于“跟跑”。

    路遥而不坠其志。时任所长霍裕平等人分析发展趋势,判断超导将是未来关键技术。经费紧张,他们用两火车皮羽绒服等物资,从国外换回超导实验装置,重新设计改造成新装置HT-7。HT-7运行18年取得多项突破,2003年实现超过1分钟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我国实现聚变能研究从跟随到并进的跃升。

    研制HT-7后,等离子体所敢为天下先,提出建设国际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设想,这在国际上尚无先例。那时宋云涛20多岁,出国求学时提及此事,他的外国导师直摇头:“中国不可能建成,你们不具备这个技术。”

    “我还没出生时,中国的卫星就已经上天。我们几代人追这个梦,它一定会实现。”宋云涛说。

    EAST的成功令人惊叹:2012年,实现411秒2000万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2016年,实现5000万摄氏度102秒等离子体运行;2017年,实现101秒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2021年,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

    据了解,EAST国产化率超90%,80%的关键设备、材料自主研发,控制、加热、诊断等技术世界先进。

    自立自强、勇攀高峰,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内核,支撑起中国“人造太阳”的强大内核。

    (新华社 2023年5月6日 有删改)

    1. (1) 请你根据材料说说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为什么被称为“人造太阳”。
    2. (2) 根据材料内容填空。

    3. (3) 材料一划线句中,新闻作者为什么不用“第12万余次”“稳定地运行近七分钟”等表述,而使用“第122254次”“403秒”这样的表述?请你选择一处加以分析。
    4. (4) 从跟跑、并进到超越,中国科研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追日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科研精神的理解。
三、【务实淡泊的人】古诗文阅读
  • 7.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材料二】

    先生徙知南昌,潘兴嗣②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数百。盖先生平日俸禄,悉以宗族,奉宾友。分司③而归,妻子饘④粥不给,旷然不以为意

    南安狱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⑤之。逵苛刻,众吏无敢争,先生独力争之。不听,则委手板⑥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感悟,囚不得死。

    郡守李初平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⑦之。”二年果有得。……皇祐元年已巳,李初平卒,子幼,先生曰:“吾事也。”为护其丧归葬之,往来经纪⑧其家,始终不懈。

    (《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元,后人称其元公,道州营道人。②潘兴嗣:周敦颐好友。③分司:职务,这里指公署。④饘:煮。⑤治:处惩。⑥手板: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⑦言:讲解。⑧经济:处理。

    1. (1) 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清涟而不妖

      ②陶后有闻

      ③悉以宗族,奉宾友

      ④郡守李初平

    2. (2) 用“/”给材料二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潘 兴 嗣 视 其 家 服 御 之 物 止 一 敝 箧 钱 不 满 数 百。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意思。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妻子饘粥不给,旷然不以为意。

    4. (4) 周敦颐在材料一中称赞莲为“花之君子”,而其行为就是“君子”的最好体现。请尝试探究“君子”的美好品质。可以从材料二中找到与材料一相关联的语句,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
四、【我的成长】作文(40分)(外加卷面5分)
  • 8. 根据要求作文。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这首儿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一个身边的人,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还是一点关于学习生活的思考?把你的联想与思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并注意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