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石桥市十五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六...

更新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uì      闲xiá      热 chì      宁wù        千重负jūn B . 游áo       烧zhuó     吞shì      凛liè        心有灵 C . 钦佩qīn      弱léi     告qìng      俯kàn        海市楼shèn D . 持jīn     猥suǒ      溅 bèng      约qì        怏不乐yāng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格林曾经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怎奈世事多变,而今的他却穷困潦倒,兀兀穷年 ,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B . 结束了这一阶段的工作,我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C . 这些诗歌,读来悲愤激越,慷慨淋漓 , 充满感人的力量。 D . 今年五一期间,风景秀丽的梵净山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___________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________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___________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 . 传播        恪守        规则 B . 传承        保守        规则 C . 传承        恪守        准则 D . 传播        保守        准则
  • 4.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 . 课堂上我积极举手发言,老师我点头示意,并夸我以前进步了。(“向”是介词,“比”是连词) C .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句中加点短语为偏正短语) D .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此句修改为:在“评卷”后加 “标准”)
  • 5. 文学常识与名著
    1. (1)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B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 《活版》 选自《梦溪笔谈》沈括,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活版,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       D .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编者是北宋郭茂倩。
    2. (2) 名著阅读。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勇敢大胆的船长,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能刺中鱼的心脏,鲨鱼死命挣扎,疯狂地搅动海水,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摔在水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

      上述文段选自(填人名)所著的《海底两万里》,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尼摩船长是一个的人。

  • 6. 默写。
    1. (1) ,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2.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3. (3) 政入万山围子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4. (4)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刘禹锡)
    5. (5) 诗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有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游山西村》陆游)
    6. (6)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一个句子是“。(《木兰诗》)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 7. 阅读下面的甲 乙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 (1) 解释下列对加点词语的

      出淤泥而不   染:

      亭亭净        植:

      自古人知兰    贵:

      所谓遁世无闷   是:  

    2. (2) 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 . 【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 . 【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 . 【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4. (4) 甲乙两文分别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 8. 阅读下面古诗。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景。在诗人们的笔下,草木仿佛都有了情思,成了精灵。 B . 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英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飞舞,寥寥数笔,风光满眼。 C . 黄莺频频地啼叫,在诗人戎显看来,是它在离别之际,向久住的湖上亭告别。 D . 韩愈诗语言轻灵,戎昱诗风格清新。两首诗构思角度新颖,读起来饶有情趣。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 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成长,电信诈骗团伙的诈骗手段、诈骗套路、诈骗群体也发生了改变。互联网金融企业办理的诈骗案件常有四种类型,分别为假冒借贷 APP诈骗、冒充工作人员诈骗、熟人贷款诈骗和外部诱导贷款诈骗案件,其中,假冒借贷APP诈骗和冒充工作人员诈骗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企业日常办理的诈骗案件中,假冒借贷APP诈骗案件、冒充工作人员诈骗案件最为常见,合计占比高达97%。这两类案件中,诈骗团伙通过链接或二维码传播假冒借贷APP实施诈骗,该假冒借贷APP的外观与真APP一致,但内在页面、产品设计十分粗糙,且无风控能力;或使用假工作证、假营业执照冒充互金公司客服、风控审核、贷款经理等人员身份实施电信诈骗。

    各类电信诈骗案件中,男性电信诈骗受害人多于女性;电信诈骗团伙的目标人群集中在 21-40岁;中南地区的电信诈骗受害人数量最多,东北地区的电信诈骗受害人数量最少;电信诈骗人员的整体诈骗成功率在20%以上,这意味着,每10个人接到诈骗电话,至少会有2个人被骗,平均资损金额在2900元以上。

    【材料二】2016-2017,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原告文化程度情况调查表

    【材料三】当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实困境

    (一)行业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银行、通信、运输、物流等行业主管部门虽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但“实名制”落实仍然“名不符实”,特别是“实名不实人”的问题依然突出,网络贩卖银行卡、手机卡渠道还未从根本上切断。犯罪嫌疑人作案号码多使用虚拟、虚假身份,与生活号码不交叉、不重叠,完成作案环节后作案号码、账号立即停用,公安机关无法判断其真实身份。

