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阜新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鸣(háo)  起(dié)  澎(bài)    义愤填(yīng) B . 徨(páng)     花(pǔ)  深(suì)     乎不同(jiǒng) C . (dàng)     笨(zhì)  徘(huí)    烟雾缭(rào) D . 补(xiào)     泛(làn)  强(juè)     移默化(qián)
  •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_____考验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城乡面貌_____,社会稳定,人民安乐。

    A . 严肃   改善   与时俱进   沧海桑田 B . 严肃   改变   日新月异   翻天覆地 C . 严峻   改变   与时俱进   沧海桑田 D . 严峻   改善   日新月异   翻天覆地
  • 3.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一颗颗硬币大的凹函。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许多小亮点。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躺一躺。

    A . 加点的“那”是代词,“铺”“吹”是动词。 B . 加点的“石板”“父亲”“台阶”“石匠”是名词。 C . 加点的“上”“出去”“有”是动词,“就”是副词。 D . 加点的“小”“快”是形容词,“一颗”是数量词。
  • 4. (2014·龙东)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 .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 .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劝学、孙权就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 B .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了第一辆车后,再次回到车场,不等身体养好又拼命拉车,后来祥子去有两个太太的夏先生家拉包月,他忍受不了苛待,又辞职回到车场。 C .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开篇以儿童读物、儿童教育入笔,接着讲述自己儿时得到的一本《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孝道虚伪的批判。 D . 《西游记》中在琵琶洞,悟空灭掉了蜘蛛精变成的七个妖女。在盘丝洞,悟空化身蜜蜂飞入山洞,与蝎子精女妖相斗受伤,后在观音和天神昴日星官帮助下,才取得胜利。
  • 6.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深林人不知,
    2. (2) 杨花榆荚无才思,
    3. (3) ,断肠人在天涯。
    4. (4) ,散入春风满洛城。
    5. (5) 《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 (6) 《逢入京使》中写诗人行色匆匆,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思亲之情的两句是:
    7. (7) 《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
二、阅读(15分)
  • 7.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诵《孝经》《论语》。

    1. (1) 解释加点词。

      当涉猎

      ②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邴原少

      ④欲可耳

    2. (2) 翻译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 (3) 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4. (4) 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鸟和冰山

    曹文轩

    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

    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催它赶路

    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它痴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

    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到底也没有再能飞上天空。它耷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听上去像在哭泣。

    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南方飘去?”

    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

    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暖,你会融化的!”

    “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

    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

    有人发现了冰山飘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惜:“它在向南漂去,这样,就要化掉的呀!”

    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

    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

    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

    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部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

    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

    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我能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翅膀,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

    “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

    “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不起来。

    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

    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

    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去吧!”

    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漩涡,困住了它。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

    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

    “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

    (选自曹文轩绘本故事《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

    1. (1) 情节是由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请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大鸟因为被冰山迷住而飞向冰山,导致脚被冻住。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3. (3) “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请概述文中四处画横线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并简析这样写的妙处。
    4. (4) 选文是一个绘本故事。如果要为下面这段文字配一幅图,该如何设计?请从画面布局、细节呈现等方面进行说明。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

    5. (5) 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

      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

      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

  • 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那些无用的美好

    ①明黄的灯光下,少女与长者对坐手谈,轻拈黑白棋子,以鹤的姿态优雅地飞落。这是女儿参与拍摄的电视短片中的镜头,看到这近乎唯美的画面,我不由叹道:“女孩子下棋真是件很美的事!”

    ②那年,女儿上初一,已有七年棋龄。她喜好围棋,我全程接送,风雨不误。棋院门前有棵老梨树,站在树下,隔着窗,如风敲寒竹,如雨打蕉叶。

    ③有一天,我从棋院接到女儿,两人说笑着往回走。走出不远,也来接儿子下课。寒暄几句后,他说起给儿子报了英语和奥数班的事。得知我女儿在学围棋,有什么用?”

    ④隔了几天,又在路上遇见那位爸爸,朝儿子吼叫着什么,一巴掌抡过去,孩子的脸上留下几道红痕,才知是孩子英语没过关,被他怒声斥责。

    ⑤女儿如受惊的燕子,闪扑进我怀里,调皮地吐吐舌头,在报班这件事上,我不曾给她压力。亦确是如此,后来痴迷上围棋,我便鼓励她对认准的事坚持下去。

    ⑥学棋久了,女儿会跟我聊些心得,如落子无悔、逢危须弃、不得贪胜等。看似高深的生活哲理,高手的对局像音乐,像书法,变幻无定,美不可言。从她的话语里,女儿还喜欢古筝、书法、绘画。我常常对女儿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也是一种成功。

    ⑦我认为孩子在上高中之前,只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合理利用在校时间,不如多接受艺术熏染,以怡养性情。

    ⑧在风清月朗的夜晚,弹一首好听的筝曲,或是铺开纸墨,抑或即兴挥毫,画竹画梅画鸟画鱼。如此清雅美好的生活。

    ⑨女儿还特别喜欢旅游,自她两岁多起,我每年都会带她到各地走走。

    ⑩我们去过椰风轻吹的海南岛,到过瓜果飘香的新疆,游历过古色古香的丽江,也收获着简单的快乐。

    ⑪有同事劝道,带孩子跑那么远,费钱又费时,等小孩子长大后,留不下太多印象。

    ⑫我听了笑笑,却不认同他的想法。在旅行中,女儿认识了许多新事物,同时变得独立、坚强。

    ⑬记得那年她刚三岁,我带她去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进到园中,她有些疲累,我提出要抱她,咱们歇会再走吧!”她躺到长椅上睡了会儿,醒后坚持自己走。

    ⑭记得她十三岁那年,我们去新疆的库姆塔格沙漠,连续翻越两座沙丘后,这时带的水只剩小半壶,女儿嘴上干得起了泡,您留着喝吧!”我紧紧抱住她,眼泪哗地淌下来。后来,想起那天的出游,我总会心头一暖,眼中泛起湿潮。

    ⑮《小窗幽记》中有言:“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高下。”女儿从自然怀抱中、山眉水目间,学会推己及人,都有着极好的人缘。乐观自信、宽容平和,有一颗喜悦、宁静且充满爱的心。在这样的心态下,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市重点高中。

    ⑯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很多娴雅的东西正逐渐被消解,被替代。然而,永远记得别只顾低头赶路,偶尔让心灵慢一些。

    ⑰要知道,那些看似无用却美好的事物,和阳光、空气一样,它们会成为你内在气质的外化,是你面对生活的底气和勇气。

    (选自《幸福•阅读》2018年第2期 有删改)

    1. (1) 文章重点记叙了哪些与女儿有关的“无用的美好”,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2) 赏析下面的句子。

      少女与长者对坐手谈,轻拈黑白棋子,以鹤的姿态优雅地飞落。

    3. (3) 文章③﹣⑤段的内容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4. (4) 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拥有的一种“看似无用却美好”的事物(或经历)。(不少于50字)
四、写作(50分)
  • 10. 作文。

         中国的书法不仅看重墨,更看重被墨切割成各种形体的空白;中国的国画也是这样,留空白,这空白或是湛蓝的天,大千世界的七彩都在这“白”中。其实,岂止书法、国画。

    无不如此,人生亦如此。请以“留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自拟标题;②立意自定(诗歌除外);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 11. 命题作文:生命中的一抹光彩

    要求: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