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7-06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lì , 全体都震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①lì

  • 2.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      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______。

    ③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

    A . 视察     期盼    进而 B . 视查    期盼    因而 C . 视查     期待    因而 D . 视察    期待    进而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 .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C . 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 . 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光明的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 .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C .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未来的不同走向,决定着国民生活和世界经济的提升。 D .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深感祖国的强大与温暖,此生属于中国,此生无怨无悔。
  • 5. 填空
    1. (1) 《木兰诗》中表达北方天气苦寒,战地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2. (2)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争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3. (3)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4. (4)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的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唐诗《逢入京使》中有一句“。”,也是此意。
    5. (5)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句子是:  ,
  • 6. 名著阅读。

    他(祥子)扯开大步,去找A_______。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只差着对翅膀把他送到那里。只要见着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此刻的急切又超过了去见曹先生的时候,曹先生与他的关系是朋友,主仆,彼此以好换好。

    1. (1) 该选段出自(填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在祥子心中可依靠的人,一个是A(填人名),另一个是把他当作朋友的曹先生。
    2. (2) 后文中曹先生被学生阮明出卖,全家被迫离开北平,阮明出卖曹先生的主要原因是:
  • 7.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爱我黄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流域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都极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缺乏。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47亿立方米,不到长江的7%。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2020年沿黄各省万元GDP用水量平均值大大高于全国均值。

    黄河上游、中游不仅有以汾渭平原、河套平原为主要载体的粮食主产区,还有以大同、鄂尔多斯盆地为主的能源富集区,且生态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农牧业潜力巨大。下游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且制造业基础比较雄厚,应在注重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同时加大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

    材料二

    “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1855年,自古“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正是在兰考附近再次决口,改道从东营入海。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忧心黄河之病,着眼黄河之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直很重视,反复叮嘱要保护好“中华水塔”,守住一条红线——“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万千泥沙沉积带来的年轻土地,孕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

    600多种植物构成了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每年有超过600万只鸟类在此迁徙、越冬,40多种鱼类在此产卵繁殖……

    海风吹拂,芦花摇曳,几只鸿雁、斑头雁栖息在水中小洲上,十分安详。

    这些年通过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推进湿地修复,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1. (1) 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 (2)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他深情地说:“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

      河,形声字,从水、可声。《说文解字》:“河,水。出焞(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中的“河”是的通称。“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中的“河”是指

    3. (3) 我市即将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届时学校也将举办一系列活动,请你为学校设计一项活动。
二、阅读欣赏(50分)
  • 8.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袁枚(清)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

    注释:“白日”指阳光。

    1. (1) 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 (2) 本诗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卖蒜老叟》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无他,但手熟    尔    

      ②尔安敢吾射      轻     

      ③叟能如乎        是     

      不肯告人姓氏    卒     

    2. (2) 翻译句子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3. (3) 你从两位老人身上得到怎样共同的启示?
    4. (4) 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 10. 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 (1) 选文语言历来被人称道,请就其某一特点作简要说明。
    2. (2) 选文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夹叙夹议,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 11. 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噬菌体与细菌的“相生相杀”

    ①生活中,我们被各种病毒感染后会患上感冒、肺炎等。其实,细菌也会被多种病毒感染,能感染细菌的病毒统称为噬菌体。噬菌体无处不在,有细菌的地方就会有噬菌体。

    ②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用棉签在我们面部用力摩擦取样(既有细菌又有噬菌体),然后把棉签放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随后我们把菌液过滤除菌,得到无菌的清液(只剩下噬菌体),再将这个清液与葡萄球苗混合后一起涂在培养基上,等葡萄球菌长满培养基后,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其中有一些透明的斑点,这就是“噬菌斑”,是噬菌体感染周围的细菌(也就是葡萄球菌),并将它们裂解造成的。

    ③早在100多年前,英国微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特沃特就观察到了这个现象,但他没有搞清楚这种能让细菌裂解的物质究竟是什么,也没有进行深入探讨。法籍加拿大科学家费利克斯·德赫雷尔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在1917年发表论文时明确指出,这是因病毒感染细菌而造成的,并正式以“噬菌体”命名这种病毒。

    ④现在我们知道,噬菌体就是一种典型的病毒,它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着基因组核酸共同组成。噬菌体有些是球形的,有些是丝状的,有些是球状的头部连着杆状的尾部,这与噬菌体识别并感染它的宿主细菌有关。