    (二)骗子的欺骗手段多样,让人防不胜防

        以下为目前已知的欺骗手段,希望大家提高自己的防骗意识。

        第一,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转到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

        第二,没有任何单位设置安全账号。所谓的安全账号百分之百都是骗子设置的。安全账号是哪个账号呢?是自己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自己保密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账号。所以公检法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的时候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会制作一些相关的谈话笔录,不会电话要求你把银行账号、密码告诉我,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这么做。所以请大家务必要注意。

        第三,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通过电信、报纸等部门公告,比如机动车限行要退养路费都会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做公开宣传,绝对不会打一个电话说我要退你的钱,这些都是骗人的。如果电话欠费,电信公司就会发一些欠费追缴单,也不会人工拨打电话。凡是涉及自己账户和密码的事情一定要冷静多想一想。

    1. (1) 阅读材料,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 . 诈骗团伙通过链接或二维码传播假冒借贷APP实施诈骗,该假冒借贷APP的外观与真APP完全一致。 B . 各类电信诈骗案件中,男性电信诈骗受害人多于女性。 C . 假冒借贷APP诈骗和冒充工作人员诈骗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D . 如果电话欠费,电信公司就会发一些欠费追缴单,也不会人工拨打电话。
    2. (2) 阅读材料二,你得出什么结论?
    3. (3) 阅读材料三,谈谈怎么样才能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写出两点即可)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 (1) 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

      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桂树飘香,绿叶轻摆,“不知人间忧欢”,是为了引出下文,衬托“我”忽视  

      至亲痛失亲人的悲情。

      B . “我”上门看望外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一方面是说外婆已经老迈,另

      一方面说明“我”太久没有看望外婆了。

      C . “我”成年后,仍然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太过冷漠,不知感恩。 D . “我”因为内疚和不安,所以决定于国庆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
    3. (3) 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
    4. (4) 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

    5. (5) 请写出文章最后画线句的含义。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爹娘树

    ①我的老家在一个山坳里,树木连绵遍野。那里的树与村里的人一样,绵延了不知多少代,其中与我相伴的那些树,令我永远牵念。一些树贴上了“老张家”的标签,是属于父母的,我亲切地唤作“爹娘树”。

    ②“爹娘树”品类不一,凡土生土长的树种都有些,大大小小有百余棵,遍布我家田间地头、屋前屋后。它们有分田地时带的,有老家院儿里祖传的,还有父母亲手培植的。父母把它们视若儿女,精心呵护并时常念叨:“说不定哪天就能沾上它们的光!”

    ③父亲个头不高,但身形灵活。过去,每年冬季,他都会腰别镰刀,蹭蹭爬上树干,修理那些疯长的枝丫。经过父亲的精心护理后,钻天杨开始“钻天”,洋槐树不再乖张,一株株如刚理过发的小伙儿般精神、帅气。父亲一边砍枝一边逗我:“小子呀,你也像这树一样,不修理就成不了材!”我叉腰抬头朝树上喊:“那你下来修理我呀!”说完,我俩都笑了。

    ④冬去春来,修剪过的树木冒出新芽,父亲又会剪些杨树枝,扦插在自家河埂上、沟渠边、农田里。他说:“每年栽一些,以后又是一片树林!”还真是这样,如今几十年过去,我老家的那几片杨树林已郁郁葱葱。

    ⑤记得哥哥结婚那年,父亲伐了几株高大的杨树和槐树,请了村里盖房把式最好的木匠,在山脚下盖起了5间土木新房,让哥哥风风光光将媳妇娶进了家。那些父亲一手培育成材的树木,即使不再撒下荫凉,也换了种方式继续帮着老张家遮风挡雨,开枝散叶。

    ⑥那年我考上师范,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高兴地放了一挂鞭,对着老房山墙外的两株老洋槐念念有词:“老洋槐啊,孩子的学费就靠你了!”说完,摩拳擦掌地砍起树来。靠着卖树木赚取的1000多元,父亲送我走出了大山,我得以进城求学。

