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甘孜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5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溅(bìng)              悔(chàn)             足(shè)        盘卧龙(qiú) B . 救(zhěn)             佩(qīn)         鲁(mǎng)    义愤填(yīng) C . 目(xiàn)        游(áo)          俯(kàn)        息凝神(bǐng) D . (jǐn)          密(chóu)      无(yú)          心有灵(xī)
  • 2.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粗拙       急燥       言外之意       失群落伍 B . 滞笨        愧怍       大庭广众       陈词烂调 C . 污秽        荒僻       面如土色       若有所失 D . 门槛       取缔       微不足到       絮絮叨叨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元宇宙”这一概念也不再鲜为人知 B .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C . 以辽宁舰为首的7艘军舰组成航母编队浩浩荡荡开赴距离冲绳岛约150公里的位置,引起了日本和美国的高度重视。 D . 他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B . 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 . 我国的职业教育船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 . “五一”期间的泸定县,正是樱桃成熟的好时节,许多人趁着假期去打卡游玩,顺便品尝樱桃甜蜜的味道。
  •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B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 C .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有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苦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D .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尤其喜欢雪,他在《对火玩雪》中就曾宣称:“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爱者甚(多) B . 亭亭净(竖立) C . 香远清(有益) D . 陶后有闻(少)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B . 温故 C . 濯清涟不妖 D .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3.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 . 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 .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D . 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三、翻译和古诗文默写(9分)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沈括《活板》)

  • 8. 默写古诗文的名篇名句。
    1. (1)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2句均可)。

      ①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将军百战死,。(《木兰诗》)

    2. (2) 请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或赵师秀的《约客》全诗(任选其一即可)。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7分)
  • 9. 阅读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部分,完成各题。

    ……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 , 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已,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1. (1) 选文第④段画波浪线的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 (2)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3. (3) 赏析第②段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五、作文(60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学习、生活、未来等方面都不能缺少担当精神,请以“担当”为题目,完成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与时俱进,“三观”端正,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甘孜州内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④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六、诗歌鉴赏(6分)
  •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 . 全诗平淡自然,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 . 本诗通过“独坐幽篁”“弹琴”“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明月”这一高洁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高脱俗的形象。 D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徙木偾表

    宋洪迈

    商鞅变秦法,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子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 令于邑中曰:“有人能愤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愤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偾(fèn)表:放倒标帜。

    1. (1)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民不信(    )       予鞅本魏人(    )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4. (4) 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名著和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 13. 请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①一年,两年,至少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②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1. (1) 这段文字摘自(填作家名)创作的长篇小说《》。
    2. (2) 请你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个人见解或困惑等角度中任选其一,给文段中画横线的两处各做一个批注。
  • 14. 课外现代文阅读

    ①秋天渐渐远去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巴丹吉林大漠深处的信。信里装着一截大漠里生长的骆驼刺,信的署名是:云。我的眼睛顿时模糊起来,以后无数个日日夜夜,系着红绸带的云的影子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

    ②云是我穿上军装后在大西北认识的一个女孩,我们的相识纯属巧合。一次,我在部队执行紧急的救援任务时,身负重伤,住进了原兰州军区总医院。我的病友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云便是她的女儿。

    ③当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在我昏迷的日子里,每天都要输血或插氧气管,头上伤口的疼痛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我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发现云已帮我把带血迹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她告诉我,她是一名护士。当时我并没在意,只是觉得她很特别。从此,红绸带每天都穿梭在医院里。

    ④当我的疼痛缓解时,她跑到书店买书读给我听,这种精神的慰藉伴随我度过住院的日日夜夜。她那投入的神情和柔和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一种神奇的力量,仿佛一束明亮的光照着我,那一刻,疼痛竟会慢慢消失。现在回想起来,我真心地感谢云带给我的这段非同寻常的阅读经历。

    ⑤后来我才知道,她其实不是医院的护士。云告诉我,她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在大西北某基地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她说她热爱军人,不仅仅因为父亲是一名军人,还因为她知道军人付出了很多……在医院住院的日子里,她那秀发上的红绸带,时时伴我左右,发出柔和、温暖的红光,渗入我灵魂的暗房。

    ⑥半年后,我奇迹般地恢复了。记得那天要出院时,云邀请我照张相做个留念,我欣然答应。

    ⑦拍照回来的路上,细雨绵绵。我们默默地走着,不知不觉到了医院门口。她转过头望着我,并从自己包里取出一套医疗用品,也是用一根红绸带系好,当作礼物送给我。我看见她红红的眼圈,满是不舍,她只对我说了一句:“姐,你照顾好自己,以后我也去当兵。”说完,那秀发上的红绸带和她一起消失在蒙蒙细雨中……

    ③又过了半年,她真的走进军营,而且是在她父亲曾经当兵的大漠里服役。不过她来信告诉我,她长长的秀发已被剪成短发,秀发上的红绸带也不再系了。

    ⑨多年后,我已经离开部队,但云的英姿飒爽,以及她的那份真诚和美好,会如红绸带一样永远鲜艳,成为我心中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云彩……

    (有删改)

    1. (1) 请分析本文以“秀发上的红绸带”为题目的作用。
    2. (2) 请简要概括出“云”为我做了哪几件事。
    3. (3) 请理解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 (4) 结合自己对本文的理解,谈谈第⑨段的作用。
九、语言运用(14分)
  • 15. 某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中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年级

      从未写过信

      学应用文时写

      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

      94.5%

      1.1%

      4.4%

      八年级

      89.5%

      6.3%

      4.2%

      九年级

      88.9%

      7.4%

      3.7%

      探究结果:

    2. (2) 任务二:根据以上情况调查,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班的扎西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手机聊天、打电话,你怎么劝说他呢?
  • 16. 体会真情厚意,完成下面任务。
    1. (1) 杨振宁在百岁生日时,提及邓稼先对他的期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你觉得邓稼先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呢?

      2021年9月22日,杨振宁发表了百岁生日演讲,他以充满深情的口吻向国人再提邓稼先:“……在这个信的最后他这样给了我一个期望,是‘但愿人长久’,他把‘千里共婵娟’改了一下,变成“千里共同途”,当时我看了信以后没有看懂这句话。‘千里共同途’是什么意思呢?我后来想了想,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最近这个信发表了以后,仔细看了看,我觉得今天——五十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合了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2. (2) 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请你仿照下面所给的示例,用诗化的语言回答祖国是什么。(横线空格中补充的名词和四字短语不能重复)

      示例:祖国是什么?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祖国是什么?回答:

      祖国是什么?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