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7-03 浏览次数:3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每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某小组通过科普了解到航天服是由多种材质组成,现选取其中四种,请选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棉针织品 B . 羊毛 C . 尼龙膜 D . 蚕丝
  • 2. 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 取一定量粗盐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
  • 3. 某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利用自来水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操作①为加热煮沸 B . 操作②可以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C . 经过操作③可以得到白色固体a D . 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等量的水样①②中,报荡,水样①产生的泡沫比②多
  • 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两个钠原子一2Na+ B .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 . 两个水分子2H2O D .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5.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雷雨天过后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肥,促进庄稼生长。其中涉及到的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B . 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C . 参加化学反应的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 .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6.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铁粉和二氧化锰

    用磁铁吸引

    B

    鉴别NaOH和NH4NO3

    加入水,测温

    C

    鉴别CH4和H2

    点燃后罩干冷烧杯

    D

    鉴别NH4Cl和KNO3

    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等质量的Mg、Fe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 温度从t2降至t1时,溶液a析出溶质质量大于溶液b C . 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8. “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坚持绿色低碳出行 B . 就地焚烧枯枝落叶 C . 努力减少废气排放 D . 积极开发新能源
  • 9.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邯郸馆陶:烧制黑陶 B . 邢台内丘:制做白瓷 C . 承德滦平:抡铁花 D . 张家口蔚县:剪纸
  • 10. 分类是研究和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碱、烧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B . 冰、干冰和可燃冰都是有机物 C . 石蜡、玻璃和海波都是非晶体 D . 铜、石墨和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
  • 11. 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
    A . 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B . 水中加入蔗糖后变甜 C . 压缩太空棉体积变小 D .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
  • 12. 学习科学,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红外线用来验钞 B . 发现天然气泄露先关闭阀门 C . 大量服用微量元素增强体质 D . 雷雨天气在大树下避雨
  • 13. 利用下列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甲:用pH试纸测量雨水的pH是否大于5.6 B . 乙:选用50mL量筒量取46mL水 C . 丙:鉴别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D . 丁:物体不受阻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 14. 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旋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B .  乙:手触摸烧杯外壁发烫、说明浓硫酸与水反应放热 C .  丙:a管内液体被喷出,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 .  丁:水银温度计的液柱变长,说明温度升高水银分子体积变大
二、填空题
  • 15. 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其原因是:;冷却至室温,U型管内液面(选填“左高右低”“左低右高”或“不变”),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16. 如图所示为沼气形成及用途的简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沼气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否属于化石能源(选填“是”或“否”)。
    2. (2) 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N、P、K等肥料,其中(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 (3) 沼气池的综合利用有利于解决“三料”(燃料、饲料、肥料)的矛盾,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能提供优质肉类,其中瘦肉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4. (4) 厨余垃圾也可做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下列属于厨余垃极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瓜果皮核 B . 废旧电池 C . 化学实验室废液 D . 废弃塑料 E . 过期食品
三、综合题
  • 17.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 (1)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装置图,①中棉花的作用;我们可用注射器代替仪器a,其优点是;请选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填序号)。

    2. (2) 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图中酒精灯上加网罩的作用是。试管①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8.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保护金属资源是有效措施之一,某小组设计的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过程如图所示。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是有毒气体,C是常见的溶剂,I是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

    1. (1) 物质I的化学式为
    2.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 (4) 物质A的一种用途为
  • 19. 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设计并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和试管中装有适量的水,A、B是两个相同的温度计。

    1. (1) 组装器材时,酒精灯应(选填“熄灭”或“点燃”)以便确定石棉网的位置。
    2. (2) 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间隔1min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液而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水在沸腾过程中,

    3. (3) 实验中,还观察到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却不沸腾,这是由于
  • 20. 松花蛋是一种美食,但直接吃会有一种涩味。为了解其原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某食品加工厂对其制作过程展开探究。
    1. (1) 任务一:调查配料

      技术检验部工作人员提供了配料:鸭蛋、水、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末等,其中纯碱的化学式为

    2. (2) 任务二:腌制松花蛋的浸泡液中有哪些溶质?

      【做出猜想】猜想一:CaO、Ca(OH)2、NaOH、NaCl

      猜想二:Na2 CO3、NaOH、NaCl

      猜想三:Ca(OH)2、NaOH、NaCl

      猜想四:NaOH、NaCl

      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因为浸泡液中一定没有,为探究其余褙想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3. (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

      则猜想二不成立

      ②取样通入适量气体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猜想三成立、猜想四不成立

      但老师认为:由以上方案得出猜想二不成立不够严谨,他认为不改变药品种类只需改用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4. (4) 任务三:食用时如何改善松花蛋表面的涩味?

      同学们一致认为:松花蛋浸泡液中各物质无论是否恰好反应,浸泡液一定显碱性,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请你选出改善涩味的调料(填字母)。

      A.食盐                B.食醋                C.小苏打

      【交流反思】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浸泡松花蛋的废液应加入酸性物质处理至达标后排放。

四、计算题
  • 21.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g。
    2. (2)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