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自贡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5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18.0分)
  • 1. 央视《国宝大会》(第二季)“舟楫千里”节目介绍:隋炀帝开了许多新的河道,连接了原有的自然和人工河道,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该“大动脉”指(   )
    A . 都江堰 B . 赵州桥 C . 大运河 D . 长城
  • 2. 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 民族交融 B . 对外交流 C . 经济繁盛 D . 多彩艺术
  • 3. 据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元朝 D . 清朝
  • 4. 对联蕴含历史信息。如图对联称赞了一位打败占据台湾38年西方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开台圣王”指(   )

    A . 戚继光 B . 郑成功 C . 林则徐 D . 邓世昌
  • 5. 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 .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

    严复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A . 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 . 推动民主共和传播 C .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 .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7.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   )
    A . 冲击旧制,思想启蒙 B .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C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 拒绝签字,维护主权
  • 8.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派针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时,中共的态度是(   )
    A . 扰乱形势,积极救蒋 B . 讨伐张杨,震慑中共 C . 扩大事态,挑起内战 D . 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 9. 在自贡市某校举办的“讲好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征文比赛中,某同学搜集了如下材料,据此推断他的征文题目为(   ) 

    A . 《北伐建奇功,秋收总指挥——卢德铭》 B . 《烽火长征路,遵义洒热血——邓萍》 C . 《走进千年盐都,寻找盐的味道——抗日献金》 D . 《537.7高地!——听太公讲那抗美援朝的事》
  • 10.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装配出了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之后,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就(见表)。这主要得益于(   ) 

    项目

    年份

    汽车总数

    解放牌汽车(整车)

    吉斯150型汽车(仿苏)

    1955

    61

    61

    1956

    1654

    1225

    429

    1957

    7904

    6227

    1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改革开放 C . “三步走”战略 D . 西部大开发
  • 11. 据统计,1979年秋,小岗村全队共收粮食13.2万多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5年产量的总和;向国家出售粮食2.99万斤,是任务的10倍;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上升到400元,“讨饭庄”一跃为“冒尖庄”。小岗村成为“冒尖庄”的主要原因(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三大改造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国有企业改革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战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 C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13. 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基础,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英国“宪政”的奠基性文件之一。材料中的“它”指(   )
    A . 《大宪章》 B . 《权利法案》 C . 《独立宣言》 D . 1787年美国宪法
  • 14.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衔接并交错在一起的,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
    A . 范围广规模大进展快 B . 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 C . 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 . 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 15.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改革宣言。从法令内容上看,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改革最终使2100万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这反映了俄国(   )

    A . 推行文化教育 B . 废除农奴制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向西方学习
  • 16.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为此,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急剧的转变”表现为(   )
    A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开始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 17. 《国际关系史》(第七卷)指出: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宣称,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进行干涉,且没有“地理界线”。这反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   )
    A . 控制欧洲 B . 干涉亚洲 C . 独霸美洲 D . 称霸世界
  • 1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成员国的关税普遍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
    A . 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B .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 . 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 19.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一【自主梳理——早期军事近代化】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____ 

    ____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年

    广东水师学堂

    任务二【情境再现——人民军队新型化】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任务三【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 (1)  请完善表格横线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推行军事现代化”的主要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所做的成功探索。(选取两幅及以上图片,简要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依据金九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试拟一主题,并加以说明。(选取两个及以上信息,中外关联,主题明确,表达成文,言之有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