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3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1·聊城)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 . 房屋结构样式 B . 农作物的种类 C . 使用火的水平 D . 石器制作技术
  • 2. 如图是济宁市嘉祥县武梁祠汉画像石“神农氏教民耕种图”。图片能揭示的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A . 农作物种植 B . 聚落形成 C . 家畜饲养 D . 磨制石器
  • 3. 《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说“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 )
    A . 采集渔猎 B . 打制石器 C . 栽培谷物 D . 建造房屋
  • 4. (2022六上·东平期中)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图中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

    A . 红山文化遗址 B . 大汶口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5. (2019·德州)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
    A . 北京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龙山文化遗址
  • 6. (2020·南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发达的中国原始农业”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最可靠的是(   )
    A . 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B . 《诗经》的相关描述 C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 . 《齐民要术》的记载
  • 7. (2018·沈阳)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

    A . 种植作物 B . 磨制石器 C . 饲养家畜 D . 打猎捕鱼
  • 8. (2016·苏州)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9. 下图所示内容中,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河姆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是
    A . B . C . D .
  • 10. (2018·广东)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 刀耕火种 B . 游牧渔猎 C . 农耕定居 D . 铁犁牛耕
  • 11. “彩陶形制美,面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诗中描写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 12. 下图所示内容,就史料类型而言,属于(    )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A . 实物史料 B . 文献史料 C . 口述史料 D . 影视史料
  • 13. 在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小明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由此可知,他参观的是哪一原始人类遗址(    )

    图一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二干栏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14. 如下图所示是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根据这些石器遗迹可以推断出,半坡原始居民(    )

    A .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 会人工种植水稻 C . 以捕鱼狩猎为生 D . 住半地穴式房屋
  • 15. (2021七上·昭通期中) 河姆渡、半坡遗址分别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农耕文明的特点。观察下面房屋复原图,二者迥异的风格说明(   )

    A . 自然地理环境相近 B . 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先进 C . 先民木工技艺高超 D . 人类具有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
  • 16. (2021七上·新丰期中) 从北京人、山顶洞人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进步。在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
    A .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 种植技术的发展 C . 建筑技术的进步 D . 饲养水平的提高
  • 17.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翻土工具耒耜

    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

    A . 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 打制石器的使用 D . 生产工具的改进
二、材料分析题
  • 18. 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 (1) 【遗址话文明】请将图中A、B两处原始农耕 居民的遗址的名称补充完整。

      A:遗址 B:遗址

    2. (2)

      【图片话文明】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一、图二的房屋类型。造成这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话文明】

      彩陶既精美,画编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伸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农耕既普及”描绘了该原始居民种植农作物的现象,他们种植什么农作物?
  • 19. 请你跟七(1)班历史爱好者一起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材料一

    材料二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三

    1. (1) 从这些材料中你能得出北京人的哪些信息?
    2. (2) 结合材料二,说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3. (3) 他们使用的陶器如图③和图④,请写出陶器所属类别。
    4. (4) 材料二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