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班级计划开展“榜样的力量”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共26分)
  • 1. 班级同学为本次活动展开了讨论,请你参加。

    小语:榜样有很多,有为了中国核事业无私奉献的“两弹”元xūn邓稼先:有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战士闻一多; 有学而不厌人不倦的躬行君子叶圣陶,还有翻越老山界时,在崎岖不平的石子路上hān然入睡的红军们……

    我:我认为那些为人知的边防战士、(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科研人员,还有每一位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普通人……他们身上都有着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也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小语:你说得对,木兰①           , ②           , 说明她原本也是一个爱美的女生,但她也能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她的英勇无畏给予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力量;周敦颐独爱莲③           , ④           , 正是教会我们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做到洁身自好;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⑤           , 虽然对故园相思眷恋,但他毅然选择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一片赤子之心感人至深;龚自珍一句⑥           , ⑦           ,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我:我同意。就像习总书记所说的,“     ”。榜样就像一颗颗闪耀的星,引领我们筑梦前行,也让我们懂得了草树知春不久归,⑧        (韩愈《晚春》)中蕴含的道理:珍惜时光,方能展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1. (1) 小文在记录讨论过程时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帮忙补全。

      元 xūn      hān然入睡

    2. (2) 小文对对话中的两处加点字读音把握不清,请你帮他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写选项)

      诲人不倦(A.huì       B. huǐ)

      为人知(A.xiān      B.xiăn )

    3. (3) 请你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将其替换为恰当的成语:
    4. (4) 请你帮助小文将对话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5. (5) 小文在记录时将习书记的几句话打乱了,你认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②这就是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

      ④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

      ⑤我们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

      A①⑤③④②         B③④①⑤②        C①⑤②③④        D③④②①⑤

  • 2. 为了将活动推向深入,班级围绕“我们应该崇拜谁”开展主题班会,你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成年人大多很担心孩子“追星”会影响学习成绩,但是研究发现,有无偶像与学习成绩无关,崇拜的偶像类型、崇拜程度才与学习成绩有关。如果崇拜的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迷恋的学生的成绩要低于理智的学生的成绩;如果崇拜的是杰出人物、英雄模范等,崇拜程度深的学生的成绩好于崇拜程度一般的学生。

    ——《从偶像崇拜到榜样教育: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完美的人 而是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材料二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成长中一般都要经历的过程。从个体层面看,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往往暗示着他(她)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群体层面看,青少年群体的偶像观,反映的是时代的价值取向,并包含着一个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密码。

                                                 ——《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观》

    材料三:

     

    所在学校中学生喜欢的榜样类型数据表

    1. (1) 班会上小郑表示,有没有偶像无关紧要。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向他阐明偶像的作用。
    2. (2)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结果,就今后的榜样教育,请你向学校提三条建议。
  • 3. 为配合此次实践活动,班刊拟开设“星光引路”专栏,征集中外名著中的“人物名片”。请为《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拟写一则人物名片进行投稿。要求:结合作品内容,选取典型事件(至少2件),撰写人物点评。

    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人    物:尼摩船长      出处:《海底两万凰》

    典型事件:

    人物点评: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 4.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胡老师的木箱

    陆天明

    ①每当听到小雨滴答到院子里那棵海棠树上,客居北京已数十载的我总想在窗前呆站那么一会儿。这不仅是因为较为干旱的北京很少下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雨,也不仅是因为它总让我怀念起青涩岁月,更多是因为它的恬静、谦和、持久的含蓄、不露声色的执着……总让我感到它冥冥中演示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②它总能让我想起十四五岁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时,跟我同宿舍的一个胡老师。胡老师大约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还偏矮偏瘦了一些,厚嘴唇,大脑袋,背略有些罗锅。一直单过着。学校里有一些同事不怎么瞧得起他。经常拿他的一些生活琐事上的“陋习”开玩笑。他从不“反击”,甚至都不会立即转身离去。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都教低年级,校领导把我俩分到一个宿舍里,方便我俩“切磋教艺”。

    ③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他就在一盏油灯下写着什么。写在各种各样的纸片上,然后锁进一个肥皂箱里,也不许我们碰他这个箱子。时不时能看到他把一卷这样的纸片放进一个土布做的袋子里,带到镇街上的邮局去。过上一段时间,又能“感觉”到他从邮局把这些纸片又带回来,放进木箱里。应该是被人退了回来。