    ⑦母亲虽然瘦弱,却能勤劳持家。母亲总会千方百计地从田野沟谷寻得各种果树苗,有柿树苗、枣树苗、核桃树苗、苹果树苗、石榴树苗……移栽在我家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费尽心思地侍弄、修剪和嫁接这些果木树。

    ⑧老房墙角处,有一棵李子树,可心的是竟然还有两枝大黄杏。盛夏,黄杏先熟。我对着黄澄澄的大黄杏,直流口水,“娘呀,这些大黄杏深得我心!”摘下杏来咬一口,酸甜可口,“太解馋了!”母亲喜滋滋地看着我吃,眼中充满了慈爱,说:“小时候带你走亲戚。你吃了人家一瓢大黄杏。我怕你嘴馋,就嫁接了两枝,好几次才成活呢。”我吃着黄杏,想着家里的那些果树,说:“这么多果树,得结多少果子啊,我们也吃不完呀!”母亲说:“吃不完的果子,你爹去集上卖,卖了钱也能贴补家用……”如今,那些树还在,一年年牵动着我回家的脚步。

    ⑨有一年秋天,我回家帮母亲摘柿子。当年的小树已高大挺拔,硕果满枝。在家的那些天,母亲略显神秘地领我走了几道谷、几块地,让我认认家里的果木树。在母亲的指引下,我知道了村北有三棵核桃树、五棵枣树,村东有两棵杏树、四棵花椒树,村南有两棵柿树、一棵山楂树,老屋附近还有四棵桃树、一棵李子树;也知道了这些果树参差的树龄、挂果的先后以及管理方法、收获时令。

    ⑩母亲坐在院里的苹果树下喘着气,说:“哪年我都会栽些树。如果真有一天我干不动了,或是不在了,你们照样能吃到应时的果子,摘了送人、卖钱都成。即便顾不上摘,也是个念想不是?”我连连说“是”。母亲满意地笑了,起身做饭,我却坐在原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默默地将那些树又一棵一棵地在了心田里。

    ⑪一日,父亲打电话说,村里修路要占地,要砍掉一片杨树林。他虽不舍,却识得大体。几日后,他招呼我回家,将得的4万元补偿款给我,说:“这些钱你帮我收着,等哪天我们有个大事小情,或者突然走了,就用这些吧。菜园地里还有两棵老香椿树,到时砍了给我俩做寿材,够用,挺好……”

    ⑫时光如梭,“爹娘树”年岁日长,明年将继续发新叶、结新果,可爹娘却会一直枯萎下去,终将滑向生命的冬季,不再回春。

    ⑬恍惚间,我已然站成了一棵树,与妻女、哥嫂一起成了“爹娘的树”,融在了山坳的密林之中……

    1. (1) 选文第②段画线处,写父母念叨“说不定哪天就能沾上它们的光”,阅读选文第③~⑧段,概括出“沾光”的几件事。
    2. (2) 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钻天杨开始“钻天”,洋槐树不再乖张,一株株如刚理过发的小伙儿般精神、帅气。

    3. (3) 概括选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
    4. (4) 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
四、写作(50分)
  • 12. 写作

    题目一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翻开记忆的相簿,拭去些许的灰尘,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你的点滴生

    活当中,最令你感到温暖的那段记忆是什么?是临行前母亲的叮咛声、是赛场上同学的加油声、

    是早市上商贩的叫卖声…… 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精选感人的生活情节,要有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要流畅、自然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题目二:

    刘禹锡由秋日风光而生发独特感受,郑振铎为误解了那只猫而有锥心之痛,韩少功因月光而感受到夜晚的美好,当岁月一天天从我们指缝间溜走,当青春一日日在我们眉宇间晕开,总会有那么一件事,那么一些人,甚至只是一抹阳光,一株小草……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叩击我们的心灵。

    请以“ , 在我的心头荡漾”为题,完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不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④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