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二)

更新时间:2023-08-15 浏览次数: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贵州气候湿润宜人,宣居宣作。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好贵州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肆意开发溶洞供游客观赏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倡导环保理念,低碳出行
  • 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检查气密性 D . 称量药品
  • 3. 从微观角度分析。“搜救犬作通过味觉进行搜救”是因为(   )
    A . 分子间有间隔 B . 分子的体积变小 C .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将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可食用 B . 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C . 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 D . 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问题,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 5. 下列物质除杂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 . 铜粉中含杂质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 NaCl溶液中含杂质FeCl2 ,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C . Na2SO4溶液中含杂质NaOH,加入足量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D . Mg(NO32溶液中含有杂质MgCl2 ,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 6. 分别向溶质质量之比为42:53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将图2的阴影部分与图1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可知NaHCO3和Na2CO3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 图1中a点溶液所含的粒子有H2O、Na+、Cl-、OH- C . 图2中0~8s主要发生Na2CO3转化成NaHCO3的变化 D . 图2所示实验比图1所示实验产生CO2的质量多
二、填空题
  • 7. 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成功举行。本次奥运会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力量”。请用化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 (1) 本次冬奥会食谱丰富多样。早餐的主食有饺子(主要有猪肉大葱馅、素馅),其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有。在烹饪食品时使用的加碘食盐,其中的碘指的是(填“原子”“元素”或“物质”)。
    2. (2)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制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即通过压力变化使液态或固态的二氧化碳汽化(或升华)实现制冰。此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此制冰技术与氟利昂制冷相比,具有的优点。
    3. (3) 此次奥运主火炬“飞扬”的燃料使用了氢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主火炬通过遥控电动调节阀控制燃气流量实现熄灭主火炬,其灭火原理是
    4. (4) 本次奥运会使用了由聚乳酸塑料[化学式为(C3H4O2n]制成的一次性餐具,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该材料属于(填“ 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 8. “宏观一符号一微观”是我们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
    1. (1) 碳与碳的化合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中小球均表示碳原子。

      ①图中甲所示物质的名称是

      ②图中甲、乙所表示物质性质的差异是

      ③图丙所示的物质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 (2) 科学家发现氨气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在方框丁内将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以上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粒子名称)。

三、实验题
  • 9.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2. (2) 仪器①的名称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干燥二氧化碳,装置D中的试剂是浓硫酸,应选用的装置有(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3. (3) 利用装置F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实验过程及现象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综合题
  • 10.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 (1) 资料一: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视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2022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推进地下水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写出一种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2. (2)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3. (3)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匮乏 C . 可以用肥皂水降低水的硬度 D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4. (4) 资料二: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开设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其中利用饱和乙酸钠溶液做温热的“冰球”实验,乙酸钠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3

      40.8

      46.5

      54.5

      65.5

      83

      139

      ①图中溶解度曲线图中最符合乙酸钠溶解度变化的是(填“甲”、“乙”或“丙”),40 ℃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②若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

  • 11.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推动社会发展。
    1. (1) 不锈钢:常用来制炒锅,这是利用不锈钢有
    2. (2)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R、铁(Fe)、铜(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硫酸体积相同)。请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度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

      立即产生气泡,速度较快

      实验结论

      R、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 (3) 金属锈蚀是致使金属资源消耗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弄清金属锈蚀的原因,实验小组借助图中所示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①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明显生锈,干燥的钢丝棉没有生锈,此现象说明

      ②该实验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实验中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

      ③实验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的目的是。实验结束时,发现浸没在蒸馏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改进方案

      ④了解了金属锈蚀的原因,请你提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条措施

  • 12.           
    1.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试管甲中的现象是,试管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结束后,该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于是将混合液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分别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K2CO3溶液呈碱性。

      探究一:滤渣的成分

      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为,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3. (3) 探究二:滤液的成分(除酚酞)

      【提出猜想】K2SO4、KCl、HCl和BaCl2

      【交流讨论】小李同学认为猜想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4. (4) 【进行实验】小红同学观察滤液为无色,根据此现象设计实验检测滤液中溶质成分。

      加入试剂

      实验方案

      结论

      滤液中溶质为KCl、BaCl2

    5. (5) 【拓展与提升】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 ,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钾肥施用,然而K2CO3不能与(填一种化肥)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五、计算题
  • 13.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若需要二氧化碳气体88 kg,需要碳酸钙的质量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