    ④一次寒假后,他没能及时返回学校销假。随后便传来消息,他得了肺结核,咯血,肺上出现空洞,不止一个。那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但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是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人们开始淡忘他,学校甚至都准备收拾他的“遗物”了,他却突然出现在我俩的宿舍里。说话都带喘,瘦得没个人样。他嘶哑地告诉我,他活不到年底了,他是来料理自己的后事的。

    ⑤他从床底下拽出那个木箱,请我帮他搬到后山上去。我在小雨中,替他把木箱扛上了后山。他点着了箱子里的那些纸片。我以为他是彻底自暴自弃了,开始怜悯他,想劝慰他几句,却看到他眼睛发亮了。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脸上呈现出一种少见的欣慰。然后他就跪在泥泞中,默默祈祷。在我帮扶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说了声:“谢谢你,小陆,帮了我最后一把。我希望可以带着这些底稿,到那边去,继续写完它。”“写完它?带到那边去?”我瞪大了眼睛问。“当然。我教了这么些年的低年级,还是有一点体会和想法的。我一直想把它们整理出来。现在只能希望真的能够带到那边去完成它了。”他自嘲般地微笑了一下,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我俩都不再作声,看着小雨把纸片里最后一点火星淹灭。他才说了句:“现在可以了。可以了……”

    ⑥后来他再也没回过乡中心小学。

    ⑦那天给少年时期的我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突然在我眼前推开了一扇窗。这是通向无数极平凡极普通的人的心灵的窗。我愧疚自己也跟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同事一样,瞧不起过他。那些灰暗的水泥和砖块虽无法让一座大厦呈现金碧辉煌,但正是这一块块灰暗的水泥和“丑陋”的砖块以它们的坚韧和执着,甚至是“牺牲”构筑起了金碧辉煌的底架。

    我们看到“普通”的伟大了吗?

    ⑨我们真心承认“普通”之不可或缺了吗?

    ⑩我们愿意为无数个“普通”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弥补吗?

    ⑪我问小雨。它依然悄悄地淅沥着。不声不响地滴答着……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 (1) 默读选文,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 (2) 根据文中提示分别完成【赏析式批注】和【理解式批注】。

      【赏析式批注】  

      ①试结合加点词语,对人物形象进行品析。

      【理解式批注】  

      ②这里的“微笑”和“叹气”矛盾吗?你如何理解?

    3. (3) 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话。

      小文:我发现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小雨”,读起来特别有味道。但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你能告诉我吗?

      小语:我是这样理解的,

    4. (4) 你如何理解“‘普通’的伟大”?请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链接材料】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 5.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①“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②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③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④“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⑤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青丝熬成白发

    ①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的每个项目,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饱含了南仁东的心血,更饱含了他的感情。

    ②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同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③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④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 (1) 本文介绍的是南仁东,为何不用“南仁东传”作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2. (2) 文中多次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何作用?
    3. (3)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 (4) 校门口10米外有条文化长廊,廊上高挂着歌颂时代楷模的楹联,请按照要求补充下联。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南仁东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艸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 B . “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 C . “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D . 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
    2. (2)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3) 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 . 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 C . “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坚强不屈。 D . 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4. (4) 选文与下面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 , 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注释】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②浮香:荷花的香气。③曲岸:曲折的堤岸。④圆影:圆圆的荷叶。⑤华池:美丽的池子。⑥飘零:坠落,飘落。

  • 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B . 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C . 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 尾联写作者的游览感受,一个热爱乡村生活,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2.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四、作文(50分)
  • 8. 岳飞那个在战火纷飞中,奋勇杀敌的身影;邓稼先那个始终站在研究第一线,昼夜计算筹划的身影;老王那个临死前送鸡蛋香油,一步一步走下楼梯的身影;父亲那个用大半辈子,一块砖一片瓦修建新台阶的身影……它们或令人感动,或令人愧怍,或令人惋惜。

    在你的生活中、阅读中,相信也有令你难忘、令你动容的身影,请选择一个跟大家分享吧!请以“那身影令人”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可以叙述真实的故事,也可以通过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小贴士】请你抓住细节描写,选用适合的抒情方式,写出人物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