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18 浏览次数: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1.这种气体是( )
    A . H2S B . NO2 C . CH4 D . SO2
  • 2. (2018·河南) 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 . 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 . 分子的间隔变大 D . 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 3. (2022·北京市)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 . K2SO4 B . CO(NH2)2 C . NH4Cl D . Ca(H2PO4)2
  • 4. 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钒为金属元素 B .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C .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D . 钒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5.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B .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化石能源 C . 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D .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移走蒸发皿 D . 稀释浓硫酸
  • 7. (2022·长春) 东东同学用pH试纸测定家中几种物质的pH,数据如下表。其中呈碱性,不宜用手直接接触的是( )

    物质

    白醋

    橘汁

    纯净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3

    7

    13

    A . 白醋 B . 橘汁 C . 纯净水 D . 炉具清洁剂
  • 8. (2020·钟楼模拟)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 . 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 . 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 9. 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 .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 .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 10. 下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燃烧的条件 B . 收集CO2验证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 11. (2022·建湖模拟) 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NaCl B . 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KNO3 C . 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 . 30℃时,将等质量的 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
  • 12. 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可燃性气体中含有 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B

    鉴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C

    鉴别化肥 KNO3 和 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

    检验 NaOH 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20·德州)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     B .     C .     D .
  • 14. 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 .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C . Na2SiO3中Si为+6价 D .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5.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给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 . ①—Mg B . ②—MgCl2 C . ③—H2SO4 D . ④—Mg(OH)2
二、填空题
  • 16.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请从H、C、O、Na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将其化学式(或符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①2个钠离子。       

      ②碳酸根离子

      ③一种金属氧化物。       

      ④一种常见的酸(或碱)

    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②甲烷充分燃烧

  • 17.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碳达峰”、“碳中和”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 (1) 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一一聚二氧化碳。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 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 B . 便于加工生产 C . 扩大塑料的使用范围 D . 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 (2) 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燃料。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写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

      ②甲醇燃烧释放能量,其化学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该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还可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方式。

  • 18. 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1)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填离子符号)。
    2. (2) 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 (3)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4. (4)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通过实验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_______。
      A . Na2CO3溶液 B . MgCl2溶液 C . KNO3溶液 D . 酚酞试液
三、科学探究题
  • 19.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1. (1) 【引发思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100mL生理盐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2. (2) 【提出问题】溶液的某些性质是否可以通过定量实验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1】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分析图1实验数据: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是。说明在氯化钠未溶解时,蒸馏水几乎不导电,当氯化钠溶解后,离子浓度增加,电导率增大,当氯化钠全部溶解完毕后,离子浓度不改变,电导率也不再变化。

    3. (3) 【交流反思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请简要说明。
    4. (4) 【实验探究2】用氯离子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慢慢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交流反思2】推测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是否为零,并说明理由。
四、实验题
  • 20. (2018·青岛)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3. (3)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填字母序号)。
    4. (4)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5. (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科学探究题
  • 21. 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 (1)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2. (2)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

    3. (3)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填序号)。

      A . pH试纸 B . C . 紫色石蕊溶液
六、计算题
  • 22. 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g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石灰石粉末(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计算: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石灰石粉末质量/g

    15

    1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09.5

    121.2

    1. (1) 共生成二氧化碳g。
    2. (2) 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3) 计算后,同学们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认为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
七、单选题
  • 23. (2021·天津) 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达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H2O

    O2

    CaO

    Ca(OH)2

    B

    H2SO4

    HCl

    MgCl2

    Mg(OH)2

    C

    HCl

    CO2

    CaCO3

    H2O

    D

    FeSO4

    FeCl2

    Cu

    CuO

    A . A   B . B   C . C   D . D
八、推断题
  • 24. 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 (1) A的化学式为。A 与D反应的实质为
    2. (2) 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3. (3)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