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同步分层训练

更新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6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炎黄联盟
  • 1. 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
    A . 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 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 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 2. 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
    A . 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B .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 . 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D . 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 3. 如下表材料说明,华夏民族的形成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 )

    A . 错综复杂 B . 分散杂居 C . 扩张征服 D . 多元一体
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重难点
  • 4. (2022·黄圃一模) 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A . 彩陶最早出现在中原 B . 长江流域文化领先 C . 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 D . 炎帝鼓励发明创造
  • 5. 传说,炎帝发明耒耜、陶器、天文历法等,黄帝发明弓箭、水井、衣裳等。这些传说( )
    A . 反映了中国先民的智慧 B . 体现炎黄是部落的首领 C . 再现了真实可靠的历史 D . 说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6. 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神话传说可以推测出距今五六千年前 ( )                                                                  

    图一 炎帝教民作耒耜开垦耕种

    图二 皇帝建造宫室、车马、挖掘水井等

    A .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B . 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C . 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兴起 D . 炎帝和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
  • 7. (2020七上·平山期末) 阅读下列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说蚩尤有兄弟81人,都是人首兽身:铜头铁额,有8条胳膊,9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相传蚩尤与黄帝作战时,用法术制造迷雾。黄帝则令人制造“指南车”,拨开迷雾,最后获得大胜。

    材料二:黄帝做了部落首领,领导人们改变了游猎生活,教大家修缮房屋,驯养家畜,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为了便利两岸交通,黄帝制造了船和车。传说黄帝还叫他的史官仓颉,创制了文字,改变了远古时代结绳记事的笨方法,开始使用文字来记载事情。

    1. (1) 材料一中有哪些传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2. (2) 黄帝主要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当时谁和黄帝一起同蚩尤作战?
    3. (3)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说说黄帝为什么能够打败蚩尤?
    4. (4) 根据材料二,说说黄帝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哪些贡献?
三、 尧舜禹的禅让  
  • 8. 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体现了中国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执政原则。中国最早的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应该追溯到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 )
    A . 远古北京人生活的时期 B .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 C .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 D . 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 9. 《礼记》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反映出( )
    A .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 B .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情况 C . 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状况 D . 阶级社会中的状况
四、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及其发明  易错点
  • 10. “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始教天下种谷物,故号神农氏。”《帝王世纪》的这段记载是( )
    A . 神话传说,基本上没有史料价值 B . 原始史料,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 C . 原始史料,证实了神农氏的由来 D . 神话传说,但能够印证原始农耕生活
  • 11. 《山海经》中写道:“蚩尤作兵伐黄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bá),雨止,遂杀蚩尤。”以上《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内容( )
    A . 属于历史真实记录 B . 没有任何依据 C . 反映了人类起源 D . 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
  • 12. (2016七上·富顺期末) 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五、 禅让制 
  • 13. (2022七上·岳池期中) 《史记》记载,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这种推举首领的办法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材料中推举首领的原则是(    )
    A . 推举自己的亲人 B . 推举有才能的人 C . 推举贤德的人 D . 推举实力强大的人
  • 14.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 )                                                                                                                                                                                   
    A .

    北京人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

    B .

    河姆渡人

    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

    C .

    黄帝

    发明养蚕缫丝和文字“人文始祖”

    D .

    尧舜禹

    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朝,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 15. (2022七上·黄冈月考)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 . 艰苦奋斗精神 B . 无私奉献精神 C . 爱国主义精神 D . 民族主义精神
  • 16.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进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三幅画像

    材料四:“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杀)其君者也。”

    ——《说难》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咏叹的是哪个原始农耕遗址?其“普及”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 (2) 试据材料二归纳华夏族形成的特点,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3. (3)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人物间首领位置的更替与哪项制度有关?
    4. (4) 材料四对尧舜禹首领位置的更替持何看法?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对立的现象?
六、 正确把握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点  
  • 17. 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印证这些传说真实性最可靠的依据是( )
    A . 被人们熟知并传承 B . 文献记载 C . 能够在网上检索到 D . 考古发现
  • 18. 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这些神话或传说共同彰显了古代先民(    )
    A . 坚强不屈,愈挫愈勇的抗争精神 B .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 C . 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D . 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
  • 19. 下图为西周青铜器遂公盨,盨上铭文开篇写道:“禹采用削平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这是现知有关夏禹最早的文字资料。这一记载 ( )                                        

    A . 验证了大禹治水传说 B . 证实了夏朝的存在 C . 有利于研究中国文明 D . 时代久远不足为信
  • 20. 下列对古代传说和历史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 远古传说不等同于真实的历史,但却饱含着某些历史的真相 D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七、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 21. 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22. 《史记•五帝本纪》:“……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此处“少典之子”的功绩是( )
    A . 教民农耕,种植 B .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 . 修筑都江堰 D . 统一度量衡
  • 23. 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再治水的精神是( )
    A . 公而忘私 B . 勇于创新 C . 严于律己 D . 宽以待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