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真题】2023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湖北卷)

更新时间:2023-06-20 浏览次数:134 类型:高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 1. 2022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

    A . 能级之间的跃迁 B . 能级之间的跃迁 C . 能级之间的跃迁 D . 能级之间的跃迁
  • 2. 2022年12月8日,地球恰好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此现象被称为“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火星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2,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 )

    A . 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约为27:8 B . 当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远时,两者的相对速度最大 C . 火星与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9:4 D . 下一次“火星冲日”将出现在2023年12月8日之前
  • 3. 在正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MN两点,其电势分别为 , 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则M点到电荷Q的距离比N点的远 B . , 则M点到电荷Q的距离比N点的近 C . 若把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则 D . 若把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则
  • 4. 两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分别为 , 在某平直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现将它们编成动车组,设每节动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在编组前后不变,则该动车组在此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 . B . C . D .
  • 5. 近场通信(NFC)器件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通讯,其天线类似一个压平的线圈,线圈尺寸从内到外逐渐变大。如图所示,一正方形NFC线圈共3匝,其边长分别为 , 图中线圈外线接入内部芯片时与内部线圈绝缘。若匀强磁场垂直通过此线圈,磁感应强度变化率为 , 则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接近( )

    A .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楔形玻璃的横截面POQ的顶角为OP边上的点光源S到顶点O的距离为d , 垂直于OP边的光线SNOQ边的折射角为。不考虑多次反射,OQ边上有光射出部分的长度为( )

    A . B . C . D .
  • 7.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为 , 振幅为。介质中有ab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位于处。某时刻b质点的位移为 , 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 )
    A . B . C . D .
  • 8. 时刻,质点P从原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按图示的正弦曲线变化,周期为。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P回到原点 B . 时,P的运动速度最小 C . 时,P到原点的距离最远 D . 时,P的运动速度与时相同
  • 9. 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粗糙杆上,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杆上MN两点与O点的距离均为lP点到O点的距离为OP与杆垂直。当小球置于杆上P点时恰好能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M点向下运动到N点,在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 小球在P点下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再变大 D . M点到P点和从P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
  • 10. 一带正电微粒从静止开始经电压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压为。微粒射入时紧靠下极板边缘,速度方向与极板夹角为 , 微粒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到极板左右两端的水平距离分别为L , 到两极板距离均为d , 如图所示。忽略边缘效应,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微粒穿过电容器区域的偏转角度的正切值为2 D . 仅改变微粒的质量或者电荷数量,微粒在电容器中的运动轨迹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11. 某同学利用测质量的小型家用电子秤,设计了测量木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如图(a)所示,木板和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电子秤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放在电子秤上的重物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调节滑轮,使其与木块A间的轻绳水平,与重物B间的轻绳竖直。在木块A上放置n)个砝码(电子秤称得每个砝码的质量),向左拉动木板的同时,记录电子秤的对应示数m

     

    1. (1) 实验中,拉动木板时(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
    2. (2) 用分别表示木块A和重物B的质量,则m所满足的关系式为
    3. (3) 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图像,如图(b)所示,可得木块A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2. 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所用器材如下:

    电压表(量程 , 内阻很大);

    电流表(量程);

    电阻箱(阻值);

    干电池一节、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1. (1) 根据图(a),完成图(b)中的实物图连线。
    2. (2) 调节电阻箱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记录其阻值R、相应的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c)所示,则干电池的电动势为V(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阻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该小组根据记录数据进一步探究,作出图像如图(d)所示。利用图(d)中图像的纵轴截距,结合(2)问得到的电动势与内阻,还可以求出电流表内阻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4. (4) 由于电压表内阻不是无穷大,本实验干电池内阻的测量值(填“偏大”或“偏小”)。
  • 13.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左右两汽缸粗细均匀,内壁光滑,横截面积分别为S , 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在底部连通。两汽缸中各有一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左侧汽缸底部与活塞用轻质细弹簧相连。初始时,两汽缸内封闭气柱的高度均为H , 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现往右侧活塞上表面缓慢添加一定质量的沙子,直至右侧活塞下降 , 左侧活塞上升。已知大气压强为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汽缸足够长,汽缸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 (1) 最终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2. (2) 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添加的沙子质量。
  • 14. 如图为某游戏装置原理示意图。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半圆形竖直挡板,其半径为2R、内表面光滑,挡板的两端AB在桌面边缘,B与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C点的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由A点切入挡板内侧,从B点飞出桌面后,在C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内侧,并恰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D。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忽略空气阻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1. (1) 小物块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
    2. (2) BD两点的高度差;
    3. (3) 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
  • 15.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t = 0时刻,一带正电粒子甲从点P(2a , 0)沿y轴正方向射入,第一次到达点O时与运动到该点的带正电粒子乙发生正碰。碰撞后,粒子甲的速度方向反向、大小变为碰前的3倍,粒子甲运动一个圆周时,粒子乙刚好运动了两个圆周。已知粒子甲的质量为m , 两粒子所带电荷量均为q。假设所有碰撞均为弹性正碰,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撞过程中不发生电荷转移,不考虑重力和两粒子间库仑力的影响。求:

    1. (1) 第一次碰撞前粒子甲的速度大小;
    2. (2) 粒子乙的质量和第一次碰撞后粒子乙的速度大小;
    3. (3) 时刻粒子甲、乙的位置坐标,及从第一次碰撞到的过程中粒子乙运动的路程。(本小问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写出答案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