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石蜡熔化 C . 酒精挥发 D . 水的电解
  • 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 . 铁丝 B . 木炭 C . 红磷 D . 硫粉
  • 3.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 生铁 B . 羊毛 C . 塑料 D . 棉花
  • 4. 制作景泰蓝的轴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是27 B . 元素符号是Co C . 属于金属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
  • 5. (2021·福建) 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测稀硫酸的pH C . 倾倒稀硫酸 D . 滴加稀硫酸
  • 6. 将下列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会变红的是(   )
    A . NH3 B . O2 C . NO2 D . SO2
  • 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Ne——表示氖气 B . C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 Fe3+——表示亚铁离子 D . 2N——表示2个氮分子
  • 8.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嘴吹灭蜡烛——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 .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C . 木柴架空——增大空气中氧气浓度 D .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9. (2018·南京)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B . 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剂 C .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D . 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10. 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

    受热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C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

    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不能混用

    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 CO2气体(HCl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B . CuO固体(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 12. 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转化①是氧化反应 B . 甲、乙、丁属于氧化物 C . 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 . 转化②中,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 13.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铁生锈条件

    探究燃烧条件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硝酸铵溶解吸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pH传感器分别插入三只盛有相同体积蒸馏水的烧杯中,打开磁力搅拌器,同时采集数据,再向三只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适量的柠檬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氢氧化钠溶于水,说明OH-浓度越大pH越大 B . ②表示氯化钠溶于水,pH=7说明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离子 C . ③表示柠檬酸溶于水,说明H+浓度越大pH越小 D . 柠檬酸溶液和氢氧化钠能发生中和反应
  • 15.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足量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与反应步骤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点气体中一定含N2 , 还含有CO2和O2中一种或两种 B . b点气体由两种分子构成 C . c点气体中CO2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D . 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二、实验题
  • 16. 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组合是(填字母)。

      A.①②⑦⑧        B.①③④⑥⑨        C.①②⑥⑧⑨        D.①③⑤⑥⑧⑨

    2.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请设计实验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17.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 (1)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
    2. (2) 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 B . 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C . 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 D . 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3. (3)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②海洋吸收: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碳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工业上用氢氧化钙实现“碳捕捉”,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3.7g,要使该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沉淀,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三、综合题
  • 18. 某实验室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三种溶质,为减少水污染并节约成本,回收硫酸锌、金属铁和铜,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步骤1—4的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 (2) 固体a的成分是
    3. (3) Y是(写名称)。
    4. (4) 步骤1和步骤3发生的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1. (1) 生理盐水的溶剂是
    2. (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 .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 D .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 (3)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①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A、B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A中溶解的溶质是(填“甲”或“乙”),烧杯B中的上层清液属于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需加水mL(水的密度为1g/cm3)。完成稀释的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混匀。

      ③现有t2℃时的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30g

      B.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分别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于析出乙的质量

      D.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20. 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为单质,B、C为氧化物,组成D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H可用作干燥剂,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写出化学式:D
    2. (2) 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F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 硫酸铜及硫酸锅晶体(CuSO4·5H2O俗称胆矾,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实验中。
    1. (1) Ⅰ、结构与类别

      构成硫酸铜的微观粒子是(填符号)。

    2. (2) 硫酸铜属于____(填字母)。
      A . 化合物 B . 氧化物 C . D . E .
    3. (3) Ⅱ、性质

      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其中两种主要成分(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判断依据是

    4. (4) 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将25.0g胆矾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简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计算出图中X的值是

      ②650℃时,CuSO4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剩余7.2g固体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6. (6) 检验该气体中是否含水蒸气的装置是(填字母)。
    7. (7) 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被D、E吸收,装置D、E分别增重4.5g、4.4g,则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