    ⑤在生命科学发展历史上,噬菌体做过许多重要的贡献。科学家以噬菌体为研究对象,弄清了遗传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揭示了遗传密码的奥秘;了解了核酸如何复制自己,并把遗传信息传递下去;研究了遗传信息如何转变为有功能的蛋白质等。噬菌体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创立打了头阵。

    ⑥对科学家来说,噬菌体是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有用工具,因为它不仅易于进行基因操作,也容易扩增和筛选。2018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项技术的核心是构造一个噬菌体库,在每个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基因序列,噬菌体复制时会把这段基因和外壳蛋白一起表达,并把它展示在噬菌体的表面。由于每个噬菌体所带的外来基因序列各不相同,整个噬菌体库可以带有数以百亿计的外来基因。

    ⑦在后续应用中,科学家让这些噬菌体和目标物质(比如某种肿瘤蛋白)结合,洗去不能结合或结合不牢固的噬菌体,而结合最牢固的噬菌体可再次感染细菌进行扩增。经过几轮这样的筛选,就可以得到与目标物质结合力最强的菌体。再通过测序明确其中的基因序列,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基因了。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最早发明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建立了一个展示6个氨基酸的随机多肽的菌体库,得到了一些具有特殊结合能力的多肽。英国科学家格雷格·文特进一步把这项技术拓展到让噬菌体展示抗体分子,用来筛选具有特殊结合能力的抗体。

    ⑧我国也有利用噬菌体治疗的成功案例。1958年,上海炼钢工人那财康在劳动时被钢水烫伤,烧伤面积高达89%,手术后出现耐药细菌感染的问题。在无药可用的情况下,我国细菌学专家余教授带领医学团队精心分离了噬菌体,成功控制了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成为一段佳话。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耐受多种药物的“超级细菌”不断出现,治疗细菌感染再度成为难题。因此,人们又想到了噬菌体技术。如今,全球涌现出一大批研发噬菌体药物的公司。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希望利用“噬菌体鸡尾酒”(即混合了10种以上噬菌体的制剂)和经过基因工程修饰强化的噬菌体来治疗细菌感染。比如,奥地利的法格迈德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混合菌体制剂PM398,用来治疗人工关节的感染。和正常的人体组织不同,人工关节处的微生物很容易长成“生物被膜”,也就是分泌一些多糖物质把自己包裹起来,使药物不容易接触菌体。该公司开发的噬菌体可以帮助消解生物被膜,与抗生素联用可以杀灭97%的细菌。目前,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动物研究,希望在近期推向临床试验。

    ⑨噬菌体是完全寄生性的,离开了宿主细菌就无法生存且很快失活,所以噬菌体不会对细菌“赶尽杀绝”。事实上,许多噬菌体除了裂解性感染细菌以外,还有另一种感染模式——溶原性感染。在这种感染模式下,噬菌体会把自己的基因插入细菌基因组中,并关闭自己几乎所有的基因表达,保持静默。噬菌体会随着细菌的生长繁殖一起复制,直到机会成熟时再次进入裂解性感染模式——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去感染新的细菌。

    ⑩噬菌体对细菌是进行裂解性感染还是溶原性感染,是受到精密调控的。细菌的生理状态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宿主细菌的状态不佳或营养缺乏时,噬菌体往往会进入裂解性感染模式,逃离这个宿主,去寻找更可靠的宿主。除此,噬菌体会通过信息交流来“告诉”同类噬菌体应该进行裂解性感染还是溶原性感染。2017年以色列魏放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芽孢杆菌噬菌体感染时会向环境中分泌一种由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随着感染的延续,小肽的浓度会不断增加。当小肽达到一定浓度时,噬菌体就会由裂解性感染转为溶原性感染。这种噬菌体之间的“通信”有助于噬菌体更好地适应环境。

    《科学画报》

    1. (1) 通读全文,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2. (2) 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什么位置?请写出两条理由。

      噬菌体是细菌的天敌,它可以使细菌裂解从而将其杀灭。在抗生素和其他高效抗菌药物出现之前,科学家就希望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并开展了系列研究。早在100多年前,德赫雷尔就利用噬菌体制剂成功治愈了4名细菌性痢疾患者。后来,他尝试利用噬菌体来防治霍乱,并取得良好效果。

    3. (3) 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 (4) 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 12. 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妈妈是党的人

    阿睿

    ①周六下午放学,正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小雨蹦蹦跳跳回到家里,一进门就高喊:“妈妈,我回来了!”

    ②在阳光社区任书记主任的龚爱群打里屋出来:“哟,干嘛呐,这么高兴?”

