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小区...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b>25</b>小题,共<b>25.0</b>分)
  • 1. 对隋唐时期的特征进行概括,较为准确地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中华民族大融合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中华帝国的衰弱
  • 2. (2020七下·潜江期末) “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语),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针对隋亡的教训,唐 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虚心纳谏 B . 实施和亲 C .  减省刑罚 D . 开放政策
  • 3. (2019七下·邹平期中)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 . 筒车 B . 耧车 C . 曲辕犁 D . 水排
  • 4. 一方面在与日本、天竺等的交往中,先进的唐朝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周边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唐朝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唐朝文化更加辉煌。依据材料指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突出特点是(    )
    A . 单一交往 B . 双向交流 C . 闭关锁国 D . 和亲
  • 5.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    )
    A . 汉武帝 B . 唐太宗 C . 隋炀帝 D . 唐玄宗
  • 6. 6.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清朝 D . 宋朝
  • 7. (2022七下·榆树期末) 下列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八王之乱 B . 玄武门之变 C . 七国之乱 D . 安史之乱
  • 8. 王安石在地方主政时,目睹“贫无立锥之地”的景象。为此他(    )
    A . 发动战争 B . 武装夺权 C . 统一全国 D . 实行变法
  • 9. (2016七下·东城期末) 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所率领的军队作战勇敢,所向无敌,但他最后却遭奸臣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后来,他的冤狱得以平反。在他的墓门上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就是(    )

    A . 寇准 B . 岳飞 C . 文天祥 D . 李自成
  • 10. (2019七下·邹平期中)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 . 开元盛世 B . 安史之乱 C . 唐末农民战争 D . 武则天统治时期
  • 11.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商品经济繁荣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江南地区开发 D . 统一国家发展
  • 12. (2019八上·苏州开学考) 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建立这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契丹族 B . 女真族 C . 蒙古族 D . 党项族
  • 13. 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
    A . 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 . 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 C . 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 . 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 14. 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象地描述了宋代的哪个节日(    )
    A . 中秋节 B . 元宵节 C . 端午节 D . 春节
  • 15. (2021·齐齐哈尔)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最后完成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南宋
  • 16. 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 . 《农政全书》 B . 《汉书》 C . 《资治通鉴》 D . 《史记》
  • 17. 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的根本原因是(    )
    A . 岳家军纪律严明 B . 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 C . 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D . 岳飞的忠君爱国精神
  • 1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 . 造纸术 B . 活字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 19.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谁推翻的(    )
    A . 李自成起义军 B . 东北满洲军队 C . 吴三桂的军队 D . 黄巢起义军
  • 2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中的“我”是明朝抗倭英雄(    )
    A . 岳飞 B . 戚继光 C . 郑和 D . 林则徐
  • 21. 以下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中属于元朝时开始管辖的是(    )
    A . 新疆和西藏 B . 西藏和台湾 C . 台湾和海南 D . 东北和新疆
  • 22. 历朝历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签订《尼布楚条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2016·南通) 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

    A . 棉纺织业基地出现 B . 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 . 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 .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 24. 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 . 设立特务机构 B . 制造文字狱 C . 实行八股取士 D . 设立军机处
  • 25. (2022七下·榆树期末)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    )
    A . 使沿海居民不再遭受倭患之苦 B . 使中国文化不能向世界传播 C . 使中国近代在世界上落伍了 D . 彻底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b>1</b>小题,共<b>15.0</b>分)
  • 2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请结合图示以“创新与发展”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展开论述。文中须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八项内容的朝代及影响(其他,相关介绍也可),并谈谈你的感想。要求: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字数300字左右。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b>1</b>小题,共<b>20.0</b>分)
  • 27.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为促进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元、明、清时,中央政府都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材料五: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①、②分别是哪个政权,建立这些政权的是什么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三点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 (4) 元朝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5. (5) 清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密切,为有效管辖西藏地区事务,清朝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两点即可)
    6. (6)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然后任选一,项发明,说明它所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