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3-07-20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B . 此时A带正电,B带正电 C . 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仍然张开 D . 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仍然张开
  • 2. 就字面上理解,“点电荷”就是带电体,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点。下列有关点电荷和库仑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电荷是一个实际模型,真正的点电荷是存在的 B . 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 C .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 D . 两带电荷量分别为的球体间的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用公式来计算
  • 3. 如图所示,这是静电除尘机原理示意图(俯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带负电的尘埃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图中虚线为电场线(方向未标),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荷量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 B . 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加速度不断变化 C . 每个尘埃的运动轨迹都与一条电场线重合 D . 尘埃在图中A点所受的电场力小于其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
  • 4. 在雷雨云下,有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已知一质量为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 , 电子的电荷量 , 该雨滴携带的电子的最小数目约为(   )
    A . B . C . D .
  • 5. 若“天宫一号”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与地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为。已知地球半径为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则“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为(   )
    A . B . C . D .
  • 6. 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如图所示,O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点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若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在从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 . 电子在从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 . 若在a点给电子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初速度,电子可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D . 若在a点给电子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初速度,电子不可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 7.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金属小球A和B,两球带同种电荷(均可视为点电荷),它们之间用一绝缘轻弹簧相连,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如果将A和B所带电荷量都加倍,当它们重新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 , 则的关系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 . ab一定带异种电荷 B . 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C . 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D . 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 9. 如图甲所示,是一条直线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某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经A点运动到点,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

     

    A . 带电粒子在两点所受的电场力 B . 两点的电场强度 C . 电场强度方向为从A D . 电场线的方向可能是从A
  • 10.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相距r时,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将两球接触后分开,放回原处,相互作用力大小仍等于F,则两球原来所带的电量及电性(   )
    A . 可能是等量的同种电荷 B . 可能是不等量的同种电荷 C . 可能是不等量的异种电荷 D . 不可能是异种电荷
三、实验题
  • 11. 图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平直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实验前用铅笔在木板上两个适当位置画上两条与木板垂直的平行刻线 , 并用刻度尺测出两条线间的距离为。开始时将小车(质量为)置于长木板上,然后向轻质砂桶内缓慢加入砂子,直到小车将要开始运动;再将小车移到处,使小车前端与刻线对齐,然后用天平称量出质量为的砂子,将砂子继续添加到砂桶内,释放小车,用停表记录小车前端到达刻线所用的时间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各空均用实验中的测量量及已知量表示)

    1. (1)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 (2) 若满足砂桶和砂子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用质量和重力加速度表示)。
    3. (3) 若不满足砂桶和砂子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用质量和重力加速度表示)。
  • 12.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提供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若干、纸带、重锤、夹子.已知重锤的质量为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 (1) 该同学还应补充的实验器材是
    2. (2) 该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点对应重锤自由下落的初始位置,该同学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了三个连续的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该同学选择段来验证重锤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则他还只需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测量段的长度 B . 测量段的长度 C . 测量段的长度 D . 测量段的长度
    3. (3) 根据图乙中的纸带,可求得重锤在段重力势能减少了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4) 在某次实验中,该同学测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 , 则重锤和纸带(纸带的质量不计)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
四、解答题
  • 13. 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静止着两个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物体A和B(均可视为点电荷),它们间的距离为r , 物体A和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重力加速度为g , 静电力常量为k
    1. (1) A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
    2. (2) 如果将A的电荷量增至+4Q , 两物体开始运动,当它们的速度达到最大时,求A、B之间的距离。

  • 14. 如图所示,一倾角、高为的直角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点上有一定滑轮,物块和B(可视为质点)通过轻而柔软的细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其中的质量为;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距离为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两物块后,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滑轮的质量、半径和摩擦均可不计,重力加速度为。求:

    B刚好落地时的速度大小;B的质量。

     

  • 15.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圆形光滑绝缘细管,细管管口半径远小于细管弯曲半径R , 在中心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在圆形绝缘细管中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管壁的作用力大小为6mgg为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 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对管壁的作用力F的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