    ③小雨放下书包,抓起桌上的茶杯,掀开盖,咕咚咕咚几口,一抹嘴巴:“今天呢,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电影啦,放的片子是《闪闪的红星》,那个潘冬子真厉害,才比我大多少呀,就是小红军战士啦,每次部队出发,他总是走在队伍最前头,昂首挺胸的,可神气啦……”小雨绘声绘色,连珠炮似地放个没完,小脸涨得通红。直听得妈妈爱群也露出笑颜,连连不住地点头。

    ④顿了顿,小雨突然问妈妈:“妈妈,那个潘冬子的妈妈也很了不起吔,有一回大坏蛋胡汉三进到村里欺压老百姓,他妈妈一点也不害怕,站出来跟坏蛋斗,好勇敢,连自己的命都不顾啦,这是为什么呀?起初潘冬子也想不明白,后来才听妈妈说:妈妈是党的人,不能让群众吃亏。不对呀,妈妈是潘冬子的妈妈,怎么成了党的人啦?党是谁,在哪呀?”

    ⑤只这一问,把正听得入神的龚爱群给问住了。党是谁?党是组织,是群体,是思想理念、精神信仰和真理道义的化身,而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可这些大道理,孩子才五岁半,怎么跟他说呢?他才上幼儿园大班,这么小也听不懂呀,但又不能不回答。正在迟疑,一低头,看见自己胸前佩戴的那枚闪光发亮的党徽,心里一动,抬手朝胸前一指:“哦,小雨,你问党在哪呀,瞧,这就是啊!”

    ⑥小雨上前,仰起小脸,望着妈妈胸前亮闪闪的党徽,又问道:“妈妈,你也是党的人么?”

    ⑦“当然是啦!”爱群一脸认真。

    ⑧“怪不得妈妈天天戴着呢!好啦,我该做作业去啦。”说着,小雨拎起书包转身朝自己的小房间走去。

    ⑨没过多会,爱群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着房间喊道:“小雨,小雨,来一下,我还有件事要你去办哪!”

    ⑩“哎,来啦!”小雨应声跑了出来。

    ⑪爱群说:“这里有一条毛裤,一件棉背心,给你刘爷爷送去,刘爷爷,你知道吧?”

    ⑫“知道。”小雨接过妈妈手中的提兜,沉沉的,扭身出了家门。

    ⑬龚爱群说的刘爷爷,是住社区西园17栋楼的刘明,是个退休老工人,他老伴死得早,膝下又无儿无女,老人又不愿去养老院,孤身一人居住,腿脚又不大灵便,眼看深秋已过,冬天将临,爱群想到该给老人送些护肤保暖的物品过去。小雨知道刘明爷爷的住处,妈妈曾派他去过。

    ⑭刘爷爷家住得不算太远,过了马路,再转拐几个楼道就到了。进了家门,见到刘爷爷,小雨递上提兜,说明了来意。刘明好生感动,赶忙让小雨坐下,回头端出水果和糕点,朝小雨面前一放,说:“孩子,你妈妈是社区的领导,对我们这些孤寡老人真是太关心照顾啦,什么事都想得那么周到,你看,上回送来的鸡蛋和挂面都还没吃完呢!”

    ⑮小雨张大眼睛,听刘爷爷说完,随口冒出一句:“我妈妈是党的人,不能让群众吃亏。”

    ⑯“什么?”刘明一听,一下怔住了。这小小年纪,怎么会说出这么大的话,连忙问道:“小雨啊,你这么小,也知道党啊,党是谁呀?”

    ⑰小雨把小脑袋一偏,一本正经地说:“知道啊,就在我妈妈胸前戴着呐!”

    ⑱“呵呵,说得好,说得好哇!”刘明走上前去,一把搂过小雨,两颗泪花瞬间弹出眶眸……

    1. (1) 小说以“妈妈是党的人”为标题,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 (2) 请任选角度,赏析第⑶段画线句子。

      小雨绘声绘色,连珠炮似地放个没完,小脸涨得通红。

    3. (3) 第⑬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 (4) “一把搂过小雨,两颗泪花瞬间弹出眶眸……”,请根据内容回答刘明为什么泪花瞬间弹出眶眸?
    5. (5) 小说中小雨的妈妈和教材中杨振宁笔下的邓稼先都是共产党人,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请结合两篇作品的内容概括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美好品质。
三、作文(5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绽放的不只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要求:①以《那一刻的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②